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嘉兴市从2004年提出实施城乡就业一体化战略,确定了统一就业政策、统一人力资源市场、统一就业服务制度、统一用工管理、统一社保体系等“五个统一”的目标和工作措施。至2008年底,全市实现新增就业岗位23.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30多万人,转移就业22.9万人,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比例下降到18%,占社会从业比例7.2%。  相似文献   

2.
信息广角     
我国稻种走向品牌化据新华社消息,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使越来越多的中国农民“洗脚上田”,农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中所占比重在迅速下降,平均每年下降达0.9个百分点。来自中国权威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1979年至2001年的22年间,中国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增加3亿人,其中农业、工业、服务业分别增加7012万人、9453万人和约1.4亿人。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幅度下降,由1978年占绝对优势的70.5%下降到2001年的50.1%。越来越多的农民﹃洗脚上田﹄农村税改不宜只按土地面积计征据《中国信息报…  相似文献   

3.
特色旅游村建设,能使农民“足不出户就业创业、经营山水增收致富”,正在我县蓬勃发展,成效明显。2009年全县8个特色旅游村累计接待游客35万人,经营收入1265万元农家乐直接从业人员有600余人,间接从业人员在3000人左右。其中,仅管头村就接待游客达10万余人次,营业收入达5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4.
资讯     
乡村人口超7亿本刊讯国家统计局发布2008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结果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城镇人口超过6亿,城镇人口比重继续提高,但人口城镇化速度减缓。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达6066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5.68%,比2007年增加1288万人,乡村人口为72135万人,比2007年减少615万人。乡村人口超7亿  相似文献   

5.
1.1998年我国国有企业就业形势(1)“九五”期间我国要全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企业与员工之间双向选择的劳动合同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必然使企业将更多的富余人员推向社会,隐性失业正性化的趋势日趋明显。(2)1998年在全部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有34地769万人,占50.5%;从事第二产业的有1618O万人,占23.5%;而从事第三产业的有17901万人,占260。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断增加,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逐年下降,而第一产业继续向二、i产业转移劳动力…  相似文献   

6.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把发展社队企业即非农产业提到了全党的议事日程,拉开了农村企业异军突起的序幕。到1990年底,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9200万人,总产值达9500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0年24%上升到60%,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7.8%提高到25%;出口产品交货总额近500亿元,占全国出口产品  相似文献   

7.
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一季度全国乡镇企业工业增速回落明显,效益下降,下降较为明显的有煤炭、冶金、家具、化工、工艺品、纺织等行业。受金融危机和产业政策调整影响,到2008年底,全国共有15万家乡镇企业关停,14万多个体户关闭,减员约320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2%。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师宗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1993年,全县有个体工商户2818户,从业人员3875人,注册资金1095万元,到1995年底,实有个体工商户4429户,从业人员8853人,注册资金3108万元,分别吡1993年增长57.2%、128.5%和183.8%;1993年,全县有私营企业4户,从业人员36人,注册资金56万元,到1995年底,私营的企业发展到19户,从业人员360人,注册资金229.5万元,分别比1993年增长375%、900%和310%。  相似文献   

9.
一、坚持面向市场,第三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1.“三产”总量稳定增长。2000年泰兴市实现“三产”增加值36.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5%,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其中乡镇完成“三产”增加值28.54亿元,市级部门完成三产增加值8.26亿元,乡镇“三产”实绩比上年增长15.64%。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亿元,同比增长9.8%。至去年底,全市“三产”从业人员累计达到21.83万人,比年初将增8300人,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达到40.56%。  相似文献   

10.
2004年,玉溪农业人口171.73万人,农村从业人员107.48万人,其中:自发和有组织地转移到二、三产业24.46万人,比上年增0.45万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22.75%;从事第一产业83.02万人,若按每人每年耕种2.5亩计算,玉溪农业只需65.54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为17.48万人。有39个基地承担了培训任务,7个县区承担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当年共培训农民14000人,经培训实现就业13379人,占培训人数的95.56%。  相似文献   

