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月7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各商业争银行审布统一下调境内美元,英镑,港币和加拿大元小额存款利率,这是继2000年12月23日,2001年1月13日丙次降息后境内外币存款利率的第三次降低,这三次降息有以下明显特点,时间集中,前后三次降息时间不到2个月,下调幅度较大,以美元一年期为例,2000年12月23日调整前利为5.5000%,2月7日下调后降到了3.8125%,三次下调1.675个百分点,三次下调后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比下调前的三个月期的存款利率还低1.0635个百分点;下调后各存款档次之间的差距缩少,以美元为例,下调前,一年比三个月的利率高0.625个百分点下调后,主要是美元,英镑,港币等,喧三次连续的外币存款利率下调是我国利率迈上市场化的成功一步。  相似文献   

2.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渐进模式"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理性选择。目前我国已经先后完成了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以及外币存贷款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未来改革的重点是逐步放松对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的管制。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对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进行了调整,文章根据银行2011年的财务报表数据量化分析了这两项调整对商业银行利息净收入和净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 国内各商业银行2月7日再次下调了部分外币的小额存款利率,这是今年以来国内银行第二次下调外币利率,也是自去年9月实施外币利率市场化以来的第四次调整。尽管这些调整都是根据国际市场上外币利率的变化而确定的,但是它也反映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已经从外币利率改革开始加快。外币利率调整幅度之大出人预料外币利率的下调已经在市场预料之中。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今年以来连续下调联邦资金利率和贴现率,以阻止美国经济出现下滑,受其影响世界各地银行均调整了金融机构的利率。尽管如此,市场人士对此次外币利率下调幅度之大仍感到意外。以1年期美元存款利率为例,由4.125%下降为3.8125%,降低了0.3125个百分点,超出了其他地区下调的幅度。由于美元利率一直较高,而  相似文献   

4.
随着2012年6月8日起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自同日起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这是央行自1993年8月1日实行利率浮动以来,首次规定了存款利率的浮动区间,释放出利率市场化信号明显,意味着央行更倾向于用市场化的手段,让银行有更多的灵活选择和自由空间。目前,多数农村信用社主要是执行省级联社统一制定的存款利率调整政策(或人民银行的基准利率)。因此,面对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挑战,农村信用社如何做好存款利率定价工作已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5.
2012年6月8日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同时将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将存款利率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时隔不到一个月,又于7月5日,再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这二次的降息与以往不同,第一次放开了存款利率的上限,这是利率市场化向前迈进的又一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那么在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之后,对商业银行有什么影响,银行应该怎么面对,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七次降息对储蓄、贷款及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48  
我国已连续七次下调利率 ,以 1 998年为界 ,前三次利率下调的基本特征是“恢复性调整” ,即适应物价由高走低的变化。后四次利率下调则是“调控性调整” ,主要针对 1 997年 1 0月以来我国首次出现物价负增长的现象 ,央行试图适度放松银根。本研究采用月度数据 ,分段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 :(1 )在 1 995年 1月— 1 999年 1 0月期间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和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弹性不是表现在总量变动上而是表现在结构变动上。 (2 )影响储蓄变动的第一因素是股市变动 ,其次是个人收入 ,再次是利率 ;影响金融机构贷款变动的第一因素是金融机构存款的变化 ,其次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动。 (3 )七次利率下调减缓了货币流动性下降 ,但作用微小  相似文献   

7.
张龙安  沈杰仁 《经济师》2001,(1):157-157
2000年7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明确指出,我国利率市场化要坚持渐进式改革,分步骤推进,先放开外币利率,后放开人民币利率,先放开贷款利率,后放开存款利率,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利率开放的整体计划。至此,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终于掀起了“红盖头”。一顾名思义,利率市场化就是政府完全或部分放弃对利率的直接管制,使利率由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按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从而引起其上下波动,通过在市场机制调节下的利率政策效应来影响和促进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我国目前情况看,…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两年来的第一次降息,意味着什么?此次利率调整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的转变?央行的解读告诉我们,此次利率调整仍属于中性操作,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发  相似文献   

9.
从1996年到2004年,依据消费价格指数及实际GDP年度累计增长率我国经济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96年初通货膨胀走向1999年通货紧缩下的经济增长,2003年经济开始新的高速增长三个阶段。虽然在这个时期没有经历萧条阶段,考虑到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这样的经济周期里,我国的利率连续进行了9次调整,其中2004年10月29号中国人民银行10年来首次把1年期存款利率上调0.27%,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做出首次紧缩性的利率调控。  相似文献   

