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刻论述,为我国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指明了方向。以盘活存量、优化结构为目标,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经营的有效体制和方式,对巩固国有经济地位,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继续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如何以深化广东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大力调整外经贸领域国有经济布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国有外经贸企业发展步伐,促进提高广东省一般贸易水平,是当前广东省外经贸工作中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有许多重大理论创新,其中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出的新思路就是一个重大创新。报告指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在坚持国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一精辟的论述.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和矛盾.会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进一步显露,需要不断探索研究、不断解决完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5.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制度创新的根本性措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带动全局,有极大的难度。1993年中央就提出了“产权清晰”的任务,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几经改革,但直到党的十六大系统地提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后,才把这项改革推进到了可实施  相似文献   

6.
一、开局之年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近一年来,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指导企业改革方面,我们着重抓了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把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确立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几年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有资产监管得到切实加强:各类国有资产监管的主体基本确立.中央、省和市三级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组织架构已经形成,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脱节的状况有所改变,国有资产出资人在企业内部不到位的现象得到改变。国有资产监管的法制建设得到加强,依法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8.
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艳利 《商业研究》2003,(24):148-151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完成工作任务和事业计划的物质基础。目前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仍存在管理机构设置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方式不科学、“非转经”活动的规范等问题 ,影响其效能发挥。以十六大报告战略性确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为背景 ,提出深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系统、完整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是加强有效管理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有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肯定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成绩,要求继续推进由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新型模式,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以此政策为导向,深入探讨我国各地实践的四种不同代表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随着十六大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方向的逐步确立,相关法规逐步出台,我国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已初具雏形,监管也初显成效,但是该体制仍存在诸多矛盾有待解决。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把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列为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八大任务之一,可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但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原因,人们偏重于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而忽略了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随着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比重的增加,其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如闲置积压、使用效率低下、产权混乱、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等。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转变观念、提高立法层次、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加强“非转经”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深化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在坚持国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一精辟的论述,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和矛盾,会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进一步显露,需要不断探索研究、不断解决完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5.
构架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十六大后进一步清晰的“三层架构、两级治理”的国资管理目标模式将成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崔利 《商》2012,(17):146-147
党的十六大把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作为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八大任务之一,充分说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始终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阻碍了体制改革的进程。有效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进体改革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林先正 《大经贸》2006,(10):92-93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划分和确定调控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基本制度体系,是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得到高速的发展,国有资产越来越雄厚,到2005年底,我国国有资产的存量有近十万亿元之巨,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近七万亿元,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中央和各地相继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代表政府对所属企业进行“人、财、物”统一管理,对国企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就现行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落实责任主体的同时也存在产生“老板加婆婆”的条件,需要进一步地完善。  相似文献   

18.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建立新的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就此进行初步探讨。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及指导思想。根本方向是,实现国家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资产所有者管理职能的分离,实现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将行政型、封闭式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转变为经营型,开放式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有资产管理旧体制的弊端越发显现。十六大提出国资改革的新思路 ,为体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当前的任务是在深入探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相关理论问题的基础上 ,结合国情加快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促进国有资产从企业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变 ,尽快解决出资人缺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继续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个统一”;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这些重要论述为黑龙江省加快实现工业化指明了方向。下面仅结合十六大精神学习和在广东省异地办学时对工业发展情况的考察学习,就黑龙江省加快工业发展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