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中国经济正经历着深度调整,如何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的成功换档,确保中国经济中长期的稳定发展,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围绕"经济增速换档与经济发展转型"的主题深入讨论经济增速换档期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途径、经济增速换档期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与经济效率、经济周期与经济发展关系等重大问题并提出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第八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于2014年6月28~29日在京召开,专家学者围绕"经济增速换挡与经济发展转型"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正由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高速增长期"向"中高速增长期"转换,其自身演进呈现出增长动力缺失及依赖全球化生产过程的断层,传统增长模式遇到瓶颈,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激化。与会专家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前景保持乐观,专家认为所谓换挡,不仅是增长速度的换挡,更应是增长质量的换挡,而成功换挡转型的根本途径唯有继续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陷入了资源诅咒,产业结构存在着双重同质化、高碳化、低端化以及国企改革空心化的弊端。当中国经济下滑压力增大,由“高增长”迈向“中低速增长”的经济换档期时,黑龙江省经济率先触礁。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应当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出发点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走集约高效、绿色环保之路。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严峻。从周期理论的角度讲,世界经济已经走出谷底,进入复苏期,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基础依然脆弱,周边和热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加剧了世界经济复苏的难度。在国内,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经过长期积累,深层次问题日益显现,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三期叠加"的关键阶段,即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中国现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中国经济的成功换挡和转型不仅对自身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可以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因此,积极探讨"三期叠加"阶段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战略性调整、经济发展转型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路径等重大问题,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换挡和转型提供智力支持,是当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7,(3)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速调整期、结构调整期、政策调整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新常态下,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我国现阶段各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文章通过分析江苏省的产业结构现状以及对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虽然有个别城市的产业结构水平较低,但从整体看,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处于合理状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32):F0003-F0003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他的人生历程,对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来说,这五个字同样适用。经济结构调整之痛是过程,来自于为此而牺牲掉的部分经济增速,10月份投资、消费和工业增加值等数据纷纷回落,表明经济仍有下行压力。 经济结构调整之乐是结果,调整所带来的是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和更高水平的人民生活。今年工业对GDP走势的决定性作用在减弱,反而服务业对稳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强。与此同时,与基本民生相关的指标:居民收入增速加快,就业稳定,消费增速平稳,几乎未受到增速换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分析提出: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有望触底;2016-2020年,经济增速有望止跌企稳,并适度回升。本文首先回顾了2010年第一季度之后,GDP季度增长率连续19个季度的回落过程,表明中国经济进入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速度换挡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但也有人把新常态片面理解为经济增速一路下行。对此,应予高度重视,因为经济增速一路下行将会给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防止经济增速一路下行的对策,即寻找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中长期持久推动的力量。"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将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中长期持久的力量。本文还分析了要为释放市场活力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经过2012、2013到2014年3年的7.5%保卫战,2014年增长速度将低于7.5%,2015年经济将继续减速到7%。经济增长速度处在明显的"换挡"阶段。这一减速换挡期称之为"新常态",即处于经济结构、体别和政策的持续调整阶段。"新常态"是新挑战,也是新机遇,通过减速期间加速体制改革和存量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择2008-2013年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中国经济处于换挡期的经济增速通过企业成本费用预期对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经济的换挡期,宏观经济增长减速与企业成本费用粘性增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由注重数量的高速增长转向注重质量的低速增长.随着企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投资者将资源从经济附加值低的领域转移到经济附加值高的领域,导致企业产品成本费用迅速下降,成本费用粘性增强.  相似文献   

10.
正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中上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发展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复苏的关键时期,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基础依然脆弱,中国经济的成功"换挡"和转型不仅对于中国自身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可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积极探讨中国经济增速换挡阶段的宏观政策选择、经济发展转型和深化经  相似文献   

