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走出去"战略:完善政策加快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日益深化和加强,“走出去”战略恰恰顺应了这一大趋势,它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对外开放持续健康发展。从微观层面讲,“走出去”战略亦可称为国际化经营战略,实施主体是各类企业。但从宏观层面讲,“走出去”不仅是企业战略,更是国家战略,中国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走出去”战略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外直接投资,或称为境外投资。第二个层次是国际工程承包与合作,包括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就是鼓励和支持有比…  相似文献   

2.
多边投资框架与中国"走出去"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葛顺奇 《当代财经》2002,(10):37-39,43
目前国际社会关于建立多边投资框架存在种种争论。中国在世界投资格局中位于独特地位,既是目前吸引FDI的大国,又是潜在对外投资的主要母国,积极参与多边投资框架的谈判与建立,既有利于促进国内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又可为企业创造对外投资和经营的安全环境,对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海峡西岸:“引进来”与“走出去”呈现不协调现象 对外开放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生命线,福建近20多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对外开放、吸收外商投资。近5年来,福建实际利用外资24.5亿美元,年均49亿美元。虽然由于受产业配套能力和市场腹地等因素的影响,福建利用外资总额在全国的比重有所下降,目前已降至第五位。但福建狠抓产业链招商,电子信息、机械、石化三大主导产业已成为福建省吸收外商投资的主体,涌现了东南汽车、冠捷电子、华映光电等一批大型外资企业,并形成了主导产业聚集现象,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支持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的战略,国家必须改变长期以来以“引进来”为主的思路、体制和相关政策。政策思路应该是: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国家在国际收支平衡和增强企业竞争力、内部需求与外部需求之间进行统筹后作出的选择,我国的“走出去”战略是在国家经济实力、企业实力有限、金融监管还很薄弱、企业治理机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实施的。因此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不意味着实施“走出去”战略,就立即实行全面的投资自由化政策。目前的“走出去”战略,处于积极吸收外国投资、提高引进外资质量的同时,有限度、有政策指导地放松企业境外投资活动的阶段。放松境外投资管制,并不排斥政府的宏观管理。政府应通过对重大项目的审查、制定支持政策等体现国家利益和政府意志。关键要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曾慧萍 《发展研究》2002,(12):27-28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党中央在世纪之交作出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对外开放重大决策.二十年来,福建在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以及对外投资上已有了初步的发展,但从整体上看,"走出去"的步伐落后于"引进来".只有"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更广泛地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争创福建对外开放的新优势,实现外向型经济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分为两个阶段,1992年到2000年。出现了第一次对外投资高峰。主要特点有:从投资形式上看。以窗口公司或者比较有创新思维的公司为主;从产品上看,主要是集中于一些能够在海外市场受到欢迎的行业和产品如机电产品;从区域来看,这个阶段的对外投资分布在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东南亚和非洲国家。  相似文献   

7.
我国发展海外投资的目标必须体现国家产业政策的客观要求,反映宏观经济的总体目标,也就是通过开展海外投资来带动本国产业结构的重组和优化。对外投资产业选择的标准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应当看到,我国在世界经济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能力经过五十年的建设,我国建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轻工、纺织家电、重化工等加工业经过技术引进暨技术改造都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其中许多企业已经基本上与国际接轨,达到或初步达到国际中上游的水平。可以预料的是,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在中间技术的制造业中…  相似文献   

8.
实施"走出去"战略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发展对外贸易、有效利用外商投资、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等措施大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使我国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实力。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是世纪之交党中央总揽全局,根据国内外发展新形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朱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三次、四次和今年召开的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指出:应该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到国外特别是周边国家投资办厂和承包工程,带动国内技术、设备、材料和…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研究华为作为通信设备提供商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它在每一发展阶段的典型战略,总结华为的走出去战略制定.为其他企业的战略制定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已经融入到了世界大市场中,并且越来越明显地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事实表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包括金融业)越大,对金融市场的依赖和影响就越大。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中国的金融安全不容忽视。 不容忽视的金融安全 金融安全是指一国能够抵御国内外冲击,保持金融制度和金融体  相似文献   

11.
1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际化的程度也日益加深,但是,我国企业的对外国际化——“走出去”的步伐却十分缓慢。笔者认为,目前正是我国企业“走出去”进行跨国投资的机遇期。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利率市场化的风险约束及改革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利率市场化的风险约束进行了分析。作者指出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充满风险的 ,一是利率水平升高有可能带来投资的减少 ,引起通货膨胀 ;二是金融机构有可能利用贷款价格制定的权力搞“人情利率”或提高贷款利率 ;三是利率放开 ,银行有可能冒着高风险以获取高收益 ,企业则以高利率争取贷款 ,导致不良信贷资产的增加 ;四是放开贷款利率有可能导致过度竞争 ,造成银行体系的不稳定。为此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应是 :坚持有效性、规范性、灵活性和渐进性的原则 ,审时度势 ,分步推进 ,逐步到位。  相似文献   

15.
江苏实施“走出去”战略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的领域更高层次上融入世界经济,这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为了在更大规模和更深程度上参国际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展跨国经营,江苏应该快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技术能力:超越技术创新研究的新范式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技术能力的研究在国际经济,管理学者中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构建了以技术能力的研究范式替代,补充技术创新这一泛化的研究框架。尤为重要的是,技术能力的研究可指明我国企业技术学习行为方向并深刻揭示技术追赶的内在机理,从而为我国整体产业的技术能力跃迁提供坚实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7.
赵玉 《经济论坛》2003,(22):6-7
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的。2000年,中央确立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出“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对外投资的积极性,推动“走出去”战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新阶段往往面临新问题,下面结合河北省实际从企业和政府这两个角度分析“走出去”战略实施中思想和实践上急待解决的四大问题。一、谁来走既然“走出去”的目的地是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处于支柱产业之列,但在我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我国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资源,国家对发展文化产业也很重视,我国应抓住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良机,实施正确的策略,让我国的文化产业走向全世界。本文探讨了文化产业的含义、目前世界文化产业的现状、我国文化产业的初级阶段性和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优势点,并提出五条文化产业发展策略来实施“走出去”策略。  相似文献   

19.
汪涛  张志远 《技术经济》2021,40(7):53-62
基于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文献,运用CiteSpace V可视化软件,对可查年份至2019年国内外政策协调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通过关键词共现、突显率检测和热点主题分析对比国内外研究差异和趋势,发现:政策协调研究范围从金融、货币政策拓展到环境、气候等政策领域;国外研究注重考察政策主体间的协调行为,将制度因素引入政策协调研究,而国内更关注政策协调的机制和效果评价.目前国内外对创新领域的政策协调问题关注不足,未来研究需加强多学科交叉合作,重视基于中国制度特色的创新政策协调研究,助推理论和实践融合.  相似文献   

20.
单薇  高丽萍  李鲁新 《经济经纬》2000,(5):23-24,27
通过对宏观税收调控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从税收的角度看,就是要发挥其调节作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从税收调控的角度看,税收分配在这一程度上制约着消费水平和各种消费的比例关系,调节着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