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互联网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中国互联网产业未来有望产生更多创新。由于中国互联网公司和互联网市场规模庞大,中国用户可能先于美国消费者认识和遭遇到某些特定挑战和难题,中国互联网业界因而拥有通过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更有利机会。我认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将摆脱模仿模式,产生更多本土化的发明和创新。例如,百度拥有他处难寻的数亿用  相似文献   

2.
《英才》2011,(1):89-91
如何帮助中国创新宁向东:是否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中国企业怎样抓住目前的创新机会,微软怎么更好地跟中国企业合作?张亚勤:目前创新主要还是在美国,比如五年前,大家觉得谷歌出来之后互联网发展到极致了,是不是没有创新了。但是现在美国有Facebook、Twitter等等,创新的互联网企业还有很多,而且大部分还是在美国。整体来讲,国内和国外的企业在创新上还是有一些差距,尤其是在商务模式创新、市场创新、  相似文献   

3.
仿佛一夜之间,中国互联网新一轮高潮的序幕开启了。同时苏醒的,还有在第一次互联网热潮中被狠狠击中的VC们。健忘而贪心的VC们,这次又睁大了狂喜的眼睛,因为他们发现,中国互联网市场又成了一块“新大陆”——同美国互联网业已饱和且发展成熟的现状相比:中国还有许多有待开发的空白市场;中国网民基数不断变大的同时,上升空间依然广阔;风险投资在中国投资网络公司的资金门槛要比美国低很多;包括广告、短信和游戏等商业模式也已经被开发出来了。最为重要的是,很多中国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后,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2005年百度在纳斯达克上…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日前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分论坛“网络经济的未来”上表示:“每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都突破10万亿,今年可能要再增加20%以匕,上半年已经比同期增长了20%。世界10强的互联网企业,中国现在有4家。中国互联网经济以30%的速度递增,这样的速度在全世界足绝无仅有的。”鲁炜从五个方面给出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秘诀。一是中国的政策是开放的。二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很强的。三是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和世界的互联网企业是融合的,顺应了世界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四是中国互联网的管理是有序的。正因为有序的管理,所以中国互联网发展是科学的。最后,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人才是集聚的。  相似文献   

5.
郭凡生 《新前程》2006,(11):11-11
眼下,有这样一种风潮,中国许多行业都怕“洋人”。很多大型的国有企业、垄断企业,只要一看到外资进入,立即就唱起“这样会失掉民族工业”的调子,中国将会产生如何如何叮怕后果的情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在我自己从事的工作——互联网行业,怕洋人,怕国外公司,只要国外公司把业务触角稍微伸进中国一点,许多的中国互联网人难免就会紧张半天。很多人认为在互联网行业,美国人一定是领头的。从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里程来看,也确实如此,自从出现互联网后,一共经历了三波高潮,第一次是门户,第二次是电子商务,第三次就是眼下的搜索,每一次高潮的代表全是美国企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大致已经历了三波高潮。第一波在上世纪90年代未,以新浪为代表的门户网站登陆美国资本市场,这波高潮终止于互联网泡沫破灭。第二波高潮始于2005年,直到2008年上半年结束?以百度为首的一大批中国企业再次集中赴美上市。第三波高潮就是从去年起至今,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有近50家企业在美上市。不过,种种迹象表明,眼下这波赴美上市浪潮似已接近尾声  相似文献   

7.
杨金玉 《企业导报》2001,(10):41-42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革命的同时,也改变了整个商业社会的竞争格局。利用Internet开展电子商务,企业可以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优良的渠道。众所周知的美国经济保持连续数年的高速增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新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百度东渡     
百度最近进军日本市场即便不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国际化的"处女秀",也是中国互联网企业能否在海外复制本土成功的一块"试金石"。1月23日,百度日本分公司正式运营,已公开测试近10个月的百度日本站也正式上线,首批推出的产品包括网页、图片、视频和博客搜索。  相似文献   

9.
国际互联网将企业引入新天地史田华王士强国际互联网,即Internet,起源于美国60年代末,到80年代后期,逐步走向成功。进入90年代,尤其是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计划”,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以来,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响应...  相似文献   

10.
当前,很多中国企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但有一个数据说明,中国企业应该更多地到美国去发展,因为美国家庭年均收入是中国的六倍,它的市场是非常庞大的。  相似文献   

11.
经典心语     
《北京房地产》2006,(4):94-94
我觉得在中国互联网应用起来仅仅是一个开始,而且,绝不是B to B、B to C,一定是中国的传统企业改选和适应新经济,互联网给这些传统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像《万科周刊》就非常能说明问题,按照传统的说法它已经完成使命,没有什么意义了,尽管它还存在。  相似文献   

12.
产经     
《企业文化》2006,(5):4-5
知识产权“赤字”困扰中国企业;奇瑞在俄罗斯下线将很快投放俄市场;中国将在2008年实现互联网IPv6商用。  相似文献   

13.
当当网 十年磨一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这十年来美国的资本市场是从一个非常宽松到之后的逐渐收紧,那么,今天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上市就无疑是又开出了一丝缝隙,告诉市场:对那些新兴的技术和高科技高成长公司要看将来而不是现在  相似文献   

14.
《东方企业家》2008,(9):17-17
中国互联网行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刷新纪录,不久前中国的网民数达到72.1亿,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市场,而无线互联网所在的手机领域,也拥有了全球之冠的5亿多用户。  相似文献   

15.
李国琼 《新电子》2013,(19):110-110
在电影《中国合伙人》中,孟晓骏力劝成东青去美国上市,而成东青不愿意。孟破口大骂:“你就是土鳖,看不到上市的好处。”姚劲波(58同城创始人兼CEO)当然不会像成东青这么傻。公司创立那天,他就是奔着上市去的。姚显然看到了赴美上市的好处,但回到现实,此时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再想赴美上市,必须掂量一下自己的商业模式能否经受住华尔街的考验。  相似文献   

16.
“一个赢利的互联网企业并不代表一个行业的复苏,只有存在一个赢利的互联网群体,这才能说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走向复苏”。 网络业分析人士吕伟钢表示。而在过去的2002年里,一个赢利的互联网群体已逐步形成。据不完全统计,宣布2002年赢利的网络企业除三大门户外,还有阿里巴巴、腾讯、前程无忧、携程、联众、盛大等。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企业信息化成了全球IT公司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舞台。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中国的企业信息化市场展示了一个十分诱人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网,是中国企业的一个名副其实的网上之家。它朴素而又务实的经营方式和理念,将使互联网上的商务活动变得不再花哨,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相似文献   

19.
高科技曾经是股市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曾经是高价股的代名词,但是随着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破灭,高科技好像也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郎成平教授2009年6月30日在新浪博客上发表的《中国高科技将重蹈玩具产业覆辙》引发了大家对中国高科技企业未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老板箴言     
《企业家信息》2012,(10):128-128
跨国互联网企业能否在中国取得良好发展.与其本国市场大小、中国市场环境都有关系。跨国公司的应变机制无法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是本地化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中国这个高速成长的市场中,一个本地化的、高度授权的、能够灵活快速应变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腾讯CEO马化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