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如果让所有的空调大佬坐在一个圆桌上开会,问一个问题:谁是内鬼?结果毫无悬念。所有大佬的目光都最终会落到奥克斯身上:他!的确如此。如果把奥克斯的发展历史说成是奥克斯为消费者当“内鬼”的历史,绝无过错。当香港大片《无间道》的制片人此时数着入袋为安的真金白银时,我们不妨回首看看这些年奥克斯上演的另一版本“无间道”。而奥克斯版的“内鬼”吴方亮似乎比影帝梁朝伟演得更传神。无间道I:价格白皮书。2001年2月,正当各空调大佬磨刀霍霍,准备在旺季来临时将消费者狠狠宰一回时,内鬼出现:奥克斯借免检空调之名打出“免检是爹、平价是… 相似文献
2.
空调业内称奥克斯为“搅局者“,因为它打掉了行业的高利润。点燃国内空调业的“洗牌战“之后,奥克斯再陷争议之中。 相似文献
3.
空调炒作的成功之道,为奥克斯们津津乐道,他们不忘记将这种模式复制到手机行业中去。在金九银十收获的季节里,奥克斯手机一出手就引起了业界人士的惊呼——■周小康无论是奥克斯“手机要当白菜卖,价格不超1000块”的论调、其主要负责人在金茂大厦的集体“作秀”,还是其状告信产部未果,无一不透露着其通过炒作而达到为自己产品降价找由头的目的,复制空调模式的目的。尽管奥克斯手机此次的如意算盘打得叮当响,但是,由于奥克斯手机的实力,其冲击手机行业的市场目的并不能达到。"炒作的另类思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此次奥克斯手机一推出,就表明…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随着奥克斯“成本管理”意识的愈加增强,奥克斯空调“优质平价”这一“竞争武器”将新添超强火力;对国内的空调厂商而言,成本管理能力也变成了他们必须直面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正> 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一种有效手段。近段时间,以打价格战著称的格兰仕在国内市场沉寂了两年之后,又一次在微波炉行业劲吹降价风,其产品全线跳水,再一次掀起微波炉市场的巨浪。格兰仕这两年转移战略重心,全力开拓海外市场,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微波炉专业化生产厂家,实力成倍壮大。因 相似文献
6.
9月25日,京广铁路沿线"五省一市"的空调主力经销商的老总们,在武汉香格里拉大酒店的奥克斯新闻发布会上集体亮相。奥克斯集团空调公司总经理吴方亮在武汉宣布,由奥克斯发起、组建的全国空调行业首个厂商联盟"奥克斯空调京广线厂商联盟"在武汉正式成立。奥克斯在"厂商联盟"新闻发布会上向其盟友公开了一件震荡行业的"百家工厂欲集体骗钱"内幕。奥克斯全国市场总监李晓龙告诉记者,空调行业经历了1999年的"概念战"到2000年来的价格战、以及2003年的"洗牌战",目前正迎来了2004年度的"洗牌生死年",空调旧格局正在被打破,新的格局即将形 相似文献
7.
8.
2003年9月18日,继美的空调8月份在华南推出1P单冷1280元的零售价之后.空调名门TCL空调在深圳宣布了3—5年内进入行业三甲的“虎跃神州”计划。为实现2004年度内销150万套“猛虎下山”目标,自2003年9月2日至10月7日,TCL空调奇袭黄金周。将2003年度热销的1.5P冷暖挂机两款主力机型分别以999元和1498元的价格敞开供应。 相似文献
9.
“作为企业,我们可以敬畏信产部,但他们总得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吧?国内手机行业坚壁不破,奥克斯誓不罢休!”2004年8月8日,在上海召开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奥克斯通讯总经理陈凯峰“口吐狂言”。奥克斯认为信息产业部是矛盾 相似文献
10.
颠覆了简单的定位理论最近关于特劳特的定位理论在营销界引起了广泛争议,企业与产品究竟怎样才算是准确的定位?是不是在经过一些所谓专家进行讨论后,企业或是产品就能够确定成为一个高端的形象或是品牌定位?其实给品牌如何定位,最终是要面对任何时代的产品都处在“独特卖点时代”这样一个课题,定位时代也是仍然需要独特的卖点,当然,这卖点就是好产品的代名词。学习跨国企业的品牌定位的时候,有时我们的一些企业往往忘记了他们用什么支持这种定位,而只学习一些“皮毛”,企业和品牌要给市场传播什么信息,不是靠我们自己确定的信息,而是靠企业… 相似文献
11.
12.
是什么样的营销方略使奥克斯取得如此骄人业绩呢?权威人士分析,是奥克斯的"民牌"营销战略,使这个企业走上了快车道! 相似文献
13.
14.
从奥克斯退市看汽车市场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汽车市场的著名空调企业奥克斯集团,不到两年时间,突然宣布退出汽车市场.随之而来的是经销商投诉,用户维权.事情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月,奥克斯遗留的种种争端依然没有平息,北京多位奥克斯车主,准备通过法律手段追究奥克斯欺诈消费者的问题.那么奥克斯集团为什么退市,他的退市给汽车市场带来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以“揭行业黑幕”见长的奥克斯,如今又陷入漩涡。但奥克斯内部,更愿意把退出汽车业看作是塞翁失马。奥克斯集团新闻发言人黄江伟,用“高估了希望,低估了困难”这句话来为奥克斯大举进军汽车业短短一年就“败走麦城”做注解。 相似文献
16.
<正> 淡化产品本身的区隔,而将目光着眼于消费前的诱惑、购中的体验以及购后的愉悦等处,将竞争推到一个更宽的竞争程度,无疑是各品牌差异化生存的依据。 2003年,果汁与牛奶并列成为食品饮料行业的另一个亮点,在饮料中,果汁的消费人群和消费量显爆发式增加,首次超过瓶装水和碳酸饮料。2003年,果汁饮料行业销售收入呈 相似文献
17.
18.
奥克斯是谁?这个问题在2000年之前,不仅是广大消费者,就连长期在家电行业浸泡的业内人士也未必了解它多少. 相似文献
19.
一本100页的薄薄小书《谁动了我的奶酪》在最近的环球商界特别红火。IBM、通用等跨国公司将它作为企业教材,经理专心地读着它:中国的央视请来了柳传志、段永基、王石等企业界的顶级高手进行对话,用心地研究它。这本简单得像童话的现代寓言向人们讲述着“如何看待变化和适应变化”的朴素真理,阐释出“主动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及时感觉、适应来自企业的变化”的“奶酪法则”。中国海信集团的3C之旅可以说是一个“奶酪法则”的实践翻版。 相似文献
20.
康佳应该说是2003年销量上升最快的国产手机企业之一,其不仅在多个场合宣称自己已经是国产手机企业的老三,并且将今年的销量目标锁定在1000万台。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外界质疑不断,康佳对自己的赢利状况一直十分回避。记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