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4 毫秒
1.
人力资源的流动,尤其是向竞争企业的流动,引发泄密等侵犯商业秘密的事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劳动关系的形成为劳动者接触、知悉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创造了务件,加之商业秘密的价值性、秘密性和人格化特征,伴随人力资源的流动使用人单位防范泄密行为有相当的难度;面对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权与劳动者执业自由权之间的矛盾冲突,明智举措是:着力强化劳动权保障和优化竞业禁止制度;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既有利益矛盾,又为利益依存的共同体,劳动权与商业秘密权保护始终围绕着利益而展开博弈,应充分认识到商业秘密权与劳动权保护存在的冲突,妥善协调好这两种权利保护中的矛盾,充分兼顾、平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利益;为实现商业秘密权充分保护和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的理想目标,必须运用竞业禁止合同合理规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关于绿色消费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绿色消费反映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反映“人的复归”,“它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发展绿色消费,不仅有利于提高消费质量,提高人的素质,而且有利于发展绿色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发扬生态文明,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倡导绿色消费,发展绿色消费,将是新世纪带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大事。  相似文献   

3.
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永恒主题,为了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但要谋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而且要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确认和保障农民工劳动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本文对直接援引宪法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的必要性进行探析,得出加强农民工劳动权的宪法权利宪法保护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有利于改善农民工劳动权受侵害的现状,为社会和谐创造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5.
制度在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探析人力资源开发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与制度发展之间的关系后,通过制度经济学的视角集中分析和论证人力资源开发与制度发展之间存在的自觉诉求关系,并从制度理论和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两个方面提出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路径:微观个体层面的自我约束、中观组织层面的制度输出、宏观社会的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6.
李近  梁茵 《经济研究导刊》2014,(31):319-320
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作为劳动权利与权益的结合,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晶,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正确理解劳动权益中合法权益部分,不仅需要结合相应的法律常识,还需要根据社会实践予以相应的补充和完善。将以已有的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互结合,获取问题出现的相关缘由和解决对策。以达到更好的维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促进农民工群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休闲经济是以人的休闲消费、休闲心理、休闲行为、休闲需求为考察对象,以满足人的个性、多样性、多元性发展为目的,在“人的存在”与“人的成分”之间充当媒介,研究人类休闲行为和经济现象之间互动规律的一门人文社会科学。本文从休闲经济的内涵入手,对休闲经济在经济变迁过程中的作用及路向选择进行浅析和提出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樊相如  彭靖 《技术经济》2004,23(11):48-50
关于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目前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Levine(1991)、Atjeanevic(1993)、valerie.R.Bencivenga,Bruth.D.Smith and Ross MStarr(1995,2000)等人认为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股市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并不是通过促进资本形成的增加,而是在于股市流动性提高使交易成本降低,并促进储蓄均衡收益率提高,  相似文献   

9.
李海蓉 《经济师》2009,(11):37-37,4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职业道德建设是良性互动的。现代市场经济得以良性运转需要职业道德的支撑.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建立.需要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职业道德的建立,奠定了比较坚实的社会基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凝聚力,同时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形成相互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蒋卫丽 《经贸实践》2016,(7):265-265
本文从促进野生动物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谈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介绍我国野生动物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野生动物产业与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四项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促进野生动物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和绿色发展是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关键。文章基于多维度考察2011—2020年中国省域层面新型城镇化和绿色发展水平,分析二者的区域特征,并从非线性角度考察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究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1)新型城镇化水平与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显著,中部地区在绿色发展方面压力最大;(2)新型城镇化水平与绿色发展水平之间呈正“U形”关系,即城镇化初期抑制绿色发展,而后期促进绿色发展,拐点为30.22%;(3)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通过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渠道,促进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4)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对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迫在眉睫的是厘清国家、社会和市场的关系,而劳动关系是国家、社会、市场三者关系肌理的缩影。在现实的财政体制中,劳动权保障存在诸多问题:劳动"权义复合型"规范不利于明确国家责任;《个人所得税法》对劳动权的保障不足;劳动权的社会福利保障不足。在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要为劳动权的"权利模式"提供财税法支持;还要完善《个人所得税法》中的相关规定,包括公平设置劳动所得与资产收益的税负水平、将劳动所得分项统一,并设定合理适税标准、以家庭为考量标准,细化费用扣除标准因素;倡导单位福利与社会福利相结合的工作福利,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保障。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以往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和当代国情提出的,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转变,是国家全面进步的历史性标志。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消除人文贫困。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理论的精华。技术进步和人的发展一样,是永恒的范畴,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技术进步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杠杆,人的发展是推动技术进步的深层次动因。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技术进步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而是曲折发展,有时甚至是对抗的。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要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推动技术进步的根本出发点,充分发挥人在推动技术进步中的核心作用,使技术进步与人的发展的目标相统一,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89—2009年重庆市的相关数据,从金融相关比率、金融发展效率、保险深度三方面,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仅是单向因果关系,产业结构升级并没有促进金融发展;重庆市的金融相关比率促进了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动,金融发展效率与保险深度促进了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动。  相似文献   

16.
从企业管理的社会主义属性来认识问题纵观企业史,企业管理的产生与发展既是生产力进步的结果、也是不断调整人与生产资料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结果。企业管理就是不断适应生产力进步和生产关系调整的需要而存在与发展的,企业管理是两重的。本文拟从企业管理的一般原理出发、来认识和说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传媒产业更注重与其生存与发展环境、人与传媒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从人类学和结构主义角度来分析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探索保持媒介生态平衡的方法和途径,云南电视传媒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明确民族文化定位发展战略,发挥优势,从而使云南电视传媒产业的生态资源得到有效的循环和利用,使传媒产业在良性生态链的循环中不断升级,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李月芬 《经济师》1997,(11):39-39
略论银行融资与股票市场的发展●李月芬从历史上看,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初期直接融资就存在了。即私人之间的直接借贷,它调剂了私人之间的资金余缺,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有一定的局限:缺乏中介机构媒介,信誉度欠透明;只能在狭小的范围内进行;借贷的数量和时间不一...  相似文献   

19.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尺度和集中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和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管理的诸要素中,人是中心要素。在回顾学校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比较国外学校管理的经验、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学校管理的人本观念,认为学校管理要以人为中心、满足人的需要、注重主体人的素质提高和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