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透视珠三角“民工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工荒”的出现,是经济学界、工商界、有关政府部门等各方人士所始料不及的。那么,“民工荒”在珠三角的出现,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意味着什么?地方政府和企业应如何应对猝然出现的“民工荒”呢?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盛朝迅 《改革》2021,(2):1-13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要按照“企业主体、点链协同、长短结合、分类施策、内外联动”的思路,统筹谋划三次产业链条协同高效运转,扎实推进固链、补链、优链、强链工作,加大产业链核心环节扶持力度,努力锻造长板和优势环节,加快培育产业生态主导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促进中央和地方之间统筹协作,优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深化产业链国际合作,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显著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国际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新冠疫情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来较大冲击,使其朝着本土化、多元化的趋势发展.新冠疫情与中美贸易摩擦、科技摩擦等因素交互作用,催生新一轮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变迁.产业链本身存在的产业依存度较大、研究投入的结构性问题等短板,是影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外在和内在因素.要通过坚持内外双循环发展,严防"内卷化"倾向;补齐产业短板,构建以我为主的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深化需求侧管理,为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提供根源性动力;全方位应对产业链转移,掌握产业转移主导权;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开放,强化区域经济合作等举措,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4.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与中间品的供给保障有关。在全球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中间品贸易对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关键作用。近年来,美西方国家采取“断供”“断链”等手段,企图将中国排挤出高科技产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体系。由于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中间品缺乏可替代性或者可替代性相对较弱,美西方的“卡脖子”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产生严重影响。一方面,我们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尽快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高水平开放密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扎根”全球产品内分工的能力,并通过不断扩大中间品供给的来源空间,加快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多元化,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国内配套能力,以及深化开放层次,为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在庆祝《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10周年之际,我们要对中国经济史研究学科以及我们这个杂志今后如何发展问题多作考虑。目前我们杂志还是一个“同仁杂志”,由经济史研究工作者写,基本上也还是这一群人阅读。如果我们既要保持杂志较高的学术品格,又要扩大杂志的读者群,那么我们首先应在经济学界、历史学界以及整个社会科学界中扩大读者群。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社会科学界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6.
振兴乡村的热潮使农业产业更进一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在“互联网+”时代,农业产业需要大量资金拓展新的方向,这给供应链金融植入农业产业链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本文通过对农业产业链及供应链金融进行分析,并结合粮达网这一案例,说明将供应链金融应用在农业产业链中的可行性,为农业产业链发展过程的融资渠道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牛雪妍 《科技和产业》2024,24(10):110-114
在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对于补链、强链、稳链、延链、畅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也面临关键技术缺失、融通发展不足、人才基础薄弱、金融支持匮乏和国际竞争力不足等困境。通过系统分析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在产业链重构中的作用及现状,提出应对策略,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全面提升经济竞争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是面对更为复杂的经济形势下的新要求。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影响,面对持续反复的疫情、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新兴技术的快速迭代,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尤其是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多重问题的挑战和困惑。对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而言,需要进行系统化的多维度的思考。但同时,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也证明,大的危机中往往孕育着新的生机。如何辩证地看待这些问题,如何稳中求进,利用好中国超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上海作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联通枢纽优势,以及上海在长三角作为首位城市的先发优势,在稳增长中强动能,需要政府、学界、企业之间更加深入地互动,更加系统地研究并进行更前瞻的思考。本刊以“上海经济论坛”的形式,特邀上海财经大学余典范教授、同济大学陈守明教授以及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信息处周师迅处长,从创新驱动与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中小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正确分析了国际形势,提出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速发展,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的论断。的确,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带出了一系列引起深刻变革的相关问题,值得人们去深入探索。本文拟用“经济全球化”这个总的命题,探讨与此相关的若干问题。一、关于全球化与一体化问题经济全球化,又被称之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一体化等。也有不少论述把“一体化”称之为“国际化”,不一而足。其实,经济的国际化、区域化、集团化,归根到底都是“一体化”的意思。“一体化”即所有成员都要遵守…  相似文献   

