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粮食产销利益失衡问题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区和粮食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使得长期粮食安全供给保障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构建一个全新的粮食产销利益协调机制,提高粮食主产区和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新的利益协调机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调控为主体,具体内容包括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协调机制、主产区政府和主销区政府之间利益协调机制以及中央政府对主产区政府和主销区政府利益调控。  相似文献   

2.
提高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问题和战略问题,也事关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的发展和粮食主销区的粮食供给。为此,必须构建提高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的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国家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战略规划,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区域福利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珊珊 《经济问题》2015,(2):114-119
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失衡问题一直备受各界关注。利用1978~2011年粮食价格、产量、消费量等方面数据,在对主产区和主销区粮食价格和相关参数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麦诺特粮食价格福利效应模型考察粮价波动作用下主产区和主销区的福利差异及其机理。结果表明:1978~2011年间,粮食主产区总福利年均变化值为0.513%,大于主销区总福利年均变化值-0.008%;主产区总福利改善了16.923%,主销区总福利恶化了-0.262%。粮食价格波动促使主产区的总福利得到改善,主销区的总福利恶化。最后提出在粮食价格波动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产销区各自资源禀赋优势,加强产销区的利益协调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粮食主产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主体,但其经济发展水平与粮食主销区存在明显差距.本文比较河南省和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差距,并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人均粮食产量对人均财政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较大,提出应建立更加有效的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利益平衡机制,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主销区浙江、福建等省经国务院同意,已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试点改革.现在国务院作出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在主销区试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而粮食主产区继续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之外的粮食产销平衡省(区),可按照省长负责制的要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粮食购销政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粮食工作形势的变化以及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给我国粮食产销带来挑战所做出的重大决策,为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加强粮食市场管理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主产区的演变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粮食主产区面临区域经济滞后、粮食流通体系不顺畅、土地经营规模小、粮农种粮行为的工业化效应凸显等问题。实现粮食主产区可持续发展,必须引导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强化中央政府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与保护;协调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的关系;确定粮食主产区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特征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粮食主产区的地位明显上升,主销区的地位显著下降;粮食生产重心持续北移;主要粮食品种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本文认为,水土资源的矛盾分布、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重心的区域矛盾以及粮食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和潜在生产能力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区域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产粮大县、进一步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改善平衡区生产条件和加快粮食流通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稳中求进”是我国2012年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基调,在物价、增长和结构问题的平衡中,2011年放在首位的“控物价”被“稳增长”所取代,特别是“限价令”这种行政性质的调控手段将很可能不再延续。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强调,要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包括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力度等政策,这些都对粮食市场构成利多效应。  相似文献   

9.
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责任不同于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粮食安全责任。必须实施积极的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责任国家战略,协同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履行国家关于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洪湖市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全国商品粮、商品棉生产基地县(市)之一,曾经为国家作出过很大贡献。近年来,由于多方面原因,洪湖市粮食企业出现了销售不畅,压库严重的问题,制约了粮食企业的改革。 一、原因分析 1、粮食收购的政策性和粮食销售的市场性,使得粮食库存年年积压,导致库存综合成本过高是粮食销售不畅的根本原因。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国家一直要求粮食企业敞开收购农民生产的粮食,且收购价格定得较高。而粮食销售则要求粮食企业走向市场销售,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情况。 2、粮食市场持续疲软,价格持续下滑是销售不畅的关键原因。自1998年4月以来,国务院提出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三项政策”,其中顺价销售是关键。但是自1998年以来,粮食市场一直低迷不振,价格持续下滑,粮食无法达到顺价销售。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是全国粮食主销区。粮食市场放开后,粮食安全问题更加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建立粮食安全体系尤为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5,(12)
