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商的成败     
随着《乔家大院》的热播,曾经在商界中称雄一时的晋商又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在明清两代,晋商繁荣兴旺、富甲天下,首创中国历史上票号的山西票号商人,商路遥远,汇通天下,曾在中国历史显赫一时。著名的贵州茅台酒就是1704年的山西盐商雇杏花村汾酒厂和当地酿造人共同创造的。因此对于晋商的经商理念确实值得我们现代企业加以学习。在《乔家大院》中,乔家能成为富甲一方的大企业,孙茂才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今天企业里的“市场总监”,角色使命是审时度势为“老板”制定缜密、周详的市场拓展计划、安度危机的方案。任人为贤、不惜重金,启…  相似文献   

2.
京剧《走西口》以美轮美奂的戏曲讲述了康熙末年的一个晋商故事。戏里晋商焚烧掺假油的情节与电视剧《乔家大院》的某些场景有些相似,但是这出戏凝练的矛盾起伏、饱含张力的器乐渲染、曲折婉转的唱腔和演员出神人化的表演,使这些情节凸现出电视剧所不具备的惊心动魄之效。  相似文献   

3.
[]增义典是晋商在山东曲阜开设的一家当铺。新发现的《光绪曲阜增义典信稿抄本》是反映清代晋商当铺与山东地区各种社会关系之间往来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具体包括山东藩司吏胥、同籍地方官员、票商、典当同业人员等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是晋商当铺商业经营网络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对维护晋商当铺的经营环境,应对经营难题,降低经营成本,获取利润具有重要作用。晋商当铺与这些社会关系的联系体现了以“地缘”“业缘”为纽带,以权势为导向,以维护权益及应对经营困难为归结点的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4.
晋商衰落与复兴 李:我想了解一下晋商的衰落。你的观点也算是一家之言吧。山东有个作家叫曲直,曾参与过《中华儒商》电视片脚本的写作。他说晋商的衰落是从根子上衰落的。晋商的子孙已经没有了商人的味道、商人的行为了。如果晋商没有传承晋商之道的人,那就等于从根子上断了。  相似文献   

5.
<正> 编辑同志: 我是《经济研究》的长期订户和忠实读者。《经济研究》是我教学和科研的老师和朋友。我对《经济研究》的总的印象是:文风新、编风正。《经济研究》文风新,办得很有特色,可用“新”、“活”、“快”、“用”四个字概括。所谓“新”,近几年来所发的文章,一般地说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新观点、新见解、新经验、新资料,反映  相似文献   

6.
对晋商股份制产生动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柏  刘建生 《生产力研究》2006,(10):82-83,88
晋商股份制的要义在于资本组织上的“股份化”和收益分配上的“股份化”,文章利用经济史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探讨了晋商资本股份化的动因和收益股份化中顶身股制产生的动因,认为晋商采用资本股份化是由于该制度对投资人收益分配具有方便快捷的计算和预示功能,而顶身股制则是晋商对清代劳动力要素相对价值提高的回应。  相似文献   

7.
“截留”与“截流”两个读音相同的词,常被混甩造成错误。笔者审稿时,常见有文稿写出“截流资金”、“截流利润”的错误句子。《新民晚报》头版头条新闻的标题曾有“下放权利不截流”之误,也是明显的例证。 其实,稍加分辨即可知道上述两词的不同含义。“截留”一词强调拦阻、阻止的动作,《辞海》释为“把应解送他处的款项或物件留下”。“截流”则是常见的水利工程用语,意即在水道中阻止水流。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8.
晋商的消费性支出 ,特别是奢侈性的消费支出、捐官纳衔支出、“报效”支出等非正常的消费支出对于其商业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 ,许多晋商家族由于陷入了“消费陷阱”而导致了自我毁灭。现代民营企业仍然具有同晋商相似的消费函数 ,因此 ,研究晋商的消费性支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为我们今天的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器”的时代语境分析,指出“器”可用于人物品评,并为正面词语,既可比喻人之器能(“器用”),又可直接喻人。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刘勰作《文心雕龙·程器》篇,从比喻人之器能的角度看,是为了表明理想人格需要贵“器用”而兼“文采”,鼓励文采之士培养“器用”;从喻人之义看,《程器》通过论“器”(“人”),在结构上和《原道》进行呼应,并将《文心雕龙》中的谱系完善为道—圣—文—器(人)。  相似文献   

10.
晋商研究有着太多的成果。毋庸讳言,许多的所谓成果,实际上是人云亦云,重复劳动者甚多。如果在众多研究中取得突破,这才是今后开展晋商研究所必须探索的方向。由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的《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一书,在这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值得肯定。本书是刘建生教授及其所领导的团队继《山西近代经济史》、《晋商研究》出版后的又一力作。作者试图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原理、方法对晋商进行制度分析,描述晋商变迁轨迹,归纳其制度安排并阐明内在关联性和规律性,读后令人耳目一新。该书共12章,约40万字,大体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  相似文献   

