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中国加入WTO后,国际经济竞争逐渐激烈,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国家保护主义也呈现出新的形式。面对各国对中国企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攻击,中国必须制定一套正确的、有效的国际贸易政策,以维护中国企业、产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进入2009年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美国贸易救济调查机关甚至在几日内对中国出口商品发起多次反倾销法补贴合并调查,如此高频率的"两反"调查不得不引起中国政府和出口企业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危害性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为中国企业和政府提出了应对保护主义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从国际贸易发展史来看,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经常是交替进行。不同历史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二战后发源于美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是在以GATT/WTO为主导的国际多边自由贸易体制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维持经济均势的产物,是在贸易自由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不断改变着自身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本文着重发掘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追踪其理论依据,分析了几种典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式,最后总结了其对自由贸易的影响并指出以及其不可能颠覆贸易自由化的主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遭受的贸易保护主义进行了统计描述,并结合中国HS4位数编码的出口数据,运用构建的动态差分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外国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出口受到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显著冲击,且贸易保护主义的未来威胁还将不断增加。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程度大于发展中国家,其中美国和西欧国家发起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产生的冲击较突出,阿根廷和金砖国家发起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对中国出口的冲击作用也较显著。关税措施和政府采购等非关税壁垒是限制中国出口的主要形式,救助/国家援助和出口补贴对中国出口的间接冲击较为突出。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机械、金属、矿产品和加工食物行业中产品的出口阻碍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5.
后危机时代,新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扩散。本文通过阐述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知识产权壁垒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形式,分析了后危机时代新贸易保护主义呈现的新特点,并从政府、行业协会及企业等层面提出了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王光丽 《价值工程》2011,30(2):137-138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很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这不仅不会刺激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反而会阻碍世界经济复苏。在世界经济高度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合作与对话,减少贸易障碍,才能逐步从危机中走出来,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本文从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特点出发,分析了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关雪飞 《活力》2012,(12):199-199
纵观国际贸易的发展史,贸易保护都是一种事实上的常态。本文剖析了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的特点,探讨了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所遭受到的贸易摩擦的类型及其成因,最后提出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从“美国轮胎特保案”看贸易保护主义的利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经济陷入困境,国际贸易日渐萎缩。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相继实施了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保护政策。究竟这些政策能否启到保护本国经济的作用呢?以"美国轮胎特保案"为例,简要叙述贸易保护主义的利弊。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国的企业,经济全球化是最大的战略机遇,但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随着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对我国企业发展和国际化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创出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下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与扩展,贸易保护主义也开始抬头,一些国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本文根据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同时运用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原理,分析了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将引发国际经济贸易的恶性循环,加剧全球经济的严重衰退,而自由贸易则是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1.
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态势、影响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贸易保护主义也日益扩散,不仅阻碍全球经济复苏,而且延缓经济全球化进程。我国应加快建立国际体系、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四位一体的应对体制机制,形成解决贸易争端的合力,强化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绿色贸易壁垒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强,贸易自由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但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恢复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绿色贸易壁垒迎合了国际环保浪潮,对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产生相当大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反倾销是由产品进口国政府针对产品出口国企业的倾销行为而采取的行政措施,如征收反倾销税。反倾销是WTO赋予产品进口国免受不公平贸易冲击、保护本国经济和产业安全的一个手段,其宗旨是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但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关税壁垒的降低、传统非关税壁垒的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反倾销有越用越滥的趋势。一、中国企业遭受反倾销主要原因(一)环境原因。外部环境方面,许多国家利用反  相似文献   

14.
文章概括了国际贸易政策保护主义的定义、特点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并分析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影响;然后就其影响提出中国对外贸易保护政策应采取的对策,指出我国需要制定一套既符合WTO原则又符合我国利益的法律,以确保我国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平等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监督与选择》2005,(6):26-27
纵观世界经济形势,自60年代中期以来,贸易保护主义盛行;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世界经济更因遭受两次石油危机的猛烈冲击发生了持续的衰退,使得国际贸易中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更趋严重。欧美工业发达国家率先有意识地利用标准、技术法规上的差异作为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利用非关税壁垒,而不再通过高关税措施限制进口,己成为当今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显著特征之一。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公布的统计资料表明,1968年,非关税壁垒大约有800种。根据其表现形式可归纳为计划管理体制、进出口许可证制、外汇管理制度、机电产品审批制,以及简单地对进口商品限制等5大类,30个类别。  相似文献   

16.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同时,贸易技术壁垒也已成为重要发达国家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排斥外国产品的重要手段,成为当今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工具。从下面介绍的60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贸易技术壁垒具有针对性、隐蔽性、可操作性和限制性强等特点,它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大障碍,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家庭,我们应充分认识和了解其他国家的贸易技术壁垒,认真研究,积极采取措施,以突破国外的技术壁垒。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金融危机阴影下,各国贸易摩擦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国家又开始重启贸易保护。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这轮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中深受其害,成为了贸易保护主义最大牺牲国。实施贸易保护的国家采取的主要手段仍然是反倾销,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本文从当前我国遭遇的反倾销现状分析,总结出若干应对反倾销的方法和策略,力求将遭受反倾销带来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与我国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史角度来看,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一般发生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国际自由贸易受阻的背景下.GATT所主导的历次谈判也证明了这一点。传统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施主体一般是发展中国家或经济欠发达国家.目的是保护国内的幼稚产业免受国外冲击,主要采取以设置高关税为主的措施。而当前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似乎与以往不同.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日欧增长率下调.发展中国家同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率差距拉大.全球制造中心转移。新兴国家崛起等因素,成为当前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  相似文献   

1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新贸易保护主义再一次抬头.贸易保护主义大大损害了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认清什么是国际贸易摩擦,以及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本文首先介绍了国际贸易摩擦,成因,接着分析了国际贸易摩擦的经济效应,最后得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全球经济衰退引发国际贸易量剧减,导致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表现为在不违反贸易协定的条件下,采用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由此拉开了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双反的道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双反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了应对欧美实施这种政策,中国应当遵循"国内主动限权、WTO限权和扩权、对欧美积极应诉、对欧美进行诉讼和反制"的思路反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