黑龙江省为国内粮食产量第一大省,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供应与储备安全的重要使命,作为国家粮食生产的核心地区需重点发展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然而,现行的用于粮食补偿的政策存在着补偿标准不合理、补偿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区域经济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从粮食利益补偿机制的补偿主体和客体、补偿范围、补偿方式、补偿标准、补偿资金来源、补偿机制的运行等方面出发探索适合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尤为重要,是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199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粮食总量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市场粮价下跌的情况,从保护农民利益、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大局出发,实施了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的粮改精神,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较好地保护了农民利益。据统计,1998-2000粮食年度,国家粮食收购总量分别为1931亿斤、2561亿斤和2339亿斤,平均每年2277公斤。这对于防止市场价过度下跌,稳定农民收入,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起到了关键作用。二是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推动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1999年以来,通过不断完善政策结构的调整。1999年以来,通过 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如逐步缩小粮食收购保护价范围、实行优价、拓宽收购渠道,推进粮食产区和销区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使粮食主销区进一步发展效益农业,粮食主产区进一步发挥种粮优势,促进粮食区域布局调整和粮食品种优质化,有效地引导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2高速。三是增强了国家粮食调控能力,为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央和省两级粮食储备体系不断完善,粮食市场不因自然灾害出现大的波动,始终保持稳定。这几年我们之所以能够有效抵御亚洲金融风波的冲击,成功地实行扩大内需的各项方针政策,在生态脆弱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草),城镇低收入价层尤其是下岗职工的生活水平比较稳定,国有企业改革顺利进行,都是与我们有比较充足的粮食分不开的。四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进展,初步扭转了企业大量亏损的局面。据对24个省(区、市)的调查统计,1998年以来国有粮食购销分流富余人员85.9万人,减员增效工作迈出较大步伐。1999年全国国有粮食购销比1998年减亏256亿元,2000年又比上年减亏18亿元。同时,粮食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保证粮食收购资金及时足额供应,从根本上解决了给农民“打白条”的问题,挤占挪用收购资金的现象也得到有效遏制。总起来看,前一时期的改革,对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进行了有益的,积极了丰富的经验,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了有利的条件。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是符合实际的,是完全正确的。如果没有“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实施,就不会有今天的好形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6—2020年省级农业发展数据,综合运用改进后的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测算了全国及粮食功能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差异程度,并进一步从一级指标入手,分析了引起区域差异产生和波动的原因。结果表明:(1)三大粮食功能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均保持上升趋势,按水平由大到小依次为“主销区、主产区、平衡区”。(2)三大粮食功能区存在区域差异,区域间的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区域内差异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动。(3)主销区内部差异波动与产业升级指标相关,主产区内部差异波动主要受产出高效和产业升级指标影响,平衡区内部差异波动源于产业升级指标中的追赶效应。(4)区域间差异主要源自产业升级指标,成果共享指标也起到部分影响作用,三大区域各具发展短板。因此,为提升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均衡性,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以水平最低的平衡区为发力点,以产业升级指标为抓手,以各区域发展短板为突破,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5.
粮食主产区是中国粮食生产的主体,对于实现全国粮食的总量平衡和区域平衡,保证粮食市场的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中国粮食主产区,保证粮食安全与促进农民增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从决策者的视角出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率为着手点,形成一套解决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系统方案,探索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价格调控政策应确保粮食的长期基本自给,稳定粮食市场,有效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完善粮食价格调控政策应遵循三个原则: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实施宏观调控,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相统一,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完善粮食价格调控政策的重点是: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健全储备粮的吞吐调节机制,实施"宽进严出"的粮食对外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在目前很多省份受产业效益的驱动,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受到严重削弱的情况下,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粮食生产做为头等大事来抓,先后出台了“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夯实了农业基础,保障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0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要较大幅度提高2009年生产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2009年1月2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网站上又有这样一条头条新闻:考虑到去年以来粮食生产成本上升较多,为保护农民利益,保持粮食市场价格合理水平,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国家决定2009年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大幅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的落实,粮食主产区粮食库存也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粮食市场不景气,顺价销售困难,粮食压库严重,粮食陈化变质,经营风险日益增大。笔者认为,要解决粮食生产区粮食陈化问题,加强监督管理,解决好企业亏损和财政挂帐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启湘  韩松 《经济经纬》2005,(2):102-104
加入WTO,我国的粮食流通领域必须遵照多边协议的要求,按既定的进程对外开放。然而历次的改革表明。由于国家的粮食流通政策变动频繁,流通与生产、消费等环节难以形成稳定的经济联系,以致流通中的利益分配不合理,并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粮食市场的供求矛盾。粮食流通业的弱质性决定了粮食流通利益损失的必然性。我们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粮食流通利益损失,实现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