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色金属是现代民用工业、国防军事工业、航空航天工业中极具战略价值的基础原材料。有色金属工业是我国十大支柱产业之一,从2002年开始,我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的生产和消费量,稳居全球第一位。广东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大省,素以“有色金属之乡”、“稀有稀土金属之乡”著称。2008年全省有色金属采选、冶炼业和压延加工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933亿元,  相似文献   

2.
《经济视角》2012,(1):2-3
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成立于1959年3月,曾先后隶属于国家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2000年7月划归吉林省人民政府管理,更名为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铜工业的概况铜工业是有色金属工业的支柱行业 ,中国自建国以来 ,对发展铜工业一直是十分重视 ,将铜工业的发展放在各项工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位置。据有关部门资料统计 ,中国对铜工业的资金投入约占有色金属投资的 1 4 ,已形成矿山产铜能力 4 8.6万吨 ,铜熔炼能力 10 1  相似文献   

4.
中金岭南是1984年深圳成立特区之后,由全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广州分公司、深圳市有色金属工业公司组合成立的联合公司。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金公司成立之后也逐步的转型,现其业务涉及内外贸、进出口、工业技术开发、仓储运、财务金融、证券买卖、保税、期货、房地产开发经营、小汽车出租、珠宝加工等10多个领域。中国的第一个交易所深圳交易所就是中金所办。1997年中金联合公司改成中金实业,随后在深圳交易所上市,上市之后为增强公司实力,它选择了与当时的韶关岭南铅锌集团合并,重组之后更名为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中。中金岭南2007年的销售额达到100多亿,2008年200亿,2007年税后的利润12个亿。中金岭南的成功在于其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董事长张水鉴认为,这一叨归公于他们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市场、供应链联盟和企业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合约。文章在博弈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的基础上,从有色金属工业角度分析了这三种治理模式的不同:无论从成本还是从利润的角度看,供应链联盟都是有色金属工业最好的选择。因此,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应顺应时势,创造条件,建立有色金属供应链联盟,在全球性竞争中谋求发展与壮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维达  王海涛 《技术经济》2012,31(11):63-69,74
利用2006—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色金属工业的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静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生产效率整体偏低,受地方经济发达程度的影响较显著;整个行业的无效率主要来自于纯技术无效率,且行业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行业抵抗突发性经济危机的能力较脆弱;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效率的省际差异逐渐拉大,个别省份的生产效率极低。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进行的动态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0年期间,受技术进步这一主动力的影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生产率总体上处于上升状态;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两个因素的交相波动决定了整个行业的生产率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7.
产业的更迭     
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赛迪智库《2012年下半年世界工业走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指出,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世界工业不同领域继续呈现不均衡发展.以汽车、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等领域为代表的一批高增长行业引领世界工业发展快速复苏,而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持续低迷.我国工业发展的趋势与此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8.
陈峰 《经济师》2013,(8):241+244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节能任务繁重,要跟上全国节能发展的步伐,重要的是研究有色金属工业的特点,构建我国有色工业节能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采用专家调查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是其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何晓洁 《技术经济》2000,19(8):61-63
在经济增长的源泉中 ,除了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两大基本因素外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科技进步。我国有色金属生产的历史悠久 ,早在公元前 2 0 0 0多年 ,我国古代人民就掌握了冶炼金、银、铜、铅等金属的生产技术。但是 ,长期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 ,直到解放前仍只能生产几种有色金属 ,且产量低、质量差 ,生产技术落后。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重视各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以及对老技术、老设备的更新改造 ,使有色金属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吴江市七都镇从过去穷乡僻壤发展成为太湖之滨的一座新兴城镇,令人瞩目。这一巨变得力于经济的发展,更确切地说得力于乡镇工业的勃兴。 一、调整经济结构,坚持三个为主 一是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改革开放之初,七都镇全年工业产值不足千万,利润不满百万,农民生活主要依赖农副业生产。为了尽快摆脱传统农业乡镇的落后容貌,七都镇从1985年起,几任领导都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工业上。至1998年,全镇工业产值达到24亿元,形成了通信电缆、轻纺丝绸、有色金属、机械电子  相似文献   

11.
湖南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及其地域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南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及其地域开发研究谢炳庚,李晓青(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长沙410081)有色金属矿产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乃至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湖南素称“有色金属之乡”、有色金属矿产种类多样、储量丰富、在全国占有极为...  相似文献   

12.
《新经济》2009,(4):12-12
据中央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期为2009-2011年。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产业迅速发展,在技术进步、改善品种质量、淘汰落后产能、开发利用境外资源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生产和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国。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766亿元,占全国GDP的1.9%,直接从事有色金属生产的就业人数300万人。  相似文献   

13.
近日,工信部发布《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在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096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矿产资源和精深加工新材料项目。  相似文献   

14.
钱华盛在《广东有色金属工业——过去·现在·未来》一文中,概述了广东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最后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1.珍惜本省的地质资源;2.通过加工增值,进一步发挥本省的资源优势;3.采取多种途径,提高本省铜铝的自产水平;4.通过国际交换,达到以余换缺,以少换多的目的等等。  相似文献   

15.
比利时的有色金属工业起源于十九世纪初。当时列日的化学家杜尼(J.J.Dony)发明了锌的工业化生产方法。此法推广到了世界其他国家,同时也在比利时Meuse地区建起了一批工厂。此后,前比属刚果(现扎伊尔)在比统治下有色金属采矿业的发展,特别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经过解放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但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组织旧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勘探、采矿、选矿、冶炼与深加工企业联系松散,  相似文献   

17.
入世后中国的有色金属工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维护产业安全已成为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文章在分析当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建立基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战略联盟是提升有色金属产业国际竞争力、维护其产业安全的有效手段,并探讨了建立有色金属战略联盟的优势、条件、应注意事项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西部12省区新开工项目投资总额同比增长898%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2月7日召开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初步统计,2011年十种有色金属铜、铝、铅、锌、镍、锡、锑、镁、海绵钛、汞产量达到3438万吨,同比增长98%;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700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西部12省区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到全国比重接近五成。  相似文献   

19.
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稀有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诞生于1950年,作为国防工业原材料基地曾经有着十分辉煌的历史,为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提供了重要的稀有金属。曾经辉煌的矿山,因资源枯竭及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度不适应等原因,历经了坎坷的破产倒闭重组之路。做好企业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矿区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如何在重组后合理化解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如何做好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为企业营造健康和谐的发展环境,笔者就结合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稀有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破产重组的实例,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0.
促进有色金属产业集聚是提升贵州省有色金属产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因而准确测度和把握有色金属产业集聚与贵州有色金属产业竞争力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文章把贵州省放在西部九省中进行对比分析,选取区位熵反映有色金属产业集聚度,选择企业数量区位熵反映矿产资源产业区域集聚度,选取产业产值区位熵反映有色金属产业经济集聚度,而有色金属产业竞争力则选取产值利润率借以反映。具体实证数据均来源于西部9个省份的2013统计年鉴与2013年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通过实证研究认为贵州省有色金属产业存在诸如区域集聚、经济集聚不足,产值利润率低下,产业集聚效应难以充分发挥等问题。最后提出提升贵州省有色金属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