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六年前,因为本刊一位编辑的提议,诞生了今天的“依苹热线”。如今,六年过去了。在依苹与你同行的这2100多个日日夜夜,依苹感受到的是你深厚的情谊——那一封封倾诉心声的来信,那一声声情真意切的问候,那一首首坦露心迹的诗歌,那一段段催人泪下的人生故事。这一切,令我既自豪又深感责任重大。依苹热线能够得到这么多朋友的关心与支持,说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作为主持人,我感到无比自豪。而每当  相似文献   

2.
依苹热线     
写在前面的话今年是创业者杂志创刊20周年,也是依苹热线开通1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依苹眼前浮动着的是一些本栏目读者非常熟悉的名字,由于他们一贯的支持,依苹热线才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读者与作者,正是由于这种热爱与支持,依苹热线才走到今天,才会获得这么多读者特别是打工者的信任。作为纪念,本期依苹热线发表了一些本栏目老朋友的作品,如许强,如罗德远,如郑小琼,以表谢意。由于篇幅所限,不可以发表更多老朋友的作品,还请大家理解,但依苹将在今后的几期中,适当照顾老朋友的作品。——依苹  相似文献   

3.
依苹热线     
父亲用扁担挑呀,挑呀,挑走我们生活中成堆成堆的愁云带来大片大片的阳光压弯了的扁担象一座拱桥架设在人生坑坑洼洼的路上也架设在我的心中(诗友信箱第24辑;龙建兵朋友这是第二次给依苹热线写来诗作了,与其第一次寄来的东西相比,他的这首“桥”读来颇有点诗意,依苹尤其欣赏其中的“压弯了的扁  相似文献   

4.
误会     
(诗友信箱第12辑:看到“吴泓”这个名字,依苹不由忆起了那些过往已久的日子。那时,酷爱写作的他第一次写信到依苹热线,是为了帮助一位漂泊的女孩。现在,那个女孩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不知她过得好不好?快不快乐?……也许人生的每一场相遇都是一场误会,那又何必在意呢?!地址:广东揭阳市区榕华大  相似文献   

5.
写在前面的话4月,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也是一个诗情勃发的季节。在依苹热线开设的近五年的时间里,依苹收到了许多朋友的诗稿,虽然大多数的依苹热线刊发了些打工诗篇,但还是有很多朋友的诗作无法与读者见面,因此,本期的依苹热线特别刊出“打工诗札专辑”。对于诗作的选择,依苹依然按照以前的标准,即不唯美,有意境即可;不唯新,感受独特即可。  相似文献   

6.
陆雪 《上海质量》2004,(1):73-74
2004年的《上海质量》杂志,增加了“互动空间”栏目——为的是更多地与读者互动,听取读者意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办出一份好刊物。开栏第一篇,我们的读者陆雪老师写来了第一篇“读者评刊”。也许是出于对我们的爱护和鼓励,陆雪老师将笔墨更多地花在了“令读者喜欢”的上面,这使我们感到汗颜。但我们还是清醒地感觉到,陆雪老师最后一段“不过,话又要说回来”,是最具份量的。是的,陆雪老师短短几行字的批评,正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此,我们要告诉读者,2004年《上海质量》杂志的栏目已经作了调整,而且每一个栏目都有了“栏目主持人”。对哪一个栏目满意、不满意,都找得到“责任人”了。我们将不断听取读者意见,并根据读者的意见,不断地改进。《互动空间》是我们的,更是读者的。欢迎每一位读者来信、来函、来电“互动”。  相似文献   

7.
原“马律师信箱”栏目深受读者欢迎,为了进一步主动为读者提供服务,从今年起改为“法律援助”,通过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提高维权意识和能力。同时,欢迎读者提供案例,由律师给予分析和指点。  相似文献   

8.
还在上个世纪,8年前,依苹热线(时为“相会在工余”)正式开栏,到这一期,已经整整一百期了。在这不算长的时间里,依苹认识了不少可爱、可敬的打工兄弟姐妹们,没有他们对依苹热线的支持与鼓励,依苹热线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  相似文献   

9.
肖斌信箱     
肖斌信箱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民政局吕亘民读者来信问及以下几个问题:1.本刊“专利技术“栏目中介绍的技术信息是否系收费广告?请读者明鉴:本刊至今为止没有刊登过任何广告(收费及不收费的)。我们介绍的经济技术信息是编辑从有关部门采集来的,仅供读者参考。2.你...  相似文献   

