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游文峰 《开放导报》2008,(6):100-103
本文实证检验了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份指数数据样本的泡沫水平,并利用单位根检验方法进一步对泡沫序列进行了分析,结论主要有:我国股票市场长期存在泡沫,多数时期泡沫水平都比较高,尤其在股指上升时,泡沫水平通常随之上升,可见泡沫对股市上涨的推动作用明显。而从2005年开始到2007年10月的股市新一轮上涨中,股市的泡沫成分也是空前规模存在的。我国股市泡沫总体上属于理性泡沫,但局部的非理性泡沫时有发生,而在股指快速上涨时,非理性泡沫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中国老区建设》2009,(4):31-31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认为:四个泡沫给我们整个经济冲击之大,我们从2009年开始会一一享受到,第一个泡沫是股市泡沫,第二个泡沫是楼市泡沫,第三个泡沫就是泡沫消费。第四个泡沫,就是从2005年左右开始的,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投资营商环境急速恶化。  相似文献   

3.
张锡涛  陈宝贵 《山东经济》2008,24(3):116-118
有人认为中国股市存在泡沫,应采取措施,予以挤压。还有一些人士则表示股市未来仍看好,即使有所谓的泡沫也是一种理性泡沫。由此引发国内股市泡沫之争。股市泡沫到底有没有,如果有泡沫成分是多大?本文在剩余收益比率估价模型(RIV)基础上建立定量测度模型,对股票市场上某股进行实例分析,从量的角度证明了泡沫的存在,并得出其股票泡沫成分的大小,同时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泡沫化生存     
易宪容 《科学决策》2007,(11):31-32
泡沫化生存,也就是说,当整个市场都面对泡沫时,我们的投资者、消费者,我们的企业、家庭、个人及政府如何来应对市场的泡沫,如何在泡沫的环境下生存。因此,所谓的泡沫化生存不是由于市场的泡沫出现而迫于无奈,而是指当整个市场都充满着泡沫的时候,我们如何积极地在这个市场泡沫的海洋中找到各自适应生存的方式与途径,而不是面对市场泡沫的无奈。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当今房价中是否存在泡沫,或则泡沫是大还是小,业内众说纷纭,甚至针锋相对。即便同一系统,也如此。比如,北京社科院认为房价泡沫较大,还有较大下跌空间;而中国社科院则认为,中国房价泡沫不大,下半年即将回升。不仅对泡沫的认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完全相反。  相似文献   

6.
泡沫,五彩斑斓,亦真亦幻。通常人们喜欢用泡沫来形容即将消逝的繁荣,诸如泡沫经济、股市泡沫,它代表了一种假象,看似浮华,却隐藏着风险。泡沫是需要被挤破的,挤破之后,存留下来的才是精华。而吕建军就是一个把挤泡沫视为自己事业的人。  相似文献   

7.
要把握房地产泡沫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把泡沫和泡沫风险分开。风险不等于泡沫,这样就能解释目前的比较流行的一句话:“经济泡沫不等于泡沫经济”。房地产作为高回报行业,必然存在高风险,但是房地产的高风险并不意味着必然发生泡沫经济。  相似文献   

