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受国际经济和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呈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通过对ENR公布的全球最大的225家国际承包商的数据的简要分析,对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概况、行业特点、区域特点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有助于工程承包企业更好地拓展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2.
尽管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开拓国际市场面临的情况复杂多变,环境动荡性问题突出,不少中国企业在海外工程承包中举步维艰甚至遭受巨大损失。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发展现状尽管全球国际工程承包业受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萎缩,但全球大型国际承包企业海外营业额总量已呈现出增长态势。根据美国《工程新闻纪录》公布的数据,2011年全球225家最大国际承包商共完成海外营业额4530.2亿美元,相比2010年的3836.6亿美元和2009年的3837.8亿美元上升了18%。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前景巨大,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建筑业企业加入到开拓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开展国际工程承包已成为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市场规模来看,2011年我国国际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1423.3亿美元;营  相似文献   

3.
沙特已逐渐成为中东乃至整个西亚、北非地区最大的工程承包市场。揭开它扑朔迷离的神秘面纱,练好内功,以期分一杯羹。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沙特阿拉伯政府把石油工业收归国有后,依靠不断增加的石油收入,经济逐渐腾飞,开始在交通、能源等领域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建筑业的高速发展,沙特逐渐成为中东乃至整个西亚、北非地区最大的工程承包市场。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我国建筑企业加快机制转换,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许多建筑企业在积极开拓国内建筑市场的同时,抓住机遇,走出国门,打入了竞争激烈的国际建筑市场。相伴而来的,就是一批在国内富有施工经验的经营管理人员成了国际建筑市场中的承包商。这既是一种机遇,  相似文献   

5.
厘清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进入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市场资源,我国越来越多的工程承包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2013年,我国55家内地企业入选ENR国际承包商250强,共完成海外工程营业额671亿美元,入围企业数量创历年之最.但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较之国内市场更为复杂,不同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设置了不同的市场进入条件,为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带来了挑战.因此,需要分析把握主要目标国家针对外国承包商所设置的各类市场进入条件,帮助我国工程承包企业根据这些条件做好相应的准备,以选择开拓适合的国际市场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走出国门,已经成为国际工程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参与国际工程建设中,大多数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都引进了分包商队伍.实践证明,通过分包管理发挥了承包商在合同、商务管理及组织协调和项目管理水平上的优势,减少了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投入压力,也为企业逐步向项目规划、设计咨询、采购等产业链高端进行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已经确定,因此我们必须肩负起已任,一切服从于求发展这个硬道理,要发展就要跟上时代步伐,要跟上步伐就要扭转现状。 笔者经认真研究和分析认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要扭转现状,就必须根据国情和世界发展的形势,结合本身的实际情况调整战略,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突破口。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可以说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因为它是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在计划经济时期,根据当时国家基本建设任务的需要而塑造出来的。正因如此,致使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着难以剪断的利益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将是必存的,因为我国目前财力不足,各级政府还无法卸掉长期形成的企业办社会的历史包袱,这样企业就一直承担着政府的职能,无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重新塑造自己。也无法去根据市场要求进行自身的改组、改造。所以多年来只能把改革作为一首时髦的歌谣天天唱,把等待  相似文献   

8.
建筑公司开拓国际市场的决策,必须基于对国际市场的机会和风险的正确了解,以及对自身实力正确评价。国际建筑市场风险大,但机会多,在决策中需要考虑到影响建筑公司海外市场的综合可变因素。文章对建筑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实力、国际建筑市场机遇与风险等重要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南通建工集团不断加大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力度,在致力于经营布局调整、加快国内扩张的同时,重点瞄准海外市场,及时制定并有效实施“走出去”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加快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施工规模不断取得突破,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2007年共承接海外承包工程14个,签订合同额1.4亿多美元,完成营业额8000万美元。公司不仅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施工企业”,还连续三届荣登“中国承包商60强”,连续两届荣登“ENR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225强”排行榜。  相似文献   

10.
依据1995~2004年美国《ENR》杂志公布的数据,运用SPSS软件从国家、地区以及全球的角度,对国际工程设计营业额与工程承包营业额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分析的结果作了相应的解释。中还结合我国(除港澳台外)国际工程设计和承包市场相关性的特点,提出了发展我国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下,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冲击。海外市场扑朔迷离,施工企业何去何从?第二届“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高峰论坛”恰逢其时地举行,为广大建筑企业更好地认清形势、加强交流、展现经验、探讨当前机遇与挑战,进而有效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现将论坛的精彩问答,撷其精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2010年(ENR)225家最大国际承包商排名第二的法国万喜公司(vinci)是通过并购做大做强的典型,这得益于其优于一般企业的并购风险评估及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上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概况 世界经济形势及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概况随着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和整体经济环境的好转,建筑市场资本投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评选出的2003年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其国内市场营业额总和为295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5.2%;国内市场新签合同额总和为3115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27.2%。2003年225家国际承包商的海外市场营业额总和为1398亿美元,同比增长20%;  相似文献   

14.
历史总是在惊人地不断重复。当前中国承包商所遇到的不少问题其实前人也曾面对并作出决策,结果或成功或失败,无不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黄胜 《广西电业》2007,(1):37-41
2004年7月至2006年8月,笔者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电工程局(以下简称“工程局”)进行了一次长期企业跟踪调查,尤其对工程局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开拓情况作了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收集了工程局历年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实施的相关资料。虽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情况可以用八个字概括:起伏较大,前景看好。在这种大环境下对建筑市场进行细分与定位,有助于企业发现市场、选择市场,集中资源,以弱胜强。建筑市场可以根据区域、产品、发包商以及承包商等诸多因素进行细分,本文从区域和产品角度细分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从而帮助我国承包商确定目标市场。  相似文献   

17.
浅析我国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工程承包属于服务贸易范畴,指国际承包商(公司)提供自己的资本、技术、劳务、设备、材料、许可权等,为工程发包人(业主Client)营造工程项目,并按事先商定的条件、合同价格、支付方式收取报酬的一种经济合作形式。国际承包商获得承包项目后,可以由其独自承担整个合同规定的建设任务,既包工包料,也包工期、质量(总  相似文献   

18.
这些年来,集团注重发挥整体优势,树“上海建工”品牌,积极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已在新加坡、美国、苏丹、孟加拉、科摩罗、贝宁、朝鲜、越南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承接了30多项工程,合同金额近8亿美元,完成国际工程营业额2.01亿美元,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杂志世界最大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商排名中,完成境外营业额名列第44位,是进入其中的33家国内企业的前10名,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外经行业50强。  相似文献   

19.
《施工企业管理》1991,(6):27-28,43
两年来,面对国内建筑市场日益疲软的严峻现实,我们决心通过各种渠道,竭力打出国外,向国外寻求一条发展出路。经过一年多的积极努力,我们在对苏承建工程中,以东方港教学楼为起点,确立了“首战必胜,赢得信誉,逐步扩展对苏施工领域”的战略决策,初获成功。该工程为  相似文献   

20.
努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大力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前身为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是我国跨国经营的特大型综合性工程建设企业,拥有23个全资子公司,2个控股企业,资产总额139亿元,员工13万人,具有国家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资质、AAA级信用等级、对外工程承包经营权、进出口贸易权,被外经贸部列为重点支持发展的大型外经企业。 近几年来,集团公司积极贯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