10.
各位读者: 你们好!本刊新现代企业论坛已经启动。本次论坛就是想找咱们各企业的精英,一起讨论我们的未来,给有见地的各界人士提供一个相互求证的方寸之地,共同来关注现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思想本无定式,畅所欲言。 我这个小小的主持人,其实就是想开门迎客,发刊词原本是想抛砖引玉。不过,诸位眼中看也许就是一片难称其“砖”的小瓦砾,咱就全当是“请柬”了,高兴的是今天来做客的二位如约而至,非常感谢! 栏目编辑:巴特 荣灌臻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编者的话 随着我们杂志和本栏目的不断发展,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对《当代经理人》的关注已从形式、风格转向对内容的思考。《当代经理人》2001年第2、3期合刊发行以来,其中《张朝阳 纳斯达克的“孤儿”》、《张跃访谈录》、《从小餐馆到大品牌》等几篇文章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关注。各种不同意见的读者反馈涌满了我们的信箱。做为本栏目的编辑,我再次真诚地感谢广大热心读者,同时也会努力把栏目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2.
魏婉玲,1995年10月进入平安保险公司广州公司,现在是该公司第11营业部的一位主任,业绩优秀,最近入选该公司的“寿险精英会”。本刊曾经在1996年6月号《成功,在最后一次拜访时》一文中曾作过较为详尽的介绍。下面是本刊“依苹热线”主持人依萍对她所做的访问。也许在大都市的繁华与喧嚣中,魏婉玲只是一张普通的城市脸谱。但作为一个执着的创业者,作为一个忙碌的职业女性,她也有个性的一面,有她生  相似文献   

13.
马宁  李滨 《监督与选择》2010,(4):154-155
在一个汽车编辑眼里,“汽车”和“服务”交集的最好代表是谁?脑海里第一个出现的是雷克萨斯。所以在最初拿到这个栏目时,我决定去找—个鲜活的案例,而不是泛泛而谈,即使这样会招致读者无端的猜测。  相似文献   

14.
依苹热线     
依苹姐:我是依苹热线的忠实读者,也早已把您当作忠实的朋友,您愿意听一听我的故事吗?我是一个来自梅州的多愁善感的女孩,1996年正月,我来到广州去打工,给表姐家做保姆,一份在我看来并不喜欢的工作,虽然如此,我还是决定干这份工作,因为我想到广州读夜校。在广州,我认识了他——清华,他在那里帮我表姐开  相似文献   

15.
编读直通车     
从本期开始,编辑部开设“编读直通车”栏目,目的是奉行“指导工作,服务企业,面向社会”的开放性办刊方针,加强编者与读者、作者的沟通、交流,把读者的赞许、批评和建议,作为我们工作的动力,让《企业天地》真正成为一本企业界自己的杂志,让这本杂志伴随您搏击商海、创造企业人生一片新天地,展现您的聪明才智。此外,经本刊公布评刊员名单后,将获得赠阅 2001年的杂志,以示感谢。   我们将全力以赴,把《企业天地》办得更好,更受大家欢迎。   主持人:覃孟生   读者评刊选登   编辑同志,您们辛苦了 !我从报刊亭上认识了…  相似文献   

16.
甄律师信箱     
《数据》1995,(5)
甄律师信箱读者朋友,从本期开始,一个新的栏目─—甄律师信箱与您见面了。当今,我们正处在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也是一个法制的时代,要求人人应学法、守法;事事要从法、依法。我们通过这个栏自,以期创造一种良好而浓重的法制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进一步激发...  相似文献   

17.
日前欣闻本刊“多元化经营”栏目的主持人康荣平、柯银斌写出了一部新著———《企业多元化经营》 ,而且 ,由此还引出了一件新鲜事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为该书写了个序言。因为通常 ,为他人著作写序 ,是知名学者或政界名流的事。作为一个企业家特别是世界知名的企业家为一部书作序 ,确实并不多见。这确不多见的新鲜事或许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是中国的经济理论需要企业实践者特别是企业家的注释 ,二是中国的企业家需要符合实践轨迹的经济理论。在本期的《多元化经营》栏目中 ,我们把张瑞敏总裁所作的序言奉献给读者 ,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跟踪双周历     
从读者调查了解到,“质量见证——老用户实话实说”这个栏目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读者参与的热情比较高。负责这个栏目的小胡虽然是新来的年轻的编辑,可热情很高,调查时连本刊的同仁也不放过。这次调查洗发水,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仅看到两期(上半月刊)的“特别关注”栏目的文图,顿生一种“悦读”的快感,足见编辑老师打造品牌栏目的精致度。第一期的《谁忠诚谁》和第二期的《欢迎走进中国HR村》,都是维度难以掌控的大选题,容易做得大而空、杂而乱,高不上去、低不下来。但编辑们对各单体文章间的搭配组合调度得很有章法,满足了相关读者的需求。比如,《“第二种忠诚”的缺失》一文为“刺头”正名,所谓“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十年》一文向读者告知了“天下HR是一家”的社团效应,让作者“我”的渴求获得同业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20.
    
(诗友信箱第12辑,所有的好儿女都会记得母亲的恩和母亲的爱。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依苹特别刊出谭功才的《妈》,作为母亲节的献礼——愿所有远方的母亲都能感觉到异乡的牵挂,也愿所有的游子都感受到母亲的深厚的爱。非常感谢阿才的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