10.
供应链企业是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都远远地超过了传统意义的“企业”概念。虽然目前对供应链的概念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众多学者取得共识的看法,认为它应是一个“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再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很显然,供应链企业在概念上是作为一种生产组织模式或管理方式。供应链上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分工与合作,以资金流、物流和服务流为媒介,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这说明供应链在运作时需要跨越企业的“围墙…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正一浪高过一浪,企业的跨国竞争也愈演愈烈。正如一位蜚声国际的管理专家所说:“就经济而言,目前的国家疆界正在不断消失。”中国已经成为WTO的一员,我国企业要研究的问题、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以指导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审时度势,正确分析、思考和处理经营管理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央企业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中加强供应链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这对于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是确保农业产业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保证。2022年,我国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成效明显,有效保障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有力支撑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乡村振兴,为经济发展爬坡过坎、持续前行夯实了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面对国内外诸多困难和挑战,农业产业链供应链还有一些问题亟待加大力度予以解决,建议从保供给、促增值、畅流通、稳贸易、强科技五个方面下功夫,牢牢确保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进入90年代以来.华人经济迅速崛起,成为继北美、欧洲和日本以后的世界“第四种经济强权(economic power)”,国际管理学界的注意焦点也开始从日本企业转向华人企业。1997年7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正式成立了“全球华人企业研究中心”,更是在全球各地企业界和工商管理学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华人企业的新潮流。 分析华人企业的成功,我们不难看出其独特的家族企业管理模式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这一模式的特征是什么?家族对经营管理有何积极性?面对经济全球化、管理信息化和知识化的挑战它又有何局限性?在现…  相似文献   

1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今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同时,提出把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作为今年重点工作之一.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具有一定的自主可控能力,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构筑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尤其要增强自主可控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前,乳制品行业的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存在很大隐患,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快建立健全乳制品行业,乃至整个食品行业的供应链安全保障体系。一、保障食品等民生行业的供应链安全,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未来,供应链可能会成为“中美竞争”的战略重点,我们的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极有可能因此受到更大的挑战和威胁,因此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尤其是在食品等民生领域,更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相似文献   

17.
经省府有关部门的推荐,日前我采访了莱州市作物种苗研究所 这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典型。 科技经济一体化,在我们国家来说还是一个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大课题。 我国经济学家关西普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之后写的一篇文章讲到:“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说,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已不是应该不应该,需要不需要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无可争辩也不可改变的铁的事实了。现在发达国家谁还把科技与经济当作两个各自“独立”的部门分开来考虑和处理问题呢?他们的大企业和跨国公司哪个不是把科技与经济融为一体呢?他们在考虑经济时是自然地把科技包括在内,在考虑科技时也是自然有经济目标和内容的。在这种客观现实下,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如果还是把它们作为“两个”方面而从中“撮合”就显然不够了。虽然我们现在还不是发达国家,但我们是大国,也正在向发达国家迈进。我们不能落后于世界潮流,也必须更快往前赶。  相似文献   

18.
产业链外迁事关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当前在要素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产业链外迁趋势明显,突出表现为外迁的环节和外迁主要目的地相对集中、外迁的主动与被动动机并存等特征。中国产业链外迁近年来形成了迥然不同的两种模式,即承接地与国内供应链互补的“中国—东南亚模式”、承接地与国内供应链竞争的“中国—印度模式”。为应对以上两种模式,提升中国对外迁产业供应链的可控力是关键。在战略战术上,形成相互可控的供应链是各国产业链合作的博弈均衡;在实现手段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发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在技术创新和拓展国际供应链网络的作用;在政策支撑上,要在开放中提升对中国供应链体系竞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王明仁 《辽宁经济》1997,(10):13-14
要强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对“钱从哪里来”的另一思考●王明仁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国有经济,需要资金投入。但是,在我们为“钱从哪里来”而苦寻对策的同时,却有大量国有资产我们手中的钱在白白地流淌。近几年来的审计统计资料表明,企业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相当严重。企业国...  相似文献   

20.
六年前中国经济理论界提出的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彻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的思路和理论,终于被改革决策者所接受,并写入了中共中央的“决定”,这无疑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近一时期,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抓100户现代企业牡丹的试点,各个省市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自己的试点,企业争相申请进入试点行列.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中,我们似乎格外需要多一点冷静的思考,以确保试点的科学性,避免这一改革走入误区.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亟待搞清楚的有两个问题:第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到底是什么?第二,我们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是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一改革同以往十五年的企业改革到底有什么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