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也是实施人才强国的重要途径。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社会氛围,要从优化创业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搭建创业服务平台,拓宽创业渠道,挖掘各领域的创业潜力,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确保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正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也是实施人才强国的重要途径。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社会氛围,要从优化创业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搭建创业服务平台,拓宽创业渠道,挖掘各领域的创业潜力,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确保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华钦远 《中国就业》2008,(11):16-16
吉林省延边州就业服务局以创业促就业活动为载体,突出抓好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工作,同时进一步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引导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创业促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立足创业型城市建设,大力实施"万人创业计划",通过创新创业政策、强化资金扶持、完善服务手段、强化动态管理等举措,积极探索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帮扶新模式,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全力提升就业稳定性和就业质量。2013年,全市扶持自主创业12325人,吸纳就业60190人。政策惠创业步伐显著加快为优化创业环境,出台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和建设创业型城市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是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做好新时期就业工作的一个主要增长点。创业是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它不仅能解决劳动者的自身就业,还能通过带动更多就业产生倍增效应。去年4月,荆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创业促就业全民行动动员大会,从制定扶持创业政策、改善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门槛、加大创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和动员,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全年共扶持3140人成功创业,  相似文献   

6.
2010年,甘肃省山丹县为了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在就业工作中的联动作用,实行“1享受+3扶持”创业促进就业模式。“1享受”即创业人员享受贷款一次,“3扶持”即免费参加创业培训一次、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一次和提供就业扶持一次。实行“1享受+3扶持”创业促进就业模式目的就是要更好地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7.
问答     
《中国就业》2017,(5):19-19
当前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面临哪些问题?答: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是促进就业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针。人社部门主要是从制定和实施创业扶持政策、提供创业服务和开展创业培训几个方面来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在创业政策方面,实践中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一是创业担保贷款的扶持对象应进一步扩大。目前我国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主要扶持对象是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登记失业人员、化解  相似文献   

8.
《中国就业》2017,(2):30-31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海南省文昌市始终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民生工程,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促进就业创业的决策部署,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平台搭建、精准服务四大体系,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整体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9.
《中国就业》2013,(7):42-43
近年来,上海市嘉定区围绕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大力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潜心谋划民生改善,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多措并举,努力推动本区逐步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积极贯彻落实就业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区两级促进就业和扶持创业政策,出台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  相似文献   

10.
盛旭 《中国就业》2010,(12):30-32
近年来,扬州市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出台的有关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意见,从提高劳动者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优化创业环境人手,以培育创业主体为重点,扩大创业培训的覆盖面,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更多的城乡劳动者投身创业。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the ‘recession push’ and the ‘prosperity pull’ hypotheses are used to analyse the effect of growing non-farm wage employment on entrepreneurship in a rural developing context. Data are collected in a rural household survey in 110 communes in central Vietnam which includes subjective owner assessments of reasons for starting non-farm businesses. This way it is possible to separately test the two hypotheses by distinguishing opportunity and necessity entrepreneurs. We use clustered probit regression analyses and control for possible endogeneity in order to predict participation in entrepreneurship. The results show that better access to non-farm wage employment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of becoming an opportunity entrepreneur but has no effect on necessity entrepreneurship. This, therefore, supports the ‘prosperity pull’ hypothesis but not the ‘recession push’ hypothesis. The growing non-farm economy is likely to accelerate the emergence of opportunity entrepreneurship in rural areas. However, necessity entrepreneurs are suffering from a lack of individual and household assets which pushes them into entrepreneurship regardless of non-farm job opportunities in the surrounding area.  相似文献   

12.
冯瑛 《价值工程》2012,31(9):182-183
目前伴随着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内很多企业也出现了用工难;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也找不到得心应手的员工,而其中问题主要集中在当今大学生非常欠缺坚实的就业竞争"软实力",如正确的就业观、必备的职业素养、良好的品行修养等。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高校的"两课"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学校可以通过调整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教法,完善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道德修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使大学生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  相似文献   

13.
孙学朋 《价值工程》2014,(30):251-252
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本课题通过对大学生开展就业创业调查问卷,梳理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参考有关研究成果,在目前国内外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培训体系、帮扶体系、孵化平台、协调机制研及职业指导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就业创业工作实际,构建立足地方行业企业,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学生一体化、专家化、全程化、信息化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  相似文献   

14.
黄小梅  徐建刚  赵楠 《价值工程》2013,(30):201-204
理工科大学生目前在就业上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对就业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存在性格缺陷、欠缺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和女生更是理工科大学生就业中的弱势群体,高校在理工科教学中实践性课程不足,创业教育落后等原因也导致理工科大学生就业不理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初步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理工科大学生在就业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葛敏  陈晓平 《价值工程》2012,31(32):230-231
本文从建设创新型经济、缓解就业压力和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等方面阐述了地方高校"双创"经管人才一体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剖析了地方高校经管"双创"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李华忠 《价值工程》2014,(30):289-290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服务引导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是高校共青团组织的重要使命,高校共青团组织要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创业观、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发展等多角度服务学生,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汪云香  符永宏 《价值工程》2013,32(5):234-237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在校女大学生创业意识与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多数女生有明确职业规划,对创业认识客观,对同辈创业态度宽容,但创业素养不够使信心不足,自主创业非未来职业首要选择,真正创业需有物质精神双助力。究其原因,与不少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力度广度不够有关。高校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创业教育,建立健全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女大学生创业素养和能力,并创造条件,建立创业基地,加大扶持力度,为女大学生创业指引导航。  相似文献   

18.
孙学朋 《价值工程》2014,(29):284-285
文章通过对就业创业问卷设计的18个问题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初步了解了学生对就业创业相关问题的认识。从整体上讲,目前大学生对就业、创业是持积极的、肯定的、理性的和客观的态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宏彦 《价值工程》2013,(35):221-222
如何科学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培养创新型人才,有效实现毕业生创业就业,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意义的基础上,指出了创业基地建设指导思想,并结合本校的建设经验,提出了构建"模拟-体验-苗圃-孵化-转化"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漫延,高等学校进一步扩招,中职生陷入了就业和创业的困境中。就业和创业能否成功,与个人自身素质的高低,以及是否具有良好的就业和创业心理品质密切相关。文章从中职生就业和创业心理品质的实际调查出发,分析了中职生就业和创业心理品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就业和创业教育,努力提高中职生就业和创业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