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率政策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也是直接调剂和分配银行、企业、个人利益的重要工具。因此,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正确、合理执行贷款浮动利率政策,是商业银行赢得市场、增收创效的途径之一。2004年1月1日起,人总行决定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制定,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相似文献   

2.
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改善金融服务、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深入了解这一政策的实施效应,进一步提高政策执行效果,人行聊城市中心支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3.
王锋  王辉璐 《中国金融》2004,(22):33-33
2003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自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迈出了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我们对辖内部分金融机构现阶段贷款利率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商业银行在执行贷款利率浮动政策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积极贯彻执行国家的货币信贷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今年在加大对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支持力度的同时,又出台了贷款利率浮动政策。这些重要举措的目的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支持农村信用社增加农贷投量,解决农业资金短缺,加快农业发展,帮助农民和农村信用社增收,促进农村信  相似文献   

5.
6.
从2004年1月1日起,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进一步扩大;同年10月29日起,金融机构(城乡信用社除外)按商业化管理的贷款,其利率不再设定上限。城乡信用社最大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仍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了解县辖金融机构对该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如何,  相似文献   

7.
从2004年1月1日起,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进一步扩大,并将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进展。新的利率政策规定,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为基准利率的1.7倍,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9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为基准利率的2倍,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9倍。为了解其政策在县辖金融机构执行情况及政策效果,我们对东宁县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及城乡信用社执行利率浮动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一、基本情况(一)县级国有商业银行对贷款定价自主选择的…  相似文献   

8.
2005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各级人民银行认真贯彻国家利率政策,积极指导辖区金融机构制定、完善<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管理办法>,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水平变化平稳,本文对自治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情况调查结果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9.
10.
郑雄 《金融纵横》2004,(5):12-15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为了解贷款利率浮动政策出台后的实施效果及贷款平均利率变动情况,近期,人行扬州市中支在该市组织开展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对成都市贷款利率浮动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曦 《西南金融》2004,(9):12-14
自2004年1月1日起,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由[0.9,1.3]扩大到[0.9,1.7],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由[0.9,1.5]扩大到[0.9,2]。近期,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管部对成都市今年1—5月的利率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是辖内所有银行类金融机构,包括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9家股份  相似文献   

12.
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的差别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断放宽。继2004年1月1日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之后,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对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  相似文献   

13.
14.
黄宪 《西安金融》2004,(10):14-15
本文通过对2004年1月1日贷款利率浮动政策调整后吐鲁番地区金融机构利率水平的调查,对新的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和影响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从利率政策调整市场敏感度的角度,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符合基层实际的利率改革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本文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贷款的利率浮动效应,提出了政策执行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完善浮动利率改革提供了参考性思路.  相似文献   

16.
《西南金融》2003,(4):5-8
本通过对当前贷款利率的管理和浮动情况、利率风险状况、贷款利率政策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现阶段利率管理要顺应利率市场化和金融业发展的要求,放松利率管制,增加利率弹性,鼓励商业银行加强业务创新和利率风险管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0月29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除外)和存款利率下限放开,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入新阶段。为调查了解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影响,近期人行成都分行组织开展了专题调查。调查主要采取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和典型企业问卷调查方式。有关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后,一些农村信用联社将所有种类的贷款利率全部上浮到人行规定利率的2倍,既所有贷款利率全部“一浮到顶”,以6个月至1年期短期贷款利率为例,人行公布的贷款年利率为5.31%,农村信用社执行的利率标准是10.62%。7月份,根据“黑龙江省信合协会”要求,农村信用社又将农户贷款利率浮动幅度调整为基础利率的1.88倍,既执行年利率9.9828%。在执行贷款利率浮动政策时存在比例过高、方式简单、使用僵化的现象。“一浮到顶”的贷款利率标准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一是不利于支农货币政策的贯彻实施。年初,中央就农民增收下发…  相似文献   

19.
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中国人民银行从 2 0 0 4年 1月 1日起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这一政策在实际执行中效果如何 ?存在哪些问题 ?我们对辖内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积极意义 :为金融机构发挥资金效益提供了广阔空间  一、扩大了经营自主权。从调查统计的情况看 ,五家金融机构的各类贷款和各期限贷款均执行了浮动利率 ,贷款利率都在政府规定的浮动范围之内 ,总体水平适中。二、增加了盈利的可能性。在贷款增长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的情况下 ,实际利息收入同比增长 7 8% ,增加利息部分有 4 3 5%来自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尤其是中国人民银行于2004年10月29日放开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除外)和存款利率下限,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顺利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为了反映该项政策出台一年来的政策效应,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组织了一次关于扩大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对金融机构和企业影响的专题调查。该调查的范围包括吉林省内的所有金融机构和100户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