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商》2015,(9)
《老人与海》是著名作家内斯特·海明威最著名的代表作,它从20世纪50年代被译到中国以来,一共出现了二十多个译本。而不同译本的翻译风格和翻译策略都有所不同。本文旨在图里翻译规范的指导下,对不同时期下对同一文本的不同译本进行比较。图里的翻译规范恰好可以解释不同时期下策略使用背后的成因,为译者们提供不同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2.
汉日翻译时,句子形式并非完全对应,有的原文是肯定形式译为日语时要转换为否定形式,也存在汉语是否定形式而对应的日语应该表达成肯定形式的情况。本文以汉日翻译过程中肯否定形式的转换为例,运用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分析对比这种转换背后汉语和日语表达方式和习惯的不同,说明汉日翻译时结构转换的必要性,探讨汉日翻译中对译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谭恺玥 《商》2014,(42):290-290
基于对《绿山墙的安妮》马爱农中译本的研究,本文试图探索儿童文学的翻译策略。总体来看,儿童文学翻译的语言应是简单、生动和富有韵律的。此外,口语惯用语与拟声词常用于加强目标文本的生动性,四字格与重叠结构则常用于丰富目标文本的韵律美感。  相似文献   

4.
《国宝档案》栏目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预设,并在跨文化交际和字幕英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译者在对文化预设的处理上可以从意义着手,结合字幕本身的局限性,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对文化预设采取保留、迁移或消解等方式,将《国宝档案》中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点,准确到位地传递出来.  相似文献   

5.
《商》2015,(9)
葛浩文翻译莫言的诸多作品都得到了中外的高度认可,《檀香刑》是葛浩文翻译的莫言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第二部作品,之前对中国语言文化知识的积淀、对莫言作品结构风格的把握以及对莫言思维空间跳跃的适应,让《檀香刑》语言措辞更成熟、风格更贴近原著。本文以纽马克核心翻译理论,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为指导,探讨葛浩文的《檀香刑》英译版本中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商》2015,(14)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国际合作持续发展。在这种趋势下,向世界各国宣传中国法律法规,对于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翻译美学角度,语言、超语言两个维度,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英译本,揭示翻译美学对法律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来春燕 《致富时代》2011,(12):143-144
翻译中不同策略选择是译者主体性体现之一,该文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探索译者为了实现最佳关联的传递,如何使用不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纪录片《一带一路》向世界讲述了中国历史、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中国要走向世界,文化也需要前进。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保持中国文化的特点,又要被其他国家的读者所理解,因此,文化负载词的合理且正确的翻译尤为重要。本研究基于文化翻译观,通过对纪录片《一带一路》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分析,一方面,探究文化负载词英译所传递的文化移植、文化替代、文化补偿等文化交流,从而实现翻译过程中文化功能上的对等。另一方面,通过探究文化负载词在文化翻译观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为跨文化交际传播中的翻译问题提供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诗歌翻译具有基本标准和最高标准,参考这两个标准对白居易叙事长诗《长恨歌》的两个译文从“音美”、“形似”、“意准”三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许渊冲的翻译作品从总体来看比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翻译更胜一筹,符合诗歌翻译的最高标准,为古诗翻译不可多得的佳品。  相似文献   

10.
楼静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5):202-203
《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英译本在传播汉语言文化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各项研究成果丰富。试图运用等效翻译理论,对霍克思和杨宪益两个译本中法律官职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探讨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王希 《中国报业》2022,(8):22-24
观察类真人秀节目这几年日渐成熟,从家庭相关的观察类节目,到最近两年较火的职场类节目都受到热捧。本文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指导,对江苏卫视热播综艺节目《闪闪发光的你》进行分析,探讨观察类真人秀节目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卫兴华  刘斌 《消费经济》2005,21(4):94-95
居民消费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和生产、分配、交换一起构成社会生产总过程,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主要环节。但是,改革开放前,居民消费问题在我国经济理论与实践中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在理论研究中,普遍认为居民消费属于个人行为,不具有社会属性,不属于经济关系范畴,因而没有纳人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学教学的范围;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赶超战略,重积累、轻消费,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而忽视了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事实上,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居民消费一直被看作是一切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消费不仅决定于生产,而且是生产的目的、动力和归宿,因此消费本身也对生产具有决定作用。马克思曾明确指出,“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  相似文献   

13.
晚报作为脱胎于传统机关报母体的新型报纸,以独具特色的市民定位和市场化经营模式,从一出世就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迅速占据了各地报业主流市场,成为传统报业市场的一支生力军。锺庆晚报》是全国第21家晚报,其发展几乎与我国晚报发展同步,见证了我国晚报的兴起、繁荣、竞争与改革。  相似文献   

14.
《一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性作家凯特·肖邦的经典短篇小说作品,故事情节也并不复杂,但其精妙的写作手法,独特的视角以及情节的转折,都足以令人回味无穷。文学,即人学,所有的文学作品、所有的小说都源于人的生活,但却又高于生活本身。从研究人的伦理哲学的角度入手,以伦理学的相关理论来剖析这篇经典短篇小说中女主人公马拉德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5.
凌子 《消费导刊》2010,(4):59-59
美国的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一经发表便引起学术界的一片赞叹之声。他利用各方资料所创造的新的理论长尾理论,为众多利基市场的小企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于是,接踵而来的便是各方对该理论的讨论与研究。而本文旨在从长尾理论与中介网站的关系入手,阐述笔者对《长尾理论》一书的理解,并最终给出关于如何更有效的为中小企业建立中介网络平台以创造更高的利基市场的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谢丽 《现代商贸工业》2022,(19):233-234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中,及物性系统是建构人类经验的语法系统,在词汇语法层面中得到表征。环境成分、参与者和小句过程一起配置为及物性小句,用来表征语言的经验功能。本文以《普洱茶》双语为语料,从及物性视角下对其进行探究,同时借助功能语法的知识,为理解汉英翻译的过程提供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经验主义哲学的认知语言学。将翻译看作是人们的一种认知活动。其显观认为,语言中信息的选择与安排是由信息的突出程度来决定的。由于不同的人对客观世界的识解方式不同,便使得原文与译文在传递信息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的侧重点。各种识解方式的转变都会对翻译过程中信息的重组带来巨大的影响。以认知语言学为背景。以Langacker的识解理论为基础,从详略度、主客观性和视角三个方面来分析,可以看出不同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其识解方式选择与转换上的差异给译文会带来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一世纪初翻译研究开始发生“社会学转向”,将翻译活动置于社会网络中进行考察,分析译者或译品与出版人或代理人及翻译市场的互动关系。著名翻译理论家切斯特曼提供了一套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实践分析方法,以期发现翻译实践的因果关系如何运作并影响翻译活动的发生、发展与完成。采用切斯特曼的翻译社会学思想(四因观、实践观和应用观)为理论视角,以译林出版社的《疫苗竞赛:人类对抗疾病的代价》(2020)一书的译介活动为个案,使用访谈的方法获得译者罗爽从事翻译实践活动的一手资料,考察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实践活动在社会网络中如何运作并在社会语境中完成建构,获得社会和读者的正面反馈。  相似文献   

19.
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重大历史事件系列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利用先进传播技术和“现场演绎+矩阵传播”的创新方式,实现了全媒体平台传播,对传统古籍保存与传播产生了巨大功效。本文探讨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造过程中的特殊价值与重要意义,为我国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制作传播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李佳 《广告导报》2008,(5):36-38
“我们并不是单纯的办报,而是用营销的策略来经营报纸”,《重庆晨报》执行总编张永才如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