11.
由刘建生等同志所著的《晋商研究》一书已于2002年5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从创立晋商学新学科的高度出发,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明清山西商人兴衰成败的历史进程,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该书是近年来晋商研究领域中较为成熟的一部专著,也是商业史学研究领域中的主要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2.
明清晋商商业伦理精神探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人 《现代财经》2001,21(4):62-64,F003
从“商业伦理”层面上透家晋商的精神物质,揭示其价值,意义,是目前晋商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论证了晋商旨在促成商务与伦理的结合,建构一种与传统文化及山西区域文化及山西区域文化相契合的商业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冇·毋     
广州人常将有之反意写作“有”其实,“有”的本字是毋。杨树达的《词诠》云:“毋,有之反,与‘无’同。”杨氏并举例为证:《史记·秦始皇本纪》:“身自持筑,胫毋毛。”又《史记·王温舒列传》:“尽十二月,郡中毋声。”毋古读阳平,今读上声,音“舞”.  相似文献   

14.
李光斗 《经济》2012,(10):174
三晋大地人才辈出,经商历史源远流长.但近代以来,晋商已无“汇通天下”之势.如今的山西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忽略对贸易环境、制造业、人力资源的投资.如何在经济增长放缓、资源价格下降的情况下重振晋商雄风,对中国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增长颇有借鉴意义. 从“晋商”到“皇商” 明朝初年,山西商人凭借地利之便北走大漠,南抵闽粤,东跨日本海,西越英吉利海峡,一度形成“凡有麻雀飞过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之势.明末,后金崛起,为追求更大利润,晋商“里通外国”,为后金提供火药、粮食、金属和京畿情报,为颠覆汉族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5.
在电视剧《乔家大院》里,有叫“东家的”,就有叫“掌柜的”。东家与掌柜之间,纠缠有太多的情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伯乐得才,良驹知遇。东家的,掌柜的:天和地?功高则震主,鸟尽良弓藏。金猴奋起千斤棒,奈何头上金箍锁。东家的,掌柜的:水和火?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只三间老屋,半宜明月半宜风。一个是有资本没管理,一个是有武艺少舞台。资本、知本两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而在现实的管理实践中,现代的掌柜,即职业经理人的供需曲线不是擦肩而过,就是短暂地粘连后各奔东西。市场是一道江湖。东家的和掌柜的,个中分寸拿捏不好,也…  相似文献   

16.
今年的元宵节特别热闹,连北京都解除了燃放烟花炮竹的禁令。这夜,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歌声唱彻月儿圆”,好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正月十五闹元宵,自古以来闹的就是花灯烟火。唐·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这里,“火树银花”比喻绚丽多彩的花灯烟火;“星桥”是说桥上满缀花灯,远看似布满星星;“铁锁开”是说桥上打开了铁锁。因为唐代有宵禁制度,夜晚桥上禁止通行,正月十五夜特许开锁放行。谈到桥,真是感触良多。我们国家可说是个多桥的国家。“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一个扬州的名胜就有二十四座…  相似文献   

17.
一曲山西民歌《走西口》唱出了当年晋商的艰辛与悲凉,但它没有唱出来晋商的成功和辉煌。  相似文献   

18.
在《东风·西风》中,赛珍珠运用双重视角,同时塑造出了两个“他者”形象。首先,她以叙述者的视角为西方受众塑造了“意识形态”的中国他者形象;其次,她在东方语境中为自己国家塑造了一个“乌托邦”的他者形象。而这两个他者形象的参照系则是赛珍珠心目中虚幻而完美的美国。  相似文献   

19.
刘刚     
《经济师》2014,(2):F0003-F0003
刘刚,1975年生,山西寿阳人,号寿水人、茧居斋主,毕业于晋中学院艺术系美术教育和中国画专业,现为太原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山西省工笔画协会理事,多次参加国内有关画展,并多次获奖。2013年4月被中华文化研究院聘为艺术顾问,被中华文化名人堂授予“中华文化名人”荣誉称号。作品多次在《山西日报》《三晋都市报》《生活晨报》《山西科技报》、《山西教育》《晋商参考》等报刊发表。  相似文献   

20.
郎樱  肖遥  美原 《经济改革》2009,(3):33-35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流传千年的英雄史诗,而他则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一位能完整演唱《玛纳斯》的大师由他演唱的《玛纳斯》唱本长达八部23万多行,是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14倍,他也因此被冠以“当代荷马”的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