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经济是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获取海洋产品的经济活动。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猛,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文章认为,海洋经济实质上是海洋生态经济,是陆地生态经济向海洋的延伸;海岸带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实现海洋经济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应开展海洋资源与环境价值核算,调整和修正海洋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以反映海洋资源的耗竭和环境退化;应加强海洋经济省的建设;海洋经济的发展要注重观念、运行模式、新技术和机制等的创新,强调平衡发展战略与非平衡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最新公布的《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4.5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严重,海洋正逐步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地。针对我国资源紧缺的突出  相似文献   

3.
4.
张诗雨 《经济师》2011,(10):9-10
"十二五"规划把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列入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并相继把山东半岛等沿海区域的海洋经济的发展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海洋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当前,我们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机遇,充分认识到海洋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才能更好地迎接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挑战。文章着重阐述了当前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主要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初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人口增长,陆地资源减少以及陆域开发空间的缩小,海洋作为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地位更加突出。开发占地球表面70%的海洋,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和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我国海洋经济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经济必须建立在资源可接续、环境可承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其永续发展。本文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设置包含4个因素层和18个具体指标的指标层,尝试建立我国海洋经济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采取指标处理、指数权重赋值及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数计算三个步骤来完成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过程。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作为考察我国海洋经济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质量和水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海洋循环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安全建设是人类面对新时期海洋生态危机问题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求解。海洋循环经济与海洋生态安全是海洋—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二者互为条件,协同发展。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海洋生态安全建设的前提和途径,建设海洋生态安全、打造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重要目标。当前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海洋生态安全形势也十分严峻。未来发展必须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海洋绿色GDP核算体系,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与创新、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相似文献   

8.
开展海洋资源核算促进海洋生态经济持续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阐述了海洋资源核算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分析了海洋资源破坏及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探讨了我国海洋资源核算的理论方法及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发展向新常态过渡,海洋经济发展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和难得的战略机遇,并呈现以下特征和趋势:海洋经济向中高速转换;海洋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快速起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深度调整并缓慢复苏;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成为海洋油气发展新空间;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发展新领域。为此,海洋经济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保持海洋经济稳步增长;加强政府政策扶持,积极培育海洋经济新增长点;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快转变海洋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优化海洋经济空间格局;加强公共服务建设,促进海洋资源供需匹配;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海洋产业走出去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我们这个星球,80%的人类都居住在江河两岸,人类认识自然的规律在不断的提升,接下来我们要向海洋深处进军。史料记载,当年美国刚刚立国,经济非常困难,要冲破英国人的封锁,美国人就几个合伙起来改装了一条船。这一艘船来到中国,来到广州,犹如给当时的美国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国热也是由这条船引起的,现在美国有广州市、广州镇的命名,那是因为这条船带起来的。广东怎样实现海洋大省到海洋强省的跨越,推动海洋经济的新发展?我认为海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知识经济测度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伟忠  杨英宝 《经济地理》2002,22(3):285-288
文章论述了知识经济对河南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总结知识经济测度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河南经济的知识投入,知识产出和储存,知识流通和扩散以及知识学习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测度结果表明:目前河南知识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中下游,与美国差距很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知识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地方经济:制度特征与发展不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独特视角,反映在国民经济的研究中就是对区域经济和“地方”的关注。我国的地方经济和地方政府在历史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地方经济。针对多年来对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的不断指责,文章认为有必要从理论上阐述我国地方经济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其中,有我国地方政权的历史基础、地方经济的制度基础和在我国形成强势政府与强势经济的制度条件。发展不平衡是地方经济研究的又一个重点领域,但是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地理学更多地要从地理条件方面去解释差异。地方经济发展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开发的地理成本,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偏僻的经济地理位置都会导致地区开发成本的高昂并影响地方经济的发育。文章主要讨论了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所导致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甘孜州生态经济持续发展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立勤  晏鄂川  何勇 《经济地理》2001,21(2):155-158
大力发展甘孜州生态经济,必须从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经济系统来考虑,当务之急是搞好流域生态环境建设。这此再创秀美山川,既是甘孜州生态发展的抉择,更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安危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发展生态产业,开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必须大力实施生态畜牧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能源、生态旅游、生态药业等生态经济工程。经过长期的奋斗,结合西部大开发中长江中上游的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地处长江上游的甘孜州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最终为州经济建设奠定坚实的自然可持续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西部开发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本文在分析我国区域发展态势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今后10-15年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基本和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提出我国区域发展的总方针应是:在加快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的同时,推进沿海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区域增长极理论与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亚南 《经济地理》2007,27(3):392-394
文章论述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与增长极理论的内容,指出这两种理论在指导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有优势,把海洋经济发展划分为区域经济,通过分析认为江苏沿海区域在经历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指导,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引入增长极理论,来对江苏沿海区域经济进行新一轮的指导与开发。结合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以增长极理论制定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了沿海盐城、连云港、南通3市的区位特点,选择3市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增长中心,根据资源优势、经济基础等,确定了各市的主导产业,最终达到缩小沿海与苏南之间的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同时加快海洋经济发展速度,增强海洋经济实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发展观演变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空间格局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剑林 《经济地理》2007,27(6):896-899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平衡发展观→非均衡发展观→非均衡协调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演变,这些变化和调整,对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的中国区域经济空间布局、推进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尤其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深刻的逻辑规律,是我国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的历史必然.文章提出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可称为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我国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亟需从企业组织模式、经营战略、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转型升级.然而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不完善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亟待改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以及民营企业的自身缺陷等因素都阻碍了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步伐.新时期内唯有进一步解放思想,落实政策,完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确保民营企业通过转变经营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塑现代企业文化,加快技术创新,不断完善人才机制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等,从而实现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跃军 《经济地理》2008,28(3):516-519
旅游经济园区兼具旅游功能与园区集聚功能,表现出"一体二翼"和"S曲线效应"的发展特征,成为当前景区发展的重要形式。按照空间关系,旅游经济园区可分为景区包容型、景区外扩型、景区交错型、产业区包容型四种模式。旅游经济园区建设必须遵循国家、地方土地利用法令、法规,坚持景区近邻性原则和地域性原则,以资源禀赋特点为基础,走产业多样化道路,促进旅游经济与区域产业经济良性互动,并以浙江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现有关于测度知识经济各种指标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描述我国各地区知识经济发展状况的科技、教育、文化、工业和综合等5个方面共31个指标的指标体系,然后用数学统计模型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知识经济的成熟化程度和成熟化类型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教育、科技和工业化程度;从总体上说,我国的知识经济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虽然成熟化程度的地域差异很大,但类型分异不甚明显。三个老直辖市、东南部地区的知识经济发展明显领先于其它地区;31个省份大体可分成5个类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