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管理与企业发展有关,也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一定程度上。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在提高管理者实施有效管理的能力,因此,企业的有效管理必须从“头”开始,这里“头”指的是人们的观念和对“头”的理解,当然,也包括承担管理责任的“头头”。  相似文献   

2.
王石 《三联竞争力》2007,59(1):30-30
我清楚地记得,两年前我到北京首次领取“企业公民”奖项时,发表了一句感言,我说对我来讲“企业公民”这个词很陌生,但是万科却站到了最佳企业公民的领奖台上。的确,万科本身的企业文化、公司治理和道德价值观与企业公民的要求不谋而合。在万科对“企业公民”还一无所知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做企业公民该做的事了。  相似文献   

3.
自1937年科斯发表《企业的性质》一文,开启了打开新古典企业理论的“企业黑箱”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理论开始从企业内部探索企业的性质、本质以及边界,企业能力理论便是其中之一.认为企业不是单纯的“生产函数”,能力决定了企业边界。  相似文献   

4.
孔铭  夏亦寒  齐宇  周盼 《糖烟酒周刊》2005,(13):B006-B015
经历了从2003年开始的“关停并转”,以及以2004年为主的“兼并重组”之后,中国烟草行业的工业企业局势分布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企业数量已经缩减为57家。  相似文献   

5.
郑眉 《福建对外经贸》1991,(4):35-35,34
实行对外开放以来,福鼎县的外向型经济有了较快发展,自1985年6月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鼎港服装联营有限公司”开始,至1990年底,全县已批准开办“外商投资”企业30家,总投资额5720万元,其中吸收外资699万美元,已投产企业21家,总产值2906.8万元,居闽东地区之首。  相似文献   

6.
倪丽娟  周彦 《浙商》2005,(12):59-60
纺织行业洗牌大战随着欧盟反倾销和美国“特保”的步步紧逼,已经悄无声息,但是轰轰烈烈的新的历练也开始了。有些企业正在死去,有些企业已经死去,有些企业被兼并,有些企业正在重组……在此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里,谁能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孙力 《糖烟酒周刊》2006,(18):55-57
达利的品牌战是从2002年开始的,短短三年时间,达利旗下三大品牌“达利园”、“可比克”、“好吃点”迅速崛起,并带动了福建泉州食品企业的重新定位,“休闲”已成为泉州食品的主流格调。  相似文献   

8.
刘凤军 《广告导报》2005,(7):109-109
经过多年的市场磨砺,中国企业的品牌观念已经快速建立起来,品牌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也已为绝大多数企业所接受,“名牌”已经开始向“品牌”演化,品牌的作用已经成为大众消费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企业并购重组给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活力,在此影响下,我国的企业也开始了大规模并购重组活动,纷纷造大船,争造自己的“航空母舰”。企业的并购重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扩大企业的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  相似文献   

10.
艾育荣 《广告大观》2006,(7S):62-64
“今年你评了没有?”,一个大型企业高层沙龙上,老板们这样互相地问候着。“评”不是评奖,而是品牌评估。三年前的中国,品牌评估还只是少数企业的事情。而从04年开始,品牌评估的概念已经走进了中国市场,走进了千万家中国企业。而这一转变,源自于一张《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品牌百强》排行榜,中国企业海尔赫然在列,名列95。  相似文献   

11.
郑常辉 《现代商业》2014,(8):114-115
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以及信息化不断深化的今天,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革新,传统的“生产型”成本管理开始向“市场型”转变,传统内部成本管理开始向战略成本管理方向转变,以价值链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方法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新理论新方法都推动了铁路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向一个更高层次更广范围的方向发展。本文基于此对铁路企业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趋势进行分析的。  相似文献   

12.
庄林 《商业文化》2005,(12):19-23
企业在社会中发展,重视社会责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2000年以后,一场CSR(即“企业社会责任”)评估和审核风暴正悄然席卷中国。大多数欧美跨国企业都开始对中国供应商实施CSR机制。对于中国企业尤其是具有优势的某些制造类企业来说,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事实上是无法回避的生存环境。然而,中国企业的CSR理念却非常薄弱。  相似文献   

13.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民族品牌展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特别是近几年一些民族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出色表现,让国人信心十足,但同时也让一些国际强势品牌开始“过分地关注”本土企业。所谓“过分的关注”是因为洋品牌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对民族品牌实施打压,给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带来莫大的阻力。  相似文献   

14.
汪建根 《浙商》2011,(7):99-99
“关照小事,成就大事”。企业管理也应由“小”开始,发掘出小、把握好小、处理好小、组合好小,企业管理想成就之“大”便在脚下。  相似文献   

15.
陈率 《浙商》2010,(7):105-106
从企业内部“提倡”办公室恋情开始,南方寝饰将“喜”文化由内而外打造,最终全面征服消费者。  相似文献   

16.
[编按]一个因内外交困而被迫停产的化肥企业,在调整了领导班子后,向外争取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帮助,向内调动员工的爱厂爱岗热情,终于恢复了生产,并开始走出困境。“湘氮”发生的巨变,反映的是个“老道理”:企业脱困,关键要有一个好班子。  相似文献   

17.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创出新低,破“8”,破“7”,在两者汇率进入“6时代”之时,中国的外贸出口企业,尤其是那些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企业,他们将会面临怎样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第一个落户锡城的中外合资物流项目、第一家登陆无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一批率先抢滩“太湖明珠”的国内物流业巨头……这些注入无锡物流业的新兴元素,2004年伊始开始进入正式运行阶段,紧随其后一个个蓄势待发的现代物流企业,使得2004年成为无锡现代物流业真正意义上的“运行元年”,物流提速发展之举也为无锡经济增长增添了新动能。  相似文献   

19.
低成本、短平快的广告,“高空轰炸模式”成为部分加盟连锁企业开始运作的杀手锏,短时间内可以取得短暂的辉煌成果,但也有不走运的,开始就阴沟翻船,总之,企业的发展好不过三年,有的甚至连一年也不过关,这时开始分析产品,分析媒体、分析……但是绕来绕去,最终还是逃不过被淘汰的结局。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20.
樊力 《销售与管理》2009,(11):49-51
是什么让一家以邮购目录起家的零售企业,在行业寒冬里逆势增长?当雅戈尔、美特斯·邦威等众多传统服装企业开始对电子商务趋之若骛时,它又为何选择以三年内开两千家实体店的速度,南“轻”变“重”,逆流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