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企业并购前后的绩效水平进行评估,并且针对换股并购与现金并购的财务绩效差别作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换股并购从长期来看并不能提高并购企业的综合绩效水平,而且换股并购与现金并购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换股比率的确定是上市公司换股并购中的一项重要决策,关系到并购的成败以及并购双方的利益。本文在基于并购后企业的市盈率与并购企业市盈率相同的假设前提下,建立了上市公司换股收购的换股比率确定模型,给出了换股比率的确定区间,分析了换股比率对并购双方溢价分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企业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企业合并来实现自身战略发展的目标。近些年来,多数企业采取了一种新的合并方式,叫换股合并。换股并购,即以股票作为并购的支付手段。根据换股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增资换股、库藏股换股、母公司与子公司交叉换股等等,比较常见的是并购企业通过发行新股或是从原股东手中回购股票来实现融资。换股并购不仅比现金并购方式节约交易成本,而且在财务上可合理避税和产生股票预期增长效应。因此,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环境的日趋宽松,特别是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以换股进行并购交易的方式风行全球。这种支付方式在我国证券市场较少采用,1998年清华同方与山东鲁颖电子的合并采用了此种方式,首开换股合并之先河,此后,相继出现了十余个换股合并案例。而更加引人注意的是这十余例换股合并案在会计处理方法上均采用了权益结合法。  相似文献   

4.
陈华 《经济师》2007,(8):86-87
企业并购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自主选择。通过并购,企业能够迅速实现低成本扩张,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经理个人效用最大化。世界范围内并购所涉及的交易额越来越大,近年来,大量公司开始通过换股方式来进行并购。换股并购有许多不同于现金并购的地方,文章对其特殊的财务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孙涛 《技术经济》2003,22(8):52-53
<正> 一、问题的提出 换股比率是企业并购协议中的首要约定事项这一,这一比例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并购双方的股东利益,也决定着合并两公司的持股比例。换股比率是指企业并购过程中确定的,收购目标企业的每股股票价格与并购企业的原股票价格的比率。若用P0表示收购目标企业的股票定价,PA和PB分别表示并购双方企业原股票价格,用λ表示换股比率,则有:λ=P0/PA (1) 目标企业定价P0在实际并购过程中可能大于原股票价格PB,也可能小于PB,如果用QB表示B企业被并购后所折算的持股股数,QA、QB为A、B两公司并购前的股票股数,QAB为两公司合并后的股票股数,换股  相似文献   

6.
企业并购是一种高风险经营活动,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的始终,其中财务风险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分析了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并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及其防范提出有效建议。在此基础上,结合上市公司粤华包B通过换股合并方式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并购后有效整合,成功实现了公司规模和效益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7.
刘海云  王莉华 《经济师》2005,(5):127-128
同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换股并购在我国起步较晚。文章通过分析国内首例两家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外资银行在华并购的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入世以后,外资银行在市场准入和经营上的限制逐步被取消,跨国并购成为其在华扩张的新兴方式。本文通过对外资银行在华并购的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改善并购条件的措施,并对外资银行在华并购的今后趋势做出了判断。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方式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购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但是,在我国上市公司的企业并购是否真的优化了资源配置,要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进行分析。本文以2001年我国上市公司(沪市)控股权发生转移的全部71家公司的并购为样本,以公司每股收益、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为指标,以2001年和2002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并购效应通过实证分析形成结论:在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采取横向并购的公司业绩较好,且在并购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目标选择与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选择以及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特点.进而对外资并购可能采取的模式进行了分析。预测在未来2~3年内,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的外资基本上仍以产业为主。“主动投资”将成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跨国公司开始更多地以并购国内企业的方式进入中国、引起国人的极大关注,并成为舆论焦点。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并购国外企业,也引起国际舆论关注。 那么,跨国并购是否会危及所在国安全?跨国并购是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并购以及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如何做到双赢?在不久前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举办的“2007(第五届)跨国公司中国论坛——跨国公司与中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与会专家和企业界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激烈讨论。 会议呼吁,对跨国并购这个问题,思想的多元化是好的,但是应该避免情绪化。无论是中国公司的跨国井购,迁是外国公司在中国的跨国并购,从大的方面来说,其正面影响远远大于负面影响。如果这个时候出现过多的对于对外开放的负面声音,对于中国的发展是不利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邓欢英 《时代经贸》2006,4(7):29-31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各国企业逐渐融入到国际竞争的行列中。在这种趋势下,伴随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市场上进行并购,相对于发达国家企业来说,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实践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入手,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对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防范敌意并购是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面临的首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小东  张巍 《经济论坛》2007,(7):112-113
截至2006年11月,已经有1248家上市公司完成股改,至2006年底股改基本能够结束。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使中国并购市场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此外,入世后我国政府逐步取消对外资并购的限制,陆续出台了有关并购的法律法规。致使跨国集团纷纷选择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方式实施其在华投资战略。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首当其冲应该考虑的就是应对敌意并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并购完全成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中国的经济环境,建立一个适合中国企业决策的并购完全成本体系。中国企业并购完全成本体系由两方面构成,一是组成并购成本的各个成本项目,二是对各成本项目的大小都会有一定影响的修正因素。并购的主要成本项目包含信息获取成本、中介服务成本、融资成本、目标公司度量成本、整合成本五大方面,每个成本项目的度量都有其需要考虑的中国环境特点。并购成本的修正因素是指政府行为、法律规范等,对其影响并购成本项目的方式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经济规模迅速增长,为了企业自身更好的发展,我国企业也多次开展海外并购交易.特别是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企业外海并购更加的频繁,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本文从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现状、 海外并购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三个方面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经济不振的环境下,全球并购活动也趋于低潮,而中国企业的并购活动却非常活跃,引起多方关注。中国的企业并购一方面在中国独特的环境下有着自己一定的特征,如国有股并购,另一方面,中国现在的企业并购和过去相比又有了一些新的特征,存在着一定变化趋势,如战略性并购及市场化趋势。本就中国企业并购论述其特征及趋势的变化,并提出在其中尤其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学者关于总体并购活动时间性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对其核心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以反映其最新进展,把握其目前动态,为进一步研究我国的总体并购活动提供一个参照平台。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西方经典企业并购理论可主要归结为使总价值增加的效率理论、自大理论、代理问题和再分配理论。为检验这些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本文分别采用会计研究法和事件研究法,对中国上市公司1999年发生的85起控制权转让案和2002年55起重大资产重组案的并购绩效进行了全面分析,兼顾了并购绩效产生所需的时间因素和实证研究的实效性,从而揭示中国企业并购之动机及其绩效。研究表明,并购重组给目标企业带来了收益,其CAR为24.502%,超过20%的国际水平;而收购企业收益不大且缺乏持续性。同时本文结合个案分析补充大样本研究的不足,得出并购理论在中国具有一定适用性。最后,本文从并购动机、并购方式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并购失败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安江龙 《时代经贸》2013,(12):122-122
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不断增加,但在并购中也突出地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动机,指出了提高并购绩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不断增加,但在并购中也突出地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动机,指出了提高并购绩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