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准备好了吗?美国准备好了吗?中国准备好了吗?你准备好了吗?16世纪,西班牙通过对殖民地和黄金的控制获得了霸权地位;17世纪,荷兰从贸易和金融活动中受益,成为全球霸主;18世纪,法国凭借人口优势  相似文献   

2.
国外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波  李泓良 《经济纵横》2006,(11):78-80
麦金农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开创了金融发展理论,主张在发展中国家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并且,很多发展中国家都相继进行了金融自由化改革。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与理论预期之间存在巨大反差,经济学家不得不对金融自由化政策进行深刻反思,对金融自由化的争论焦点也发生了改变。20世纪90年代初,争论的焦点是“何时进行金融自由化”,到20世纪90年代末,争论的焦点演变为“是否应该进行金融自由化”。  相似文献   

3.
“以史为镜知古今”,纵观荷兰、英国和美国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这三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崛起进程中我们都会发现金融的影子。  相似文献   

4.
关于世界金融中心城市 世界金融中心发展的历史已有百年以上。19世纪英国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工业国家,银行业和金融业领先,是欧洲国家的金融中心。1945年二战结束后,纽约主导全球的经济地位确立,成为公认的金融中心。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已沦为净债务国,日本成为大量净输出资本的国家,东京确立了金融中心地位。近期,世界金融中心的布局又有变化。  相似文献   

5.
青年 《经贸实践》2008,(4):57-57
二连浩特是中国靠近蒙古边境的戈壁沙漠地区,公元13世纪它又成了成吉思汗和其部落的领地。如今,这片土地也属于金献聪(音译)以及温州人。  相似文献   

6.
金融脱媒理论及其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中叶之前,货币金融领域关于银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央银行功能及中央银行制度。直到二战后50-60年代西方世界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银行等金融中介理论才得到重视并不断完善,其中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银行业市场份额下降引发的金融脱媒理论(Disintermediation Theory)成为研究银行中介最重要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7.
《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的出版问世,自然有助于后人治学。触动我们编著这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金融思想学说史的动因就是:为了彰显中国人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展现的金融智慧;为了展示业内人士在推动金融事业和金融学科发展方面所做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末,一家国际机构曾经提议为20世纪最伟大的"金融创新"进行颁奖.当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墨顿·米勒被问及什么是20世纪最伟大的金融创新时,他的回答是"金融期权理论以及由此席卷全球的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和交易".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刚刚发布的2012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国际收支数据显示,经常项目顺差下降,资本与金融项目(含净误差与遗漏)出现逆差。逆差数据自蜥,引起了公众的猜疑。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顺差”是中国外部经济的最典型特征,但中国也曾出现过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逆差。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由于经济增长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经济的关联度和集中度不断提高,使风险损失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严重的自然巨灾造成了全球再保险市场巨灾金融资金的缺口,这迫使保险公司进行保险产品创新来进行风险管理。于是在保险金融化和金融证券化的世界潮流中,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保险风险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保险风险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风险管理工具,是将保险业风险通过有价证券向资本市场转移。其过程包括以下两个要素…  相似文献   

11.
《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的出版问世,自然有助于后人治学。触动我们编著这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金融思想学说史的动因就是:为了彰显中国人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展现的金融智慧;为了展示业内人士在推动金融事业和金融学科发展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为了能使后人了解和把握前人在金融领域中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也是为了给后人留下一份值得学习、思考、参照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经济一体化是20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这就意味着金融走向国际化。21世纪将出现更高形式的经济整合,从经济一体化到货币一体化将是21世纪国际金融发展的大趋势。银行将逐步步入网上银行时代。面对这一趋势,作为中国金融的主导产业——中国银行必须整合,采取必要的竞争策略参与国际竞争,融入到世界经济的洪流中去,中国金融才有出路。  相似文献   

13.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内生增长机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金融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金融发展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迅速融合,不仅使金融发展理论进入一个新阶段,也改变着经济增长理论注重实体经济而漠视货币与金融部门的历史。为对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内生增长的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拟从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等机制入手,系统综述西方学者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内生增长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王令云 《经济师》2003,(11):269-270
1 5、1 6世纪徽州商人的兴起是中国经济史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 ,他们是我国前资本主义商人的典型代表。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1 5、1 6世纪徽州商人的状况 :徽州商人的兴起和发展 ;徽商的商品经营种类 ;徽商的经营方式与组织。  相似文献   

15.
美国《新闻周刊》5月9日推出封面故事:中国的世纪(China‘s Century)。中国著名影星章子怡笑容可掬地出现在封面上,背后衬以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万里长城和上海东方明珠塔。封面还用红色标签注明:特别报道。美国《新闻周刊》以“未来是否属于中国?”为总题,用了二十—个版面进行了密集报道。该组报道所要阐释的是:中国的快速发展“已不再是—个预言,而是—个事实”,其成果“惊人”。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好处。然而,“中国世纪”到来究竟是事实还是作者耸人听闻的噱头呢?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步伐在不断加快的同时,金融危机也频繁出现.其根本原因是,金融监管没有跟上已经发生变化的金融环境.由于监管不到位和存在着许多漏洞,以及现有监管制度不能得到认真贯彻执行,造成了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长期经营不善;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对普遍存在的大量不良资产不能及时地发现和防范,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相似文献   

17.
    
《资本市场》2006,(1):17-17
李荣融:重组三九是“烂事”赵新先:身陷囵圄还得听,许小年:中国楼市将进入五年大熊市,羊慧明:A股市场既不是牛市也不是熊市而是狼市,余永定:世界经济在刀刃上平衡,张明彰:21世纪有机产业的繁荣属于中国。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金融危机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全球金融风险和危机频繁爆发,金融危机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受到各国政府和金融理论界的高度关注。20世纪每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都促使人们进行反思,金融危机理论在这种思考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朱荫贵 《财经文摘》2010,(4):100-101
19世纪80年代上海的第一次股票买卖高潮很快告终。此后,中国的证券行业步入低谷,但股票在金融运动中所具有的奇特作用和在民间打下的印痕却难以轻易消除。在时隔近50年之后的1910年,上海又出现了第二次股票买卖的高潮,只不过不同的是这次买卖的对象不是中国自己的企业股票,而是中国人很不熟悉的远在国外的外国橡胶公司股票。  相似文献   

20.
作为金融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土地金融制度的构思和建设是试图消解一定历史条件下农村经济危机的制度性探索工具之一。20世纪30、40年代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思想的形成和土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近代转型时期经济思想与经济制度关系的微观视角。文章梳理和总结了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学术界对农村土地金融相关问题的讨论,分析了土地金融思想对于土地金融制度构建的动态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讨论了中国近代转型时期经济思想与经济制度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以及近代土地金融制度思想对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