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前,国家计委宏观院投资研究所"国债政策可持续性与财政风险问题"课题组邀请财政部财科所、国家计委综合司、计委经济协调司以及社科院财贸所的有关专家学者,就国债政策目标、国债发行空间、财政风险度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关注财政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国债政策可持续性与财政风险的理论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指的是基于某些经济约束条件下的、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考虑多种经济要素协调性的国家债务的长期发展战略和模式。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与财政风险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国债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必须反映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内在需要 ,并为这种内在需要服务。宏观经济对于国债的负担能力是财政稳定运行的基础 ,也是国债政策作用的现实基础。对国债负担或风险的分析不应局限在某些固定的界线范围 ,而应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史磊 《辽宁经济》2003,(10):48-49
国债,国家公债的简称,是一国中央政府为了筹集财政资金而举借的债务,其具有自愿、有偿、灵活的特性。所谓国债隐性风险是指在正常的经济运行中难以被人察觉的潜在风险,是指政府因国债绝对规模或相对规模过大,只能靠挪用其他正常资金需要或发行新国债偿还到期债务。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讨论如何化解国债的隐性风险。 一、降低国债自身风险 1.在国债发行过程中主动压低偿债成本 第一,调整国债利率结构,实现利率市场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债是由中央政府发行并以国家财力和信誉为保证的债券,是金融市场中信  相似文献   

5.
张燕  王刚义 《南方经济》2001,(1):59-61,80
本文从理论与现实两个角度对我国的国债规模进行分析,认为结构调整是防范国债风险的主要措施,并就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孙通通 《辽宁经济》2004,(10):60-61
国债是政府举借的债务,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发行国债可以筹集资金,缓解财政困难,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1998年以来,为了应对内部通货紧缩和外部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果断推出了以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为主要标志的积极财政政策,它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一起,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两驾马车。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实行的6年来,国债规模迅速扩大,巨额的国债资金增加了政府投资,拉动了国内需求,刺激了经济增长,但国债规模的限度也引起了密切关注。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防范和化解国债风险问题日益受到社会重视。  相似文献   

7.
8.
一、国债风险的表现 从国债的运动过程来看,国债的风险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数量风险、金融风险和使用风险。国债的数量风险直接表现为国债规模过大而给政府还本付息带来的巨大压力。如果国债数量日益增长而政府资金又不充裕,那么对这一风险就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国债的金融风险涉及流通领域,与货币价格有关,所以,其表现主要是金融方面的通货流通状况,如通货膨胀等。如果国债运行造成或加剧货币流通紊乱,那么使用国债就必须小心谨慎。  相似文献   

9.
1996年世界银行在国别研究报告中指出:"有实力的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稳定的一个必备条件.这对中国来说,同样是重要的,因为中国的经济正处于向市场为基础的国家体制过渡的时期".几年前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我国财政困难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的制约性,中央政府和一些学者纷纷提出振兴财政,加强中央财政的目标和任务.然而几年来我国的财政状况,不但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相反由于财政困难所引致的财政风险却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体制转轨、中央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强的当前,潜在的财政风险日益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0.
马胜  张瑞琰 《特区经济》2004,(10):194-194
一、积极财政政策可持续性问题的涵义 我国近年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实质上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其运用是以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为前提的,结果是直接导致了财政赤字的增长和国债发行量的增加。一般而言,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运用历年结余;二是发行国债;三是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尽管我国财政在改革开放后一直都以实现预算平衡为目标,但实际上,在这20年间,只有1978年(10.17亿元)、1981年(37.38亿元)和1985年(0.57亿元)3年出现了规模不大的财政盈余。由于国家法律规定财政不允许向中央银行借款,这样在无历年结余可以动用的情况下,政府就只能通过向社会借款(即发行国债)的方式来弥补赤字。所以,目前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问题实际上是针对当前财政政策的实施所可能带来的政府债务风险提出来的,它实质上是一个财政风险的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13.
国债券投资也存在着风险,其中主要为利率风险,由利率变动对国债投资收益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价格风险和再投资风险。价格效应和再投资效应有此消彼长的关系,运用这种此消彼长的效果所制定的投资策略被称为免疫策略,这种策略主要是以持续期、修正的持续期和凸度为基础建立的持续期分析则是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国债回购     
周颖 《东方经济》2003,(1):72-72
  相似文献   

15.
卢福禄 《浙江经济》2000,(10):20-21
历经多次金融风波特别是东南亚金融风暴之后,全社会对金融风险的危害性有了深刻了解,从而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形成了共识。然而对财政风险问题,由于多方原因,普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更谈不上自觉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本文试图结合工作实践,简要谈谈地方财政风险问题,以期引起同仁和全社会的关注。一、财政是全社会公共风险的最终承担者,地方财政风险是一个地区公共风险的集中反映财政是国家根据实现其职能的  相似文献   

16.
<正> 2003年第二期凭证式国债4月1日向社会公众发售后,激起了百姓又一次投资国债的新热潮。 这次发行的第二期凭证式国债与第一期一样分3年和5年期两种,票面年利率分别为2.32%和2.63%,总额为900亿元,时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出现明显的通货紧缩迹象,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指数下跌,经济增长率也从1992年的14.2%下降到1997年的8.8%。在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1998年下半年,政府决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在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下降的情况下,政府不得不采取积极的国债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筹集更多资金,以加大公共投资支出,国债政策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动态趋势来看,中国国债发行规模从1994年以年30%的速度急剧扩张,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及与日俱增的财政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9.
国债市场的风险防范对准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国外市场所不同的是,中国国债起步时间短,发展还不尽完善,交易的品种和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国外市场相同的是,中国国债市场充满着风险,着随国债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其风险也随之增大。如何规避风险,利用国债市场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企业和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1998年以来我国已连续五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最近财政部领导和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均向媒体透露要继续执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此背景下 ,伴随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国债规模的扩大 ,财政赤字的上升以及对可能引发的财政风险的关系进行的探讨 ,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