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浅析基于股权分置改革的股权激励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的股权激励机制使企业的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趋于一致,减少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努力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但在我国由于存在股权分置等诸多原因使股权激励的效应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本文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股权激励的状况及其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3.
股权分置对公司治理结构存在诸多弊端,成为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桎梏。股权分置改革,为解决中国股市遗留问题,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路径。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的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形成了公司治理的共同利益基础,使得公司治理结构更加规范化,提高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并有利于建立和实施长效激励机制。要完善股权分置改革,健全公司治理结构,还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环境,培育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加强制度创新,同时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是资本市场初期建立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设计越来越成为束缚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瓶颈。为了冲破这一瓶颈束缚,从2005年到2006年,力图解决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问题的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5.
6.
7.
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着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二类股份,由于持股的成本有巨大差异,造成了二类股东之间的严重不公,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的市场制度与结构.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将国有股、法人股等不能上市流通的股票变为流通股,并对其利弊进行分析和提出完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合理化建议,以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股权分置改革相关会计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当前证券市场的热点问题———股权分置改革相关主体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认为,对于不同的股权分置解决方案,会计处理的实质应该一致。对于非流通股股东而言,对其支付对价或补偿应该作为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非流通股股东应该重新确定股权投资差额;对于流通股股东而言,其所收到的对价或补偿应该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符合谨慎性原则;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如果其承担了股改费用,则股改费用应该冲减股本溢价,而不能作为费用。 相似文献
9.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方案虽然吸收了理论界和市场人士对相关方案设计的成果,并在可操作性上有新的突破,在矫正制度走偏的过程中又容忍和放大制度走偏以及在如何体现A股含权的方式方法上存在不足等。因此,完善试点必须在立足当前的同时从长远利益着眼,把启动新股全流通与完善对存量的分散决策试点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12.
自我国股市诞生之日起的股权分置极大地制约了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始于2005年4月底至今的股权分置改革则是我国股市发展的分水岭,它将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改变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格局. 相似文献
13.
股权分置改革经历了理论争鸣、试错阶段和悲观、彷徨阶段,现处于乐观、全面推进阶段.必须充分认识股权分置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采取多种配套政策和措施以强化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果,全面推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相对于理论研究而言,目前越来越多学者对于股权分置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而结合股权分置改革问题进行事件研究目前还很少,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法分析了流通股股东在股改中是否获得超额收益率,信息泄漏和市场的有效性问题,以及投资者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所表现的反应。 相似文献
17.
18.
股权分置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性缺陷在诸多方面制约着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过程。本文试从利益的角度分析证券市场的股权分置及股权分置改革,诠释股权分置改革的重要性,并从利益博弈的角度探讨股权分置改革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我国资本市场三分之二的股份不能流通,股市上存在着一种很特殊的名称——非流通股.这个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期间的畸形产儿,形成了股权分置的特殊形式,使其成为了制约证券市场一直都无法深入发展的主要瓶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践,结合股权激励制度的基本理论,就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保障股权激励制度顺利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