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商》2015,(39)
土地问题是"三农"政策的核心,农村土地政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农民利益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文章从党的土地政策入手,分析了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的演进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对当代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薛改霞  李飒飒 《商》2014,(47):79-79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时期,也是土地改革出现严重“左倾”错误的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根据实际调查在不断地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最终在1947年底的十二月会议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纠正了“左”倾错误,保证了土地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赢得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3.
信息专列     
《价格与市场》2013,(5):47-48
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获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期宣布,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编制的《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获得国务院批准,国家将在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扶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行动纲领。规划范围是95个地  相似文献   

4.
《中国拍卖》2012,(7):16-17
2012年上半年是行业经营调整时期。1至5月.全行业实现拍卖成交额129688亿元,同比有所减少。行业累计缴纳企业营业税金146亿元,累计缴纳企业所得税1.58亿元。其中.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延续及“招拍挂”政策调整的影响.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房地产拍卖业务出现下挫.1—5月,全国土地使用权拍卖业务和房地产拍卖业务分别成交...  相似文献   

5.
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与实施积极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其核心依然是加快外汇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积极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即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人民币汇率政策面临着的严峻挑战.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实施积极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在稳定汇率的前提下,从政策上弱化和消除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该政策的四大方略为:采用多层次政策组合;汇率调整双管齐下;创新外汇储备管理;改进外汇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正> 一、关税改革的政策含义 我国关税改革的性质,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为依据的。从我国渐进式的改革方针出发,通过一系列关税政策调整,逐步逼近改革的目标。在此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政策调整,需要与相关的改革开放措施相协调,总起来看,关税政策调整的含义基本体现为: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和发展的视野看,土地政策改革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岛区域经济发展演进的过程与以农村土地政策改革为主线的土地政策转变的过程在时段上基本吻合,土地政策对青岛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明显。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土地政策的杠杆和规划作用,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制造业、服务业的高端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且能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型农地制度,是新农村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江西抚州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调查研究,认为必须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以土地流转为契机.建立土地政策协调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美国20世纪90年代管制改革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管制改革是对里根时期放松管制政策的发展,它以是否有利于企业创新作为衡量管制改革成效的首要标准,调整管制行业结构,缩小管制范围;改革管制内容,完善管制政策;改进管制方法,提高管制效率;引入市场机制,推动企业创新;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相关者利益.管制改革对美国新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成为新世纪美国产业竞争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吴雪薇 《商》2013,(14):340-342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谁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谁就赢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解放战争是我国土地革命历史上特别重要的一个阶段,亦是我们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形成时期。在国共三年内战中,国共两党都曾推行过一些土地政策,但结果却大不相同。本文主要介绍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推行的土地政策,以及通过对其实行的目的、方式、结果等进行比较,来看国共两党政权的沉浮。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百年历程中,发展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各个时期的发展后,商品流通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流通体系初步建立并愈益完善。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历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包括持续深化流通市场化改革、统筹推进流通治理 现代化、不懈探索中国流通特色创新、发挥流通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等,对于新时代持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和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论财政发展观的创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吕炜 《财贸经济》2004,(2):5-11
本文以我国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为背景,提出财政发展现应与时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涉及如何看待财政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如何理解财政的积极性、如何认识在发展中解决财政问题的重要性、如何完成1998年以来积极财政的转型等方面.财政发展现的创新对于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有关财政工作的要求,具有总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60年来我国农村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1949-1978年的农村发展,通过完成土地改革,实施统购统销政策、人民公社体制和户籍制度,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1979-2009年的农村改革发展,通过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提高农民主体地位,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变革和整合了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加强和改善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新的发展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摆上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位置。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在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和完善市场基础性作用中,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4.
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地球科学研究视域、学科任务、知识体系和方法手段等正酝酿着新的变革。面对经济社会大转型和新时期地球科学的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培养地学创新人才是地质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重要课题。创新人才有类别和层次之分,可以区分为学术创新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应遵循"尊重意愿、鉴识潜力、分类培养、通专结合、以专为重"的方针进行培养。最后给出了一个成都理工大学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5.
“文化革命”一词是列宁在晚年提出的,在中国的实践可以追溯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文化革命”在中国的实践不仅没能达到其原本的目标,反而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从“文化革命”到“文化建设”,是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进步。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吸收继承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现代文化,同时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催生第四次工业革命,可能引发全球价值链深度重构和世界经贸格局重大变革。世界主要经济强国将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争夺新一轮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抓手。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我们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可能推动国际贸易规模扩大,提升服务贸易份额,并促进国际贸易交易模式平台化、小宗化,可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多参与国际贸易的机会。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变革也可能通过降低企业劳动力需求从而对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拉动型增长模式造成严重的潜在威胁。为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变革,我国应部署并强化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加快培育制造业国际竞争新优势,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全面促进"中国制造"攀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相似文献   

17.
物业税的“实转”探讨及其相关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收费”。但物业税的开征道路中充满荆棘,种种因素导致我国物业税至今未开征,一直处在“空转”阶段。本文就物业税的开征中遇到的难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选择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8.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是强国之路、富国之本。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庞大、质量低下的现状己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障碍,因此,从政策上、教育上和资金上支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能源已经成为目前各国竞相发展的产业,新能源技术开发甚至被喻为"第四次科技革命"。在从熊彼特创新理论角度探讨新能源开发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中日韩三国在新能源领域合作的基础和意义,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