10.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一直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调整、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一种常规性货币工具,特别是近些年,为了冲销外汇占款引发的流动性过剩,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规模和频率都大幅度提高.但是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这种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工具空间已经不大,必将被利率为主的价格工具逐步替代,在这一过渡时期,对现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推进差别准备金利率,扩大商业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资产的种类,逐步降低商业银行准备金利率,完善Shibor的形成机制,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2012年6月8日,中央银行公告宣布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这是自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又一次实质性推进,特别是对存款利率向上浮动区间的调整,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如何设计好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最后阶段、如何防范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金融风险是我们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文章通过借鉴世界各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最后攻坚阶段的设计和风险防范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率平价理论直接给出了汇率与利率的关系式,是分析人民币汇率与利率相关性的理论基础.通过对1994年至今人民币利率、美元利率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年度数据的实证分析,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失灵的结论,并试图对此结论进行分析,进而揭露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不适用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贷款、存款利率最为敏感。到目前为止,国债、金融债券在内的非存贷款工具的市场利率已基本实现市场化;银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包括贴现、再贴现市场在内的货币市场以及外汇市场也已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同时,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浮动基本上对银行的利率选择不构成约束。现在还没有被市场化浪潮冲击的,主要就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利率。目前,我国人民币实行管制利率,存贷款的基准利率由中国人  相似文献   

14.
1七次利率下调对银行的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自1996年6月10日连续七次利率下调对减轻财政和企业的负担,支持国企,启动消费,扩大就业,保持币值稳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低通胀率下的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贡献。它给银行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一是部分存款分流,组织资金难度大。二是存款成本降低,存款效益明显。三是存贷款利差扩大,有利于银行提高经营效益。四是在中央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很大,促使银行增加贷款的投放。五是减少营业税的支出,营业税是按照利息收入来征收的,存贷款利率的减少,使银行的利息收入减少,从…  相似文献   

15.
关于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慧 《经济问题》2006,(10):68-70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至今已进行了13年,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离最终目标还相差甚远。今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将进入攻坚阶段,其突破点在于放开贷款利率的下限和存款利率的上限。  相似文献   

16.
大额存单重启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又更进了一步.从贷款利率正式放开到存款利率浮动区间逐步扩大,利率市场化只差存款利率市场化最后一步.大额存单可实现部分存款利率市场化,是存款利率正式放开的过渡产品.大额存单有助于利率市场化,是国际经验的借鉴以及根据我国国情所做出的选择.通过大额存单及其市场建设,“自上而下”政府推进和“自下而上”市场选择能够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7.
我国从1996年开始至今选择了渐进式道路推行利率市场化,且渐趋成熟.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缩窄存贷利差,这会影响目前商业银行依赖利息收入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盈利模式.我国2015年5月份正式出台了《存款保险条例》,该《条例》的推行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国内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都较为单一,即依赖利息收入作为利润主要来源.随着利率市场化和存款保险制度的推进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面临着转变.本文综合考虑利率市场化和存款保险制度,分析两者的推行是否会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本文首先对以往的文献进行回顾和归纳总结;再简单梳理我国利率市场化和存款保险制度;接着定量分析利率市场化和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本文选取了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年第一季度-2016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数据,选取非利息收入占比作为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衡量指标,同时选取存贷利差、存款保险制度、存贷比、资产规模作为自变量,利用Stata 12.0软件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三个时间段都适用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第一,利率市场化推行前,存贷利差与非利息收入占比负相关,此时抑制盈利模式转型;在利率市场化推行后,存贷利差与非利息收入占比正相关,说明利率市场化的推行有利于促进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在利率市场化和存款保险制度两大政策同时推行后,存贷利差与非利息收入占比负相关,存款保险制度与非利息收入占比负相关,对盈利模式的转型起到了抑制作用.第二,两大政策同时推行后,银行扩充自身资产规模、提高存贷比有利于盈利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从国家法律层面确立了对于社会存款的保护,2015年3月1日,国务院发布《存款保险条例》,同年5月1日开始实行.本文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在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保障储户利益,维持经济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积极意义、面临的问题和防范措施这几个角度展开阐述,为丰富我国特色显性存款制度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胡隽 《经济师》2001,(1):134-134
一、外币利率市场化的主要内容我国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外币贷款利率和外币大额存款(在300万美元以上的存款)利率完全由各商业银行自主;小于300万美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由中国银行业协会确定并予以发布。各商业银行自主决定外币存款利率的范围,包括:外币贷款和外币大额存款利率的币种结构、期限结构、对象结构、各档次水平和计结息方式等。外币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要求,中国银行业协会对会员银行间外币大额存款利率和外币贷款利率不约定任何形式的上下限,以保证各商业银行间外币存贷款的公平有效竞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TVAR(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在宏观层面上对中国利率约束与宏观经济波动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采用了2006年到2017年三季度的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在过去信贷水平较低,特别是金融市场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存贷利率约束总体上减少了经济的波动,而在信贷水平较高时,反而起到一种金融加速器的作用.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存贷款利率约束也渐渐不再适合经济的发展要求,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