11.
林平凡 《新经济》2015,(4):53-57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增速放缓成为常态,发展换挡将成为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长期主题.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制度变革和技术进步带动了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在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中,国民经济也在高速增长,中国从一个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门类齐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本文参阅以往的研究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探讨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尝试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然后运用计量经济工具对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经济新常态下,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世界经济结构正在深度调整,贸易、产业、投资等方面均面临重大变革,发展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处于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和增长动力转换"三期叠加"阶段,正经历速度换档、结构调整、动力转换、开放格局重塑等变化.广东必须全面把握和准确判断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新变化,从国际分工格局调整、产业转移再调整和国际贸易规则变化中寻找发展的良机良策,抢占新一轮发展先机,为我国稳增长、调结构发挥支撑作用.因此,广东开放发展战略应该是基于对世界经济格局、国际贸易格局、世界投资流向、高技术流向、要素(如劳动力)流向的趋势而作出的科学预判.  相似文献   

14.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9):F0003-F0003
高速发展30多年的中国经济今天正显露出稳步慢行的迹象。今后的中国经济巨轮将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又将如何突破旧有障碍,成就怎样的发展,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多名经济学家,共话中国经济,纵论中国发展。换挡:中国经济增长新特征在过去30年间保持10%以上高增长的情况下,去年中国经济增速回落至78%,未来增长将呈现怎样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吕楠  王涛 《经济与管理》2009,23(4):10-14,1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内生的中周期下行调整使中国经济增速明显下滑,而外生冲击只是使中国GDP增速下滑加快,并在周期内改变"衰退-萧条-复苏-繁荣"各阶段持续时间配比、加速经济体自组运行中的衰退过程,使经济衰退期偏短,萧条期提前到来.根据近几年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和一系列扩张性政策的实施,中国经济增速"保8%"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劳动力转移推动着产业结构演进,进而促进经济增长,这是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然有效。不同于私有制市场经济国家的是,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倒U型曲线在中国并不成立,这意味着中国产业结构变化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后金融危机时代,需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避免各种形式的结构性失衡,尤其是产业结构的失衡和调整的滞后,以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纵观中国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其增长方式大多是属于粗放型模式.该模式对以往经济的发展,起到显著正向的影响与带动作用.然而,这种模式也导致了诸多矛盾性的问题,如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冲突,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为有效促进与带动林业经济的提升与发展,其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与更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此,本研究在识别当下林业产业结构发展现状的同时,揭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明晰林业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式之间的关联,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状制定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程国有 《商周刊》2015,(3):22-24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挡的原因既有前期刺激经济力度过大的因素,也有客观经济发展因素。如何防范和化解换挡期的风险挑战将是摆在中国未来5-10年的重大课题。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即由前些年9%以上的高增长,换挡到7%-8%的中速增长阶段。要搞清楚中国经济增长换挡期是怎么来的,首先就必须搞清楚2001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2009年-2010年支撑中国经济9%以上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012年-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挡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才能搞清楚经济增长速度换挡之后将面临哪些可能的风险挑战,如何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挑战将是摆在中国未来5-10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中国经济正经历深度调整之际,出席第七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的中外专家学者围绕"新发展阶段下的中国经济转型与政策选择"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普遍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期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放慢经济增速势在必行。同时,还针对经济周期的成因、经济结构调整与城市化、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胡敏  王铮  顾高翔 《技术经济》2016,(11):113-121
将全世界划分为10个国家(或地区),在全球经济一般均衡框架下,模拟并分析了不同汇率情景下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模拟结果显示:中国的GDP将于2035年超过美国;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中国的GDP增速放缓,而对其他国家的GDP增长有促进作用;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中国GDP的增长,但不利于其他国家GDP的增长;人民币升值后,中国农业、轻工业和建筑业的比重下降,食品加工业、能源业、化学工业和重工业的比重上升,而印度和俄罗斯与中国在地缘经济上是竞争关系,欧美国家与中国在地缘经济上是合作关系,因此印度和俄罗斯的产业结构变化与中国大致相反,而欧美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与中国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