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健 《科技转让集锦》2011,(21):220-220
中职院校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在学校学生科、团委等部门制定的学生总体工作方案的指引下,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带领班级学生,在班委的配合下有目的、有计划的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刘云峰 《北方经贸》2008,(4):133-134
以德治校的提出是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度重视,充分运用,发挥德的教育功能,使道德成为治理学校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法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源泉。以德治校必须要树立"德育"教育观,把德育落实到教学计划中,建立德育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具有人性关怀体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依法治校是党的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依法治校的实践困境;立足校情,多方面推进学校依法治校;全面推进依法建议与对策四个方面进行讨论,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4.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重要意义。创新基层治理、探索多元治理渠道,做到精治、共治、善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构建精治、共治、善治“三治共力”的基层治理体系,在基层治理中形成以精治为治理手段,以共治为治理途径,以善治为目标的内在关联。并且在治理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夯实组织体系,坚持提高数字化水平推进智慧治理,坚持基层多元化共同治理,赋予基层治理新的活力效能,更好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主体的全面联系、联动,达到“1+1+1>3”的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5.
班风,顾名思义班级的风气、氛围,表现为一个班级多数同学在思想、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中具有稳定性的共同倾向。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互联网发展的快速化,高校学生思想意识多元化的特征愈发明显地呈现出来,基于此需要探索新的途径进行班风建设,使其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切实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实现高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服务于社会。传统高校班风建设存在问题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参与,主体意识淡薄,缺乏参与性与积极性。传统的高校班风建设一般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由班主任或辅导教师作为主要负责人及发起人,组织学生根据国家及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班级规划,借此指导并约束学生行为,从而实现打造班风的目的。这一做法不仅忽略了学生这一班风建设主体的参与性,而且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存在,导致班级规划形同虚设,班风无法形成。  相似文献   

6.
高校班级量化考评体系的构建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是考评各年级班级的重要指标,是推进班级班风、学风建设的有力保障。高校班级量化考评体系的构建要明确考评原则、量化标准和数据依托,用公平、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考评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使高校学生形成自觉遵守、积极行动的正面效应,最终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班级的良好建设。  相似文献   

7.
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层单位,是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化和人才成长的摇篮。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建设者和领导者,对于贯彻执行学校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我感到责任大、压力大。认为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着自己的形象,更是代表着教师的群体形象。自己做事、考虑问题一定要从学校的整体利益出发,坚持以大局为重,围绕学校工作大局的前提下做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层单位,是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化和人才成长的摇篮。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建设者和领导者,对于贯彻执行学校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我感到责任大、压力大。认为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着自己的形象,更是代表着教师的群体形象。自己做事、考虑问题一定要从学校的整体利益出发,坚持以大局为重,围绕学校工作大局的前提下做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9.
孟明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2):218-219
论述了创建学校文化,以优秀的学校文化来治校对于中小学阶段学校的必要性,指出创建优秀的学校文化并以此来实施学校治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对于学校文化的理解,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学校实践中都存在差异,因此就如何创建学校学校文化和如何实现以文化治理学校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推进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共建共治共享”是我们党在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最新成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着眼于社会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规划部署,创新提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治理,开辟了“中国之治”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翟秋阳  王达梅 《品牌》2013,(10):20-21
高校依法治校是为了适应国家法治发展的需要,但它不是高校依法治校的逻辑起点,高校依法治校的逻辑起点是大学使命和理念"。巧治校"理论将依法治校和大学使命与理念融合起来,它要求依法治校过程中处理好各种规则的"硬约束"和"软约束"之间的度,对高校事务进行硬性管理和软性管理的细分,制定出依法治校的理性规则,从而既推进依法治校发展,又有助于实现大学使命和践行大学理念。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校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由之路,对于推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民办高校依法治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民办高校依法治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每学期学校都要组织学生进行水平测试,学校一般都会采用混合编班进行考试。虽然可以根据班级和学号对工作表进行排序,然后进行分析。但因为各班人数不同,且每次实考人数也不定,在统计时每次都要重新选定统计范围,这对统计工作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就从实战出发,在不破坏原始表,且不受各班学生人数影响的前提下,探讨如何利用EXCEL一次性制作统计分析表,做到一劳永逸,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4.
邓景瑞  邹月心 《商》2012,(4):83-83
在小学要搞好教育必须注重班级管理。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科任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人们常说,有怎样的班主任就有怎样的班级以及有怎样的学生。因此,在小学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必须得分析农村小学班级的现状,根据实际采取相关措施,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才能与时俱进,走上正规化、系统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陈率 《浙商》2012,(5):98-98
浙大求是精英班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自助性。班级名称是同学集体策划的,班级治理结构是大家商量设计的,生源是共同推荐的,班务活动是自己安排的……  相似文献   

16.
李芬 《北方经贸》2013,(2):136+138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班主任管理过多和放任不管的情况,为改善班级管理,引入自我管理的方法至班级管理过程中,以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达到学生自我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班级民主管理模式:“法治”管理和班主任“一元化领导”的“人治”的比较,阐述“法治”的好处,民主管理主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李频 《现代商业》2013,(5):87-87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职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中职班级管理在中职教育发展当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职班级不仅是中职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还是中职学生实现个性发展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环境之一。中职班级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着中职班级教育功能的发挥以及中职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当今,中职班级管理、学生管理面临着种种窘况,对中职学生进行有效管理是中职学校面临的最大困惑,也是令许多中职教师觉得头疼的一个问题。若是在中职班级管理中引入企化化管理模式,有助于中职学校更好的为企业培养所需的人才。因此,中职班级管理的创新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中职学校就要加大企业化的创新工作,企业化创新管理工作不仅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同时更能提高中职班级管理的效度。对此,本文对中职班级管理企业化创新进行了如下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商》2015,(2)
本人结合多年来中职班级管理工作经验和目前班级学生现状,感受颇深,中职学校的学生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群体。他们学习习惯差,思想复杂,集体意识及纪律性观念单薄,性格孤僻,自卑感强,自制力差,这对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整个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因此做好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项很大的挑战。搞好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个人认为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双向结合。  相似文献   

20.
"情"与"法"的互动是打开班级管理之门的金钥匙.情(指情感教育)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能滋润学生的心田,能感化学生的心灵.但只有情,班级管理缺乏力度,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放纵.法(即班规)能使班级管理规范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能使班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但只有法,只能规范学生的行为,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灵,只能治表而不能治里.只有情与法的互动与交融,才能规范学生的言行,又能感化学生的心灵,达到表里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