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创新一直是贯穿在金融业发.展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可以说金融业发展的过程就是金融创新的过程。金融创新分为狭义的金融创新和广义的金融创新,狭义的金融创新仅仅指金融产品创新,而广义的金融创新则不仅包括金融产品创新,还包括金融理论创新、管理创新、结构创新和技术与服务创新。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创新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  相似文献   

2.
金融创新与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金融创新的蓬勃发展,引起了经济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应从广义的金融创新、狭义的金融创新和最狭义的金融创新三个方面去阐释它的内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我国的金融创新与西方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发展我国的金融创新是我国金融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我国21世纪金融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发展的推动,金融发展的动力在于创新,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积极推进金融创新,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金融创新是人类物质文明的成果,也是金融机构规避金融管制的产物,正确认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对进一步促进金融快速健康发展,保证金融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金融创新是金融业的生命源泉,是原动力。商业银行创新是金融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创新,对于资本金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银行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这个问题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及途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显著特征。在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解决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途径是:创新的着眼点要立足于市场及客户;创新的方式应以原创型为主;要建立有效的金融创新机制;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加强创新产品的营销力度;挖掘金融创新的整合力量。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金融创新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制的渐进式转型,客观上塑造了我国金融制度创新在金融创新中的主角地位。面对金融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加入WTO,及时转变金融创新模式,是促使金融效率金融监管与时俱进的重要选择。为此,金融制度创新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是转变金融创新模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主要源于风险的规避和利益的最大化要求。本提出了目前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中存在着误区,探讨了服务的创新和客户关系的创新是商业银行基层行最好的金融创新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世界金融业发展的历史也是金融创新的发展历史。在十三世纪,一项重大的金融创新就是汇票的出现;十六世纪,法国政府发行长期债券;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发行股票;十九世纪,英国为修铁路筹集资金而发行大量的优先股;1957年以后,欧洲出现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1966年,美国出现了大额存单;1971年,美国开始使用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1973年,全球银行间财务通讯系统正式推出。进入八十年代,金融创新呈现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金融创新包括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创新,本着重论述金融工具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2006年的到来,按照我国加入WTO时的承诺,金融行业即将对外资全面开放,金融业的竞争态势将越来越激烈。金融产品的竞争是金融企业竞争的“主战场”,产品竞争力决定了金融企业的生死存亡。产品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创新的质量和速度。金融产品创新与知识产权有着紧密的联系产品创新是金融知识产权的重要源泉,而知识产权保护对金融创新产品竞争力的确立和维持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建设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在香港的成功上市,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加大。2005年,建设银行在公司机构和个人银行两个业务条线上均设立了产品开发中心,推出了存贷通,个人理财一户通、“利得盈”、“汇得盈”、“建元”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创新产品。2006年建设银行的产品创新力度将更大。金融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金融业务创新是金融创新的一部分,金融创新主要内容包括各种金融工具,支付清算手段,金融组织与监管制度等的创新与革新。  相似文献   

11.
杨钉 《投资与合作》2014,(2):390-390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开放程度在不断加深的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正在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革过程,金融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银行业在“十二五”期间对金融创新需求是十分巨大的。本文将中外金融创新进行对比分析并以此提出了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我国金融创新研发能力还比较低的情况下,通过扩散方式进行金融创新将是我国金融创新的主要形式。因此,对金融创新扩散的研究不仅有其理论意义,而且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在金融创新扩散的静态分析中,供给主体、需求主体、环境、动因与媒介构成扩散系统的五大要素,供需主体双方在信息交流后进行扩散的成本收益分析是金融创新扩散动态分析的核心内容,进一步构建了金融创新扩散速度与在国际间扩散的理论模式。我国在经济转型中暴露出来的诸多矛盾决定了金融创新扩散仍然面临许多障碍,本文在对这些障碍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障碍的相关路径。  相似文献   

13.
产品创新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关键,在金融创新的发展过程中,科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科技在创新思路,物质基础和安全保证等方面支持着金融创新。充分运用科技杨果,要摆正金融创新和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运用国外成熟技术和自身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要用金融创新的总体规划来指导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4.
证券市场金融创新不能以小利换大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是处于体制转轨阶段的中国股市的发展方向与发展主题。然而,在现实的市场运行中,金融创新的实际情况却往往不尽如人意。这主要表现在金融创新不是以小弊换大利,而恰恰是以小利换大弊;市场和流通股股东非但不能成为金融创新的基本受益者,相反,却成为许多金融创新的主要受害者,甚至为此付出了高昂的制度代价。  相似文献   

15.
关于金融创新及其相关问题的评析刁仁德一、金融创新的背景经济学方法论认为,任何一种经济运动的方式,都是矛盾双方冲突的结果。这一点在金融创新过程中体现得尤为典型。从根本上讲,美国及西欧的金融创新潮流在于政府与银行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因而导致金融行为与金融环...  相似文献   

16.
刘濛  刘燕 《河北金融》2023,(3):40-44
本文采用DEA-Tobit模型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分析了银行信贷、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金融支持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创新效率呈U型变动趋势,但创新链上存在结构性问题,限制创新发展。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创新三阶段中基础创新效率最低,低效的基础创新制约整个创新链的效率提升;二是创新链上各阶段变动趋势不一致,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不足,创新的组织管理低效不是突出问题。科技研发基础是影响科技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金融支持、政府支持是重要因素。银行信贷是科技创新主要的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效率存在负向影响;股权融资为正向影响,债券融资对上游创新为负向影响,下游创新为正向影响。研究建议培育创新主体,夯实科技研发基础;多元化金融供给,降低科技创新的金融约束;提高基础创新效率,促进创新链上各阶段衔接与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7.
张炜 《西南金融》2006,(1):58-59
金融制度的基本功用就是能为金融发展和深化提供有效的组织经济金融活动的途径和手段,使各种经济要素的经济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或使效率更高。文章提出我国金融制度创新总体表现出滞后性,具体体现在制度创新的封闭性,缺乏开放性与竞争性等方面,并分析了我国金融制度创新滞后性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改进我国金融制度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商业银行制度和产品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创新浪潮日益高涨,并取得显著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差距,特别是加入WTO日益临近,如何加快金融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考察分析当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显现的缺陷的基础上,探讨商业银行进行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已有10年历程,在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中发挥着重要的“头雁效应”。本文以21个自贸试验区发布的金融创新案例为基础,回顾了其金融创新的总体情况,以及在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金融市场开放、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的平台和模式创新、金融监管创新等5个主要领域的金融创新,总结了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经验复制推广的情况,分析了我国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的特点,并对自贸试验区下一步的金融创新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中介在金融活动中,为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和逃避管制而变革传统的金融操作方式,推出新的金融业务,采用新的技术,运用新的信用工具、新的金融服务,不断形成新的市场,以充分发挥金融的特殊功能。金融创新的内容通常包括:金融理论创新、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工具创新、金融服务创新、金融市场创新、经营管理创新以及金融组织与结构的创新等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