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铮铮 《市场论坛》2004,(1):119-120
本文以股权集中度为出发点,研究了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的不同偏好,并通过我国上市公司的历史数据进行验证初步.  相似文献   

2.
孙琳博 《北方经贸》2014,(12):198-199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融资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作为我国经济的命脉,上市公司在融资方面格外重要。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很多企业将内源融资方式逐渐扩展到了外源融资方面,其中股权融资是外源融资的核心,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根据资本结构理论分析说明股权融资偏好不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通过中外企业融资偏好的比较分析,说明我国企业的股权融资偏好源于企业治理机制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融资是我国上市公司首选的融资方式,有悖于传统的融资结构理论.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度因素、产业因素、股权结构三方面深入剖析了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普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负债率低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有悖于"啄食"优序融资理论以及权衡理论等思想的行为,是我国特殊经济体制和独特经济环境的产物,它不仅不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将尝试从上市公司融资结构角度,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具体特点,分析企业融资偏好的现状与成因,探讨构建合理融资结构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杨凯洪  李鹏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6):183-184
通过对中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比较分析,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方式上呈现股权融资偏好,这种"倒啄食"现象影响了公司业绩及其长远发展。在说明偏好股权融资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蒋飞  薄建奎 《商业会计》2013,(1):114-115
股权融资成本的软约束是指通过股权融资筹集的资金不用还本也不用定期付息,无论公司效益好坏,派发红利和股息可以灵活安排.我国大量的上市公司一般采用年终送红股的办法分配利润,很少以现金分红,使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融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免费资本幻觉”,从而也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热.本文分析了股权融资软约束成本的含义、现状,并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状况得出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的弊端,最后提出必须建立股权融资成本硬约束机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资金对于企业运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旦资金不足,企业就像置身于稀薄的空气中,无法喘息,所以资金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持续动力。融资的方式多种多样,与非上市公司相比,上市公司的融资方法更加灵活,该文将详细介绍各种融资方式的优缺点,重点研究上市公司在选择融资方式时的偏好性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潘爱萍 《现代商业》2007,(23):37-37,36
按照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公司融资理性的顺序首先是内源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为股权融资。但我国上市公司却偏好股权融资。文章细致分析了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秋会 《中国市场》2014,(13):74-75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而资金有多种来源和方式,不同的来源和方式成本和风险差异很大,因此融资方式的选择是企业一项重要的决策。融资方式选择反映了企业的融资偏好。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融资偏好的特点、危害、动因,以及治理方法,期望对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股权融资具有独特优势,最根本的特征就是股权融资方式不需要还本付息,因此对于大部分具有还款压力的上市公司而言是首选的融资渠道。和债务贷款融资相比,股权融资的成本更低,并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获得大规模资金,通过增发股还可以调整上市公司原有的股权结构,起到优化企业治理结构的作用。因此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呈现出一定的股权融资偏好,股权融资占比逐步提升。基于此,本文就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相关研究现状展开分析,以江苏常宝钢管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分析江苏常宝钢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以及股权融资偏好下融资行为引致的结果,最后根据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案例分析得到相应启示,提出了降低股权融资风险,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融资结构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是由于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市场上严重的投机倾向这些外部因素,以及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较低成本、股权结构的缺陷和内部人控制问题等这样的内部因素导致的。股权融资偏好会带来降低募股资金使用效率和拖累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建立内部激励制度,完善资本市场规则等制度安排,以淡化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  相似文献   

13.
按照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公司融资理性的顺序首先是内源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为股权融资.但我国上市公司却偏好股权融资.文章细致分析了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姜璐  左佳丹阳 《商》2012,(13):131-131
本文以深沪两市A股2006-2010年进行了增发和配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分析资本结构、盈利能力、非流通股比例、国有股比例、内部人控制对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着重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分别从外部融资环境因素和公司自身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并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股权集中度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股权集中度为出发点,研究了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的不同偏好,并通过我国上市公司的历史数据进行验证初步。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既不符合优序融资理论,也不同于绝大多数国外公司以债务融资为主的情况,而是以股权融资为主。单从融资成本角度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一股权融资偏好行为。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能因增发新股和配股从流通股股东攫取特殊利益,公司经理因股权融资所面临的筹资风险小、可支配现金多、职位消费有保障,而因债务融资面临较大的还本付息压力和职业风险,从而使经理人偏好股权融资而不偏好于负债融资。经理人的这种机会主义倾向是股权融资偏好的内在动因,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和内部人控制是股权融资偏好的制度因素,信息失灵、债券市场发展缓慢更加剧了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成立上海证券交易所至今,中国大陆的证券市场就变成了几乎所有国有企业在资金方面"解套"的第一选择,同时也随之出现了"股权融资偏好"现象。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大陆证券市场投机现象众多,甚至IPO新发行股票平均每天的换手率都会超过八成,以至于股票市场价格过度畸形发展;上市公司股权越来越严重的"二元化"发展,更是易于造成"一股独大"的不正常现象过多存在;因为国有股的主体资格失效而造成的"内部收益"情况难以遏制;证券市场不完善的问题也难以短时间内解决——凡此种种,都会很大程度上造成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19.
现代融资理论中的“融资定律”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的印证,然而在我国出现了悖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股权融资偏好。本文就股权融资偏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指出了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袁静 《消费导刊》2009,(22):41-42
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影响到公司治理、资本成本和企业的市场价值,进一步地通过企业投资和资本市场运行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一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存在股权融资偏好、负债率低的现象,我国上市公司出于非经济因素考虑的过度股权融资,对企业自身、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以及整体经济的增长都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实际环境和条件出发探寻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并对如何创造条件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