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梁文玉 《金卡工程》2009,13(3):16-17
立足于临时仲裁与机构仲裁优、缺点的比较分析,结合仲裁实践在我国的发展和国际演进趋势,探讨建立临时仲裁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为更有效解决纠纷、完善仲裁制度,需要在中国确立临时仲裁制度,以实现我国仲裁与国际的接轨,使仲裁在民商事领域尤其涉外民商事领域成为重要而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之一,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卢希光 《金卡工程》2010,14(7):144-144
在国际仲裁领域,财产保全措施不仅能够在确保仲裁裁决的执行和避免不利影响、损失或损害方面发挥巨大功效;另一方面,财产保全措施是在终局裁决作出前根据事态的可能性作出的临时性强制措施,采取不当将给被申请人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不公平。在我国,涉外仲裁中的保全措施是由人民法院来颁布和实施的,仲裁机构仅负责转交,而仲裁庭更是与此环节无太大关系。因此,我国仲裁界对仲裁保全制度的研究甚少,这种现象不利于我国涉外仲裁保全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鉴于此,加强对国际仲裁临时保全制度和发展方向以及中国涉外仲裁保全制度的研究是迫切的而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上海保险》2013,(9):65-65
<正>上海仲裁委员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依法组建的常设仲裁机构。上海仲裁委员会以仲裁方式,独立、公正地处理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涉外以及国内的合同争议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根据法律的规定,当事人选择以仲裁方式解决争议,应当达成仲裁协议。如果您考虑选择由上海仲裁委员会作为解决争议的仲裁机构,请在订立合同时采用如下仲裁协议条款: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涉外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与国内仲裁的承认和执行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国内仲裁裁决,人民法院一般采用的是实体审查;涉外仲裁裁决人民法院则采用形式审查方式。因此,确定一项仲裁是国内仲裁还是涉外仲裁就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我国目前采用的以仲裁机构的性质来认定仲裁裁决是国内裁决还是涉外裁决的做法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文章就着重讨论在我国该如何确立涉外仲裁裁决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金融仲裁制度体现出自身独特性质,在解决金融纠纷上有着一定优势。本文主要针对我国金融仲裁法律制度的实施现状和完善措施进行分析,面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通过完善构建仲裁制度来减少金融纠纷发生的可能。从金融仲裁法律制度具体运用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需要发挥政府支持作用,结合金融市场运行情况优化调整仲裁规则,打造公正、健康的金融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6.
李彬 《金卡工程》2009,13(6):144-144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蓬勃发展,商事仲裁日益成为解决涉外经济纠纷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图从我国涉外仲裁制度的应然和实然角度出发,对中国涉外仲裁裁决在中国大陆的承认与执行问题作一些理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仲裁协议是仲裁制度的核心。一项有效的仲裁协议能使仲裁机构获得纠纷管辖权,并保证仲裁裁决得以执行。作为解决电子商务纠纷的一种新兴替代性争端解决方式,网上仲裁须通过网络以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形式缔结仲裁协议,即电子仲裁协议。与传统仲裁协议相比,电子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受到现行法律的挑战与质疑。本文从电子仲裁协议的实质有效性和形式有效性两方面出发,就当事人的行为能力、电子代理人、意思表示真实一致、可仲裁性、书面形式、电子签名等问题展开论述,试图找到解决的办法,以支持电子仲裁协议的有效性,维护和保障网络环境下仲裁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薇 《金卡工程》2008,12(12):35-35
仲裁的司法监督是实现仲裁公正的重要保障,也正是法院和仲裁的联系之所在.撤销仲裁裁决是司法对仲裁的监督方式之一,撤销仲裁裁决制度存在与否、以何种方式存在、相关的法律该如何规定都是撤销仲裁裁决制度必须研究的内容.本文通过简要分析撤销仲裁裁决制度的概况,我国相关立法情况,对我国撤销仲裁裁决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仲裁作为一种司法外解决争议的制度化形式,由于其本身所具有公正、高效、快捷、保密等优势,已经成为与诉讼并肩而立的解决商事争议的方式之一。随着仲裁迅速发展,对仲裁进行司法监督就成为一种必然。仲裁的司法监督实质上是处理仲裁与司法权的关系,仲裁的性质决定了司法监督的必然性。公正合法的司法监督能够促使仲裁发挥更好的非诉讼解决纠纷的功能。本文从仲裁的自主性和运行机制上分析了对仲裁进行司法监督的必要性,论述了国外仲裁司法监督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国内仲裁裁决司法监督的规定及弊端,提出了完善我国国内仲裁裁决司法监督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小额消费争议现有解决机制包括小额诉讼程序和其他仲裁调解形式,其中小额诉讼程序受案范围窄,其他仲裁调解程序则主要适用于一般的民商事纠纷。为此,我国需要制定《消费争议调解仲裁法》,建立独立的小额消费争议仲裁制度。在制定该法后,小额消费争议仲裁解决机制的完善需要从仲裁原则、仲裁协议、仲裁机构和仲裁程序四方面入手,确立简易、便捷和低廉的仲裁原则;弱化仲裁协议的作用;设立消费仲裁委员会;完善小额消费仲裁程序。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陈偲偲 《金卡工程》2009,13(6):94-95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处于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之中。金融交易越来越复杂化,而随之产生的争议也越来越多。仲裁,因为其高效、执行力强等优点已经日益成为金融争议解决机制中极具优势的一种解决方式。上海、天津等地相继专门设立了金融仲裁机构。而在金融争议仲裁中,也涌现出很多新的法律问题,本文即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法律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仲裁制度是民商事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种纠纷解决机制。在仲裁制度历史发展的长河里,它的出现要晚于诉讼和调解等其他纠纷解决机制,但它的重要性却毋庸质疑,而且其生命力和发展进程也越来越强。在仲裁制度产生的初期,临时仲裁是仲裁存在的唯一形式,机构仲裁是在临时仲  相似文献   

