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变革中的央企董事会——解构央企董事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金涛 《董事会》2007,(9):40-45
2004年至今,对央企董事会制度的研究和试点工作已进行了三个年头。在国资委的大力推行和各试点企业努力配合下。央企董事会制度已渐成气候。在央企董事会制度渐见成效的时候。我们再回头来看。会有更多的思考,同时也会引起更多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陈锐 《董事会》2005,(6):36-38
完善央企董事会是央企改革的基点,外部董事制度的确立固然是董事会试点的核心,但是缺乏透明度的治理机制可能使貌似完善的公司治理架构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3.
严学锋 《董事会》2020,(3):87-90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方面,新兴际华在多方面先行先试、走在了前列,如:是首批董事会试点央企,是首批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首家董事会选聘总经理的央企,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作为第14届"金圆桌奖"公司治理卓越企业奖得主之一,新兴际华探索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进展怎样,有何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站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纵切面观察,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一现代企业制度为纲的国企改革,无疑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国务院国资委成立次年推出的被视为国资委生命线的央企董事会试点(后改称建设规范董事会),已走过了近八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严学锋 《董事会》2015,(1):48-52
在决策方面,国机集团董事会践行了"科学态度和对历史负责"这一准则。科学态度是指按规律办事的态度,搞企业就要按照企业规律办事;对历史负责是指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合适的时候办合适的事,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有抱负、有理想,但不脱离实际董事会试点后,国机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分设的模式运作顺畅、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在央企系统被称为"国机现象"。良好的董事会文化自然是董事会运作之魂,在具体的角色定位、制度建设、决策机制等方面,国机集团董事会究竟是怎么运作的?到位不缺位,补位不越位国务院国资委通过一系列制度文件明确了央企董事会建设的总体思路,厘清了国资委、董事会、董事  相似文献   

6.
熊锦秋 《董事会》2015,(Z1):19-20
推动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民间投资主体,自然而然就必须按照《公司法》规定,建立规范的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经理层等架构,同时明确其职责权限2014年年底,国资委董事会试点工作办公室印发有关通知,决定航天科技等16家企业纳入规范董事会建设范围;至此,国资委监管的112家中央企业中,董事会试点企业户数已达74家。笔者认为,央企董事会试点对促进央企科学民主决策、防止内部人控制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对执行  相似文献   

7.
曹中铭 《董事会》2015,(1):19-20
推动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民间投资主体,自然而然就必须按照《公司法》规定,建立规范的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经理层等架构,同时明确其职责权限2014年年底,国资委董事会试点工作办公室印发有关通知,决定航天科技等16家企业纳入规范董事会建设范围;至此,国资委监管的112家中央企业中,董事会试点企业户数已达74家。笔者认为,央企董事会试点对促进央企科学民主决策、防止内部人控制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对执行  相似文献   

8.
严学锋 《董事会》2014,(3):82-84
正说央企建设规范董事会完全是走形式,有失偏颇;说其完全不是走形式,并不符合实情。李永安对央企董事会质疑的背后是:央企建设规范董事会面临4大瓶颈,而唯有真正化解这些瓶颈,董事会方能从形似走向神至,避免沦为笑谈  相似文献   

9.
严学锋 《董事会》2010,(5):90-92
在央企董事会试点进程中,董秘的作用独特而重要。用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年初董事会试点央企董秘工作研讨培训班上的话来说,董秘在董事会运作中的角色很关键,协助董事长和各位董事工作,是对内、外沟通的中枢,是董事会运作最直接的见证人,希望董秘在董事会运作中更进一步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站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纵切面观察,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一现代企业制度为纲的国企改革,无疑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国务院国资委成立次年推出的被视为国资委生命线的央企董事会试点(后改称建设规范董事会),已走过了近八年的历程。在国企改革备受关注而又不乏争议的现阶  相似文献   

11.
严学锋 《董事会》2012,(9):86-89
近7年来,中国诚通不断摸索实践,建章立制、自觉探索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规律、不断创新董事会运作机制和工作方式,成为央企个性化运作、激活央企董事会力量的先锋——公司董事会连年被国资委评价为运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冯俭 《董事会》2009,(9):31-31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与网友交流中央企业(简称央企)建立和完善董事会试点工作经验时透露,试点中最感到苦恼的是难以找到合格的董事长。李荣融主任的感慨至少向外界传达了这样两条信息:一是适合在央企担任董事长职务的候选人数量有限;二是央企董事长一职非常重要,央企能否搞好、央企董事会试点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董事长。  相似文献   

13.
宏观     
《董事会》2009,(2)
李荣融:第一次把央企高管的选聘权交给了董事会国务院国资委2008年12月15日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李荣融主任做题为《挺直脊梁向前走调整优化上水平》的讲话。董事会试点方面:"试点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中组部和我委共同制定印发了董事会选聘高级管理人员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董事会、董事评价办法,第一次把中央企业  相似文献   

14.
严学锋  孙坚 《董事会》2010,(6):94-97
央企董事会试点已逾5年,这个被国资委视为生命线的工作成效显见。不过,4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深化国企改革,此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也表示国有大型企业董事会建设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国企改革椖的董事会试点工作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陈锐 《董事会》2006,(12):64-67
仅就央企董事会试点这一事件来说,企业的表现有些草木皆兵了,而宝钢的沉默似乎就更有些意味深长去年的10月17日.作为国资委央企董事会改革试点的最为重要的一家宝钢集团的新董事会正式公  相似文献   

16.
《航天工业管理》2005,(12):41-42
随着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向宝钢5位外部董事颁发聘书,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成为央企中第一家外部董事全部到位且超过半数的董事会:我国央企中第一家规范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开始正式运作。  相似文献   

17.
严学锋 《董事会》2013,(1):27-29
只要思想解放,积极推动,加强制度创新,更好地推动市场化监管和经营,央企为什么不可以建成伟大的董事会,为什么不能成为伟大的企业?新加坡淡马锡都能实现,中国的国有企业更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张政军 《董事会》2011,(8):27-27
近年来,国企董事会负担过重的问题逐渐显露,这些问题不仅在部分30多户规范董事会的央企中存在,在地方国企董事会中也较普遍地存在着。  相似文献   

19.
陈锐 《董事会》2006,(8):38-39
片面拘泥于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过分夸大市值考核的必要性,而不去寻求央企董事会架构的有效突破,无助于央企公司治理问题的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20.
魏晓龙 《董事会》2012,(5):110-110
7年多来的中央企业董事会试点工作成绩卓著,不但树立了分权制衡的公司治理理念,基本建立了外部董事制度,还初步形成了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机制,大大增强了央企的综合实力。这是《大企业治理构架》让我们所感受到的。该书也坦率地谈到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例如对"董事会决策、经理层执行"理解狭隘片面、董事会职权没有完全落实到位、高素质的外部董事人才匮乏、非外部董事设置不够合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