8.
陈宇峰 《环球财经》2008,(12):96-96
自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和“9·11”事件发生至今的8年时间里,在弱势美元的支撑下,全球的过剩流动性堆积起来了一系列的泡沫。实际上,当今世界除了这些金融市场的经济泡沫,鲜为人关注的偶然性泡沫也普遍地充斥着地球的诸多角落,这些泡沫与金融泡沫一样,也让众多民众遭受巨额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文 《南开经济研究》2003,(2):60-62,79
本文从房地产市场现状出发,针对当前的“泡沫争议”来讨论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的可能性,并对所谓的泡沫现象作出理论解释,从而得出本文的结论:由投资热所引发的房地产价格泡沫迹象已经出现,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交叉化,是形成当前房地产泡沫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因此防范房地产泡沫的膨胀首先要杜绝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0.
资产泡沫是一个事后的概念,合规的投机机制可自发完成对价格泡沫的修复,但违规的、非理性的投机行为会无限制地放大资产泡沫。从短期来看,当资产市场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泡沫化趋势时,首先要做的不是通过大幅收紧流动性、提高交易成本等措施把泡沫“刺破”,而应采取各种措施将泡沫“做实”。从长期来看,金融监管当局可通过制度建设,创造一个资产泡沫在萌芽时期就能依靠市场的投机机制自动修复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以尽可能降低泡沫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正在形成资产价格泡沫,这类泡沫是属于危险型的“信贷繁荣泡沫”。如果我们继续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将可能继续吹大资产价格泡沫,中国经济也必将为此付出不菲代价。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资本市场的非有效性决定了股市泡沫形成的必然性;市场投机行为活跃程度的差异造成了股市理性泡沫和非理性泡沫的形成。本文评述了目前较为常见的测定股市泡沫的方法,同时对其中的若干方法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测定股市泡沫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经典股票价格泡沫模型的常利率假设进行了推广,在随机利率下得到了股票价格泡沫周期性破灭的理论框架。然后在此框架下使用TAR模型对我国上证综合指数1997年10月31日到2007年10月31日的泡沫情况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其泡沫主要集中在1999年和2007年两个年份,尤其在2007年1月到5月底泡沫程度最为严重:最后,通过分析深证指数同期的泡沫情况验证了两市泡沫的联动性。  相似文献   

14.
房产市场可以经历房价和数量两种泡沫。近代大多数房产泡沫都是房价泡沫。上世纪80年代,东京房价猛增,供应却没有相应上涨。上世纪90年代,香港房产市场也遭遇类似情况。房产市场易产生价格泡沫,因为一些独特因素限制了供给的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5.
在股指快速增长,机构和个人都无法准确预测股市是否存在泡沫的情况下,政府确实应该尽可能地避免股市泡沫过大的风险。但是,政府应对股市泡沫风险的政策绝对不应该是一些“刺破”泡沫的政策,相反,政策指向应该是怎样去把泡沫做实,即设法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减少股市交易成本,查处违规资金入市,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批露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美国《财富》双周刊9月1日】我们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现在又经历了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下一步,我们或许正在接近一个更令人担忧的泡沫:生活水平泡沫。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业的泡沫会破裂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于轼 《新财经》2006,(6):40-42
泡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泡沫的破裂。泡沫破裂最危险的后果是大量民工失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是否存在泡沫?这个问题现在争论得比较激烈。我个人的看法是,不要轻言泡沫,动不动就是泡沫经济。我之所以说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是因为泡沫经济当然不好,但是没有泡沫是不正常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泡沫何止迪拜的千倍 中国楼市泡沫到底有多大?美国一哥们(美国著名的对冲基金Kynikos Associates创始人兼总裁查诺斯)说,“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比迪拜严重1000倍以上”,而美国《新闻周刊》也预测,中国将因房产泡沫破裂而陷入经济崩溃。  相似文献   

20.
泡沫控制是生物发酵体系经常遇到的问题,泡沫量过大,会造成发酵罐装料系数降低并可能造成料液逃逸、体系染菌等问题,但泡沫量过小或无泡沫,又不利于氧气传递,因此对泡沫控制的要求是既要消泡还要有一定的泡沫量。另外,要求随发酵时间延长消泡剂控制泡沫的能力不降低。目前工业中常用的消泡剂是豆油或玉米油。在发酵前期它们会对生产有利,但发酵后期继续加入植物油就会对后期的发酵液处理及抗生素提取产生影响。新型高效消泡剂是该项目以青霉素发酵过程为基点,针对抗生素体系开发的消泡剂。它具有无毒、无害,对发酵体系无影响,具有很强的消泡能力及抑泡能力,除对发酵液后期处理影响小外,还具有一定的抑制乳化的性质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