13.
李莹雪 《时代金融》2013,(17):82-83
外国法查明制度是外国法适用的前提,是确保国际民商事交往正常秩序的重要法律条件,外国法查明制度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我国有关外国法查明的责任承担、查明途径和外国法查明不能的救济等问题,在审判实践中仍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的实践,完善外国法查明制度,以便更合理的解决涉外民商事争议。  相似文献   

14.
就目前我国司法对仲裁司法审查的基本模式而言,它对于促进仲裁事业的发展,发挥仲裁在解决民事争议过程中的作用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从一些规定中我们不难看出,立法上的不尽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仲裁工作的开展,妨碍了仲裁在维护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仲裁审查制度现状的观察,分析归纳我国现行仲裁审查制度双轨制的缺陷,从而对我国仲裁的司法审查问题作一较为深入的思考,提出了相应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在数字贸易领域中,涉外法律服务的发展仍面临着如涉外法律服务人才的缺失、法律政策不齐全等问题。发展我国涉外法律服务,应当从建设人才队伍、打造涉外法律交流平台、完善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完善。涉外法律服务概况每当提及法律服务时,多数人因固有的观念会想到律师服务,即律师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诉讼等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16.
王晶晶 《金卡工程》2009,13(9):88-88
人民法院在执行与撤销涉外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从立法、司法、法律内乃至法律外几个方面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共奏"标本兼治"之效.  相似文献   

17.
黄淑娟 《金卡工程》2010,14(1):79-79
弃权和禁止反言制度是存在于英美普通法对价制度之外的一套独立的衡平法法律规则,经过两百年的发展,该制度已经扩展到了国际商事仲裁领域,即默示弃权制度。本文通过国际特别是英国仲裁制度中默示弃权制度规定,结合具体案例,就我国引入默示弃权制度进行法律分析,以期符合我国仲裁制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仲裁制度是民商事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种纠纷解决机制.在仲裁制度历史发展的长河里,它的出现要晚于诉讼和调解等其他纠纷解决机制,但它的重要性却毋庸质疑,而且其生命力和发展进程也越来越强.在仲裁制度产生的初期,临时仲裁是仲裁存在的唯一形式,机构仲裁是在临时仲裁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模式也随之出现,仲裁的形式也日益多样化,逐渐向高效、经济的方向发展,而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仲裁也日渐成为一项热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董程  赵东婧 《中国外资》2011,(16):198-19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家间贸易交往日趋紧密,国际间的产品责任损害赔偿纠纷有不断增多的趋势,法律适用问题日显突出。本文通过结合案例分析了我国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制度的现状和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上海保险》2014,(1):F0004-F0004
上海仲裁委员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依法组建的常设仲裁机构。上海仲裁委员会以仲裁方式,独立、公正地处理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涉外以及国内的合同争议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