11.
安徽芜湖市郊区农村信用社紧紧围绕扭亏增盈这一中心,把清收盘活不良贷款作为“化解风险、提高效益”的重点工作来抓,采取约束与激励并重的方法,千方百计清收盘活沉淀贷款,取得了明显成效。至2002年6月末,全辖不良贷款绝对额比2000年底下降3300万元,不良贷款比例比2000年底下降23.33个百分点,圆满实现了不良贷款“双降”目标。不良贷款余额大幅下降和新增贷款质量明显提高,直接提升了盈利能力。2001年,该联社及所辖11个信用社一举实现社社盈余,利润总额达135.7万元,同比减亏增盈364.8万元…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的规模、结构。2002年本市农村从业人员168.71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2.32万人,增长了1.39%。从性别上看,男从业人员为92.20万人,女从业人员为76.51万人,分别占54.7%和45.3%。从行业看,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为80.28万人;从事第二生产的为51.88万人。其中工业为40.09万人;从事第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的相关的调查显示,200年以来,私营企业数量有了明显增长。2003年底私营企业达到300.55万户,比2001年增加97.7万户,增长48.16%。从业人员由1993年底的372万人增加到2003年底的4299万人,增长了近12倍年均增长27.72%;私营企业产值由198年的422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20083亿元,增长了48倍,年均增长47.15%私营企业经营规模继续扩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3年私营企业注册资本亿元以上的有1156户,比2002年同期增加498户。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我国家族私营企业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经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国个体工商户户数、人数以每年7—8%的速度迅速发展,1993年个体工商户户数、人数增长速度上升为15%、19%;私营企业户数和从业人员分别比1992年底增长70.4%和60.7%,到今年第一季度未,全国私营企业已发展到27.14万户,从业人员420.67万人,注册资金达810.05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为什么在五十年代曾被“利用、限制、改造”和六七十年代被作为“资本主义尾巴”砍掉的个体私营经济,在短短的十多年间得以如此迅速的发展,这确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83年底止,全国(缺西藏,下同)共有个体工商业590.1万户,从业人员746.5万人。比1982年户数增加326.5万户,增长123.9%;从业人员增加426.7万人,增长133.4%。其中:城镇个体工商业1983年达到170.6万户、208.6万人,分别比1982年增加57.4万户、72.8万人,增长50.7%和53.6%,城镇个体工商业户的人员构成比例也逐年发生变化。待业青年1981年占城镇个体工商业总数的23.5%,1982年占26.7%,1983年占28.3%(北京占45.1%,  相似文献   

16.
到2002年底止,丽江地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了21532户,从业人员25339人,注册资金20177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4.5%,19.2%和16.6%;私营企业发展到479户,从业人员5884人,注册资金73370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9.5%。22.1%和61.1%。全区个体私营企业共实现工业生产总值17154万元,销售总额或营业收入55479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490万元。  相似文献   

17.
到2001年底,保山市隆阳区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13837户,从业人员29494人.营业总收入达50826万元,注册资金8283万元。与1995年相比:个体工商户增长52.71%,从业人员增长1.62倍,营业收入增长1.95倍o2001.年底私营企业已达205户,从业人员2379人,营业收入33779万元,  相似文献   

18.
进入90年代以来,湖北省以立足农业农村、就地就近转移为主要途径,以突破性发展多种经营、突破性发展乡镇企业为主要措施,狠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取得显著成效。据调查,截至1998年底,全省共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800多万人,相当于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其中,进入乡镇企业就业的300万人,稳定转入多种经营的300万人,新增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转向其他就业领域的约200万人。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是“三多三少”:在农业内部就业的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少;在农村内部就业…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保部”)部长尹蔚民近日称,明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是900万人,比2008年目标减少100万人。人保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日前表示,明年劳动力供大的矛盾加剧,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人。  相似文献   

20.
一、个体私营经济是振兴广西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我区各级党政领导解放思想,大力扶持个体私营经济,使之不断发展壮大。截止1997年底,全区个体工商户达89万户,从业人员127万人,分别比1992年增长40.28%和47.86%;私营企业1.1万户,从业人员16.4万人,分别比1992年增长4.3倍和2.7倍。个体私营经济在全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作用日益明显,已成为振兴广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我区的经济实力。个体私营经济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