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证券市场通过公司融资和公司重组两种渠道实现资源配置的功能,并购是重组最为重要的形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已经从只具备单一融资功能的市场,发展成一个兼具融资和重组双重功能的市场,上市公司并购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
证券市场通过公司融资和公司重组两种渠道实现资源配置的功能,并购是重组最为重要的形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已经从只具备单一融资功能的市场,发展成一个兼具融资和重组双重功能的市场,上市公司并购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3.
作为证券市场上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金融机构, 券商扮演着重要角色, 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的充分、有效发挥要求稳定、有效、充足的资金来源。我国券商融资渠道一直比较缺乏,严重制约了我国券商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证券法》的出台不仅对我国券商融资渠道进行了规范, 而且指明和确定了拓展券商融资渠道的指导原则和长远规划。现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增资扩股、允许券商进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国债回购市场、允许券商以自营证券作质押向商业银行申请质押贷款、允许券商发行金融债券和积极开展证券公司间的重组与并购等方式来有效拓展券商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战略性并购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新各年,上市公司战略性并购成了证券市场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并购市场风起云涌,并购潮-浪高过一浪。2000年上半年以来,上市公司并购越来越带有强烈的战略性色彩,如深万科与香港著名的红筹股公司华润北京置地,家电巨头科龙与小天鹅的重组,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收购山东华能电力股份有限,中石化相继重组了国内十家石化类上市公司。并购市场的股权争夺战更是将证券市场搅得沸沸扬扬。可以肯定的说,中国上市公司战略性并购的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5.
融资制度创新与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购并与重组已成为世界潮流,对于处于转轨中的中国经济来说,未来的希望就在于如何实现经济的重组。经济重组的制度基础是融资制度的创新和投资银行的发展。发展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是融资制度创新的突破点,而大力发展投资银行则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吸收合并渐行渐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湘源 《资本市场》2003,(11):26-31
作为上市公司的TCL通讯股份公司将注销,而控股母公司TCL集团将作为存续公司取而代之整体上市。这在我国证券市场并购重组史上是具有相当重要意义的一项创新……  相似文献   

7.
证券市场融资创新:基于制度经济学的一种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实证分析,中国证券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并不显,资本动员功能尚未充分发挥,资本配置效率较低,公司经营机制转移不明显。融资制度创新,成为中国证券市场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证券市场融资制度创创新中,要发挥政府推动与市场增进的互动功能,形成市场制度帕累托改进的制度均衡。融资制度创新的路径是:推动金融深化,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生产效率和融资效率的良性互动;推动市场组织制度创新,构建有效率的证券市场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8.
尚丹丹 《时代经贸》2007,(2Z):41-42
在资本市场上,公司并购与资产重组永远都是热点。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这十几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快速发展,行业分布广泛,数量上逐年增多,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涉及金额也越来越大,逐渐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上市公司优胜劣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同时矛盾也日益突出。上市公司的并购与重组逐渐呈现出国际化,市场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反收购暗战     
王建茹 《资本市场》2006,(10):68-74
全流通时代,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将逐步显现,而并购重组无疑是其中最为生动的体现形式。于是,为实现规模效益、为扩大市场份额、为实现多元化经营,甚至纯粹为了短期投机、赚一笔就走,各种目的、各种形式的市场并购将日益活跃,那么上市公司该如何自处?为能创造持续投资回报而接受并购?还是为维持控制权、保持公司独立性而拼死抵抗?收购与反收购之战似乎一触即发。虽然真正规模意义的并购还没有发生,但这种行为绝不仅仅是假设,却可能从一个清晨的短信开始弥漫为浪潮,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优质公司终有一天会卷入其中。所以,我们的分析不妨从这样一个场景开始:当万科/招商银行/中信证券们收到并购要约……  相似文献   

10.
国家开始推进融资支持、金融贷款等鼓励企业进行并购重组的政策。文章研究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在2011—2015年国内并购重组数据,采用融资约束指标对主并公司进行分组,实证检验融资约束如何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研究结果发现,弱融资约束类和强融资约束类的主并方对企业并购绩效都是成负相关,相较于弱融资约束类,强融资约束类的企业外部融资对并购后的财务绩效作用更为明显。文章的研究从新一层面分析了融资约束对并购绩效作用方向,分析结论细化,对于分析企业并购中的融资约束问题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资本市场》2006,(9):2-2
<正>并购重组(M&A)是世界证券市场发展过程永恒的亮点。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接近尾声,中国并购市场正在发生质的变化,阻碍上市公司并购的障碍正在逐步扫除,非流通股逐步流通使通过二级市场收购有了实现的可能,同时通过全流通的市场化运作,打破了中国一直以来行政垄断的现状,降低了重组并购的交易成本,让产业投资与股权投资和二级市场收购有了结合起来的基础。全流通下M&A成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最诱人的投资主题。  相似文献   

