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进新农村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认真解决“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举措。科学规划、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对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改善广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真正使建设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首要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针对此。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从辽宁的实际看,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要求,从着力解决农民最直接的经济利益问题出发,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作为中心任务,符合当前辽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际,抓住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但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赵本山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光是经济发展问题,还应该重视农村的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中国农民有9亿多,能不能给农民们开设个电视台,纯粹为农民服务的,宣传党和国家的农业政策,搞农业知识讲座,放农民电影电视……”。”赵本山说:“我是民间艺人出身,是农民出身,我没有离开农民,所拍的电视剧也是没离开农村。农村的事情我比较了解,建新农村,农民的文化素质一定要得到提高,不然就是再富裕,没文化也还不是新农村。”赵本山:关注新农村建设 关注农民兄弟!本刊记者@马钰 !本刊记者@闻冰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标志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正式启动,表明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全方位地解决困扰已久的“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纵观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以前主要是在农村外寻求对策,现在则从“建设农村”的角度去解决问题,经历了从“消灭农村”到“建设农村”的思路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角色必须相应地转换,政府应处于主导地位,农民则处于主体地位。不管是政府还是农民,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其行为都必须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战略举措.如何深化对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实行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加强农民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吸纳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6.
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全国上下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对于新农村建设既要积极推进,不断取得进展,又要注意防止各种偏差,确保健康发展。这里,本人结合学习和调研,就积极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问题谈点初步的看法。一、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握的基本要求(一)全面理解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和任务。这“五句话”,每句话都有实际的深刻的内涵,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新农村建设最基本的目标和内…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这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阶段作出的一个重大政策选择。现在,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在解决温饱问题的阶段,“三农”问题可以在农业和农村的内部解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解决“三农”问题就难有大的突破。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超越农业和农村的层次,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把农业生产放到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循环中,把农村发展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把农…  相似文献   

8.
建设新农村绝不只是搞经济建设"运动" 经济问题肯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农村经济搞不好,农民基本需求不能满足,收入不能提高,其他方面都无从谈起.然而,长期以来,中国解决"三农"问题就是局限在经济框架中考虑解决办法,我们的确减少了贫困人口、缓解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新型、富裕的农村,但我们并没有解决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这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工作。但能不能服务到基层,服务到农民最需要的地方,乃各种服务体系成败之关键。一、服务实体贵在实。“服务”打从汉字发明就有这个字眼,但把它付诸实施就不一个味道了。过去我们搞社会化服务亦曾设过几所几站,由于服务不到家,农民说它是“聋子的耳朵”,现在我们搞服务体系建设,这是改革中的新事物,决不能再象过去那样搞形式,要多调查,多研究,农民想什么就给什么,需要什么就服务什么。二服务实体建在基层好。县级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民是建设的主体,是推动农村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离开农民,建设新农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河南是第一农民大省,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11.
程丽 《活力》2010,(21):105-10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而要完成这个任务,主体是农民。也就是说,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而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如何适应和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我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结合实际,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它不但引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的胜利,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历史任务同样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自觉地以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为指导,重视农民、尊重农民、发动农民、引导农民。  相似文献   

13.
杨光艳  范德明 《活力》2011,(7):134-13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而要完成这个任务,主体是农民.也就是说,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镇.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读了2006年10月上半月刊刘遂亮、宋鹏飞写的《新农村建设不能坐吃“财政饭”》一文,深有感触。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农民理所当然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可是许多地方农民大都存在坐吃“财政饭”的现象,认为新农村建设应当是国家投资建设,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现在,国家虽然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但是农民不应坐等吃“财政饭”,因为国家毕竟还不很富有,财力有限,全国这么多农村,哪能全靠政府投资建设新农村?广大农民特别是村干部及党员应清醒地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不是政府。享受新农村建设成果的也是农民,所…  相似文献   

15.
农业问题是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的重要议题: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也同样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不久前结束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以农民为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民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落实到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一种具体体现,指的是思想上重视农民大众的历史地位,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性,实践中把实现广大农民的利益作为当前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农民的人格,保障农民的权利,维护农民的利益,群策群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贯彻“以农民为本”的根本理念,并把它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对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把“以农民为本”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集中体现了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涵盖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责无旁贷,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当前,价格主管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完善价格管理网络,促进农民增收减负为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农民问题已成为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这就迫切要求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而其主要措施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建设新农村的热潮汹涌澎湃,席卷神州大地。9亿农民“千年盼”、“万年梦”,终于看到了令人欣慰的“希望之光”。建设新农村可以破解我国的世纪难题—“—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三农”问题的核心内容是解决农民问题,即解放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与必由之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更好、更快地发展农业机械化,切实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机械化要先行,而且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