12.
证券市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资源配置,其中的两个主要环节是IPO上市和并购重组。  相似文献   

13.
倪勇  杜猛  谭克 《经济论坛》2001,(13):23-25
证券市场作为公司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一般说来,证券市场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筹资功能,即通过证券市场,为经营状况良好,但缺乏资金的公司提供融资,加速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培育规范化的、在市场竞争中能发挥主导作用的大公司。二是资源配置功能,即通过证券市场,引导资金自发地流向优秀企业和朝阳产业,发挥调整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作用,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资本资产定价功能,即以股票价格形式对公司上市资产价值和公司成长性予以反映,使股价作为甄别优劣资产的信号,引导…  相似文献   

14.
王铁锋  张曦 《资本市场》2003,(12):66-68
<正>新一轮并购重组无论在深度、广度还是市场影响方面,都将远远超出以往的购并活动……公司并购的基本理论 l、公司并购的基本动机公司并购是一家企业以现金、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取得其他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取得该公司的控制权的一种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15.
雷锬 《经济论坛》2014,(1):76-80
随着资本市场并购浪潮的到来,并购市场日益需要健全的并购融资制度。从中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的现状出发,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制度存在的缺陷,借鉴西方国家并购融资制度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制度的对策,其中包括加快债券市场发展,促进资本市场均衡发展;有选择地创新融资工具,拓宽融资渠道和并购资金来源;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放松金融管制;允许各种资金进入并购融资领域,适度发展金融衍生工具。  相似文献   

16.
有效的资产重组和公司并购,能够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我国上市公司的重组并购是在我国特定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下产生发展的,必须正视我国资本市场重组并购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实质性重组并购,这是证券监管当局必须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恶意融资面面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一般来说,在成熟证券市场上,融资仅仅是证券市场的功能之一,它既不是最重要的功能,更不是惟一的功能。然而,我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长期以来对证券市场功能定位的严重偏差,使得融资被异化为证券市场的主要功能甚至是惟一的功能。在强烈的投资扩张冲动引发的“融资饥渴症”的驱动下,一些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大股东利用稀缺的“壳资源”,不断地从资本市场上肆意攫取这宝贵的资金资源,“圈钱”几乎成了企业上市的动因和目的  相似文献   

18.
《资本市场》2011,(1):61-63
<正>价值经营实际上就是顺应市场环境,采取灵活的再融资、增减持和并购重组等手段,促使股东价值最大化。2010年无论是依据行业景气的变化调整融资方式和策略,还是依据市场环境的强弱推进权益市值管理,抑或是依据宏观经济环境的起伏实施并购重组,上市公司的价值经营都较上一年凸显出更多的  相似文献   

19.
谢汪送 《技术经济》2003,22(2):47-49
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组织 ,是发达证券市场和成熟金融体系的重要主体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沟通资金供求、构造证券市场、推动企业并购、促进产业集中、优化资源配置等重要作用。在企业并购活动中 ,投资银行既提供资金 ,又充当经纪人 ,甚至直接参与企业并购 ,大大促进了整个并购运动的发展。一、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企业并购业务是投资银行除证券业务外最重要的业务组成部分 ,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并购策划和财务顾问业务。指的是投资银行作为中介人为并购交易的双方提供策划、顾问及相应的融资服务。这是投资银…  相似文献   

20.
刘宇 《经济导刊》2005,(5):18-24
上汽收购双龙和罗孚、联想收购IBMPC、盛大并购新浪等一系列重大并购案的发生,让逐渐被淡忘的"并购"话题又重回视野。在过去,中国一些较大规模的并购重组活动多数是政府部门授意下进行的,如大型国有企业间的并购重组等,这种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并不代表市场发展的真实需求。而上述发生在海外市场上由中国企业用国际通行的手法实施的并购案例,让人们意识到中国企业的并购活动初露端倪,相关产业已经步入整合阶段。有专家预计2005年将是中国的并购年。回望带着诸多硬伤走过了十多年风雨历程的中国证券市场,中国企业并购将面对什么样的环境,在产业大整合时代背景下,并购会有怎么样的特点与趋势?本刊记者采访了我国企业并购实践与理论研究的资深专家张伟兵与吕爱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