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不良资产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银行体系近年来也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虽然政府和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但目前形势仍比较严峻.应借鉴美国、东南亚模式的经验,在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理中应成立专门机构;开放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程;在处置手段上实行多元化,多种方式并用;建立国有商业银行新的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2.
国外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做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世界许多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过由于大量不良资产所引起的银行危机,因此,许多国家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问题不仅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而且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我国处置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析日本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及我国的债转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在泡沫经济中,银行积累起大量的不良资产,日本政府对其进行了处理,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效果不十分明显。近几年来,我国的国有独资银行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很大,这严重拖累了我国的改革进程。对比日本治理银行不良资产的经验和教训,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债转股处置不良资产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相似文献   

4.
《福建经济》2002,(3):16-17
按照国家宏观政策,去年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向相关的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大量不良资产,信贷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抗御风险能力,为轻装上阵加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但这部分不良资产剥离后,银行还有相当数量的不良资产,有的单位还居高不下,如何处置这些未剥离的不良资产,努力优化信贷结构,是银行应对“入世”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不良资产的成因及化解的方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 我国银行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不良资产,已是不争事实。据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统计资料表明,到2008年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上万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仍在两位数;至2008年末,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处置不良资产数千亿元,仍有大量不良资产需要处理。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现有不良资产近万亿元,以2008年9月的数据计算,不良资产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依然很高。  相似文献   

6.
中国银行业从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产生了大量的不良资产,不良资产率曾经高达30%--50%。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运用近乎运动式的操作,将不良率强行降低。一些银行的不良率已经达到了“好”银行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银行不良资产的估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银行不良资产的估价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尝试建立了银行不良资产的估价体系。本文首先提出了对银行不良资产估价应该具备的制度环境;在对不良资产的特点和估价对象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银行不良资产的价值是由不良资产的基础价值和期权价值两部分组成的结论。针对不良资产的基础价值的估价问题,本文系统构建了模拟清算价格的评估方法。对于不良资产的期权价值问题,本文在提出不良资产的期权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实物期权定价方法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困扰各国银行业的一个金融难题,国外不少银行因此陷入窘境甚至破产,并进而引发金融危机。由于历史的、体制的原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水平高居,大量的不良资产已成为提高我国银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巨大障碍,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隐患。2006年将至,在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市场之前,  相似文献   

9.
世界银行业在自由化、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中,出现风险加大、盈利下降、资产质量不高等问题.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感到加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提高资产质量,防范金融风险是各国银行体系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我国金融业的"健康状况"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大量的银行不良资产已构成我国经济安全运行的最大隐患.日本也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形成大量银行不良债权而使日本金融业陷入危机,经济处于长期的停滞状态.因此,有必要对中日银行不良资产深层次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探讨如何化解银行不良债权,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本文试图用信息经济理论来探讨这一问题,认为:政府一银行一企业三者存在信息非均衡是产生银行不良资产的深层次原因,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途径是从体制入手创造相对均衡信息条件,采取综合措施,化解银行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10.
如何处理银行不良资产一直是许多国家稳定经济和金融体系的重点问题。近20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80多个成员中.有3/4以上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过由于大量不良资产所造成的银行危机。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发生储贷危机;90年代初.芬兰、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和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曾面临严  相似文献   

11.
廖臣之 《中国经贸》2014,(3):99-101
农信社积累的大量不良资产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巨大的金融隐患,也是制约我国农村金融制度转变的巨大障碍。农信社不良资产的生成在我国经历了萌芽、产生、扩张、减缓四个历史阶段,究其形成原因,既有政治经济体制变革方面的因素,又有产业金融政策调整方面的因素;既有金融监管不力的因素,又有银行自身机制缺陷的因素。要解决农信社不良资产问题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防范新增不良贷款,二是处置存量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12.
陈劲 《辽宁经济》1997,(2):32-32
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及化解对策●陈劲银行不良资产一般是指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这是《贷款通则》对不良资产新的划分。对银行来讲它表现为不良债权,对企业而言为不良债务。近几年来,银行不良资产越来越大,我们应当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杜绝及减少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海山 《开放潮》2001,(4):17-18
用资产管理公司的方式处理由企业破产造成银行的不良资产,并不是中国的首创,由于现行《破产法》对处置不良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没有具体规定,实际操作过程常常处于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4.
王韧 《辽宁经济》1999,(10):45-46
本文试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管理公司)解决银行不良资产过程中“资产证券化”方式的运用谈几点构想。一、关于处理不良资产过程中损失的分担1.处理不良资产存在坏帐核销的问题,那么损失由谁承担。由于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形成的历史不短,既有计划经济长时期遗留下来的旧包袱,也有在市场经济期间形成的新包袱;形成的原因既有受国家体制及经济政策变化、行政干预、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银行管理者的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内控不严、违规经营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处理不良资产时,国家和银行都应承担一部分损失,而…  相似文献   

15.
采用好银行/坏银行模式,由政府主导集中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符合中国实际,理论上可行,也行之有效,但政府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成本。本文通过比较三次剥离,从中可以看出政府逐步在按照市场方式解决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本文还对农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竹中冲击”作为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方案,其目的是通过银行国有化变更经营者,以新的经营机制和国际通行手段实现银行重建。但是,不良资产的根源产生于日本式经营机制的弊端。因而,“方案”的流产表明,虽然银行改革阻力重重,但政府解决不良资产的方向正确,具体步骤尚需探讨。  相似文献   

17.
构建我国不良金融资产交易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超 《产权导刊》2005,(6):15-17
二十年的经济转轨中,中国银行体系出现了大量不良贷款.1999年,国务院决定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处置银行不良资产.五年来,随着银行业改革进程的加快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深入,不良资产的市场化处置模式已初具雏形.  相似文献   

18.
贷款销售是活化银行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高彩霞随着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轨,多年以来形成的不良资产越来越困扰着各家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银行大部分信贷资金周转不灵,沉淀在企业中,企业躺在银行身上,银行背着如此沉重的包袱是很难真正实现商业化经营的,...  相似文献   

19.
国外资产证券化主要是解决银行资金的流动问题,而对于拥有巨额城乡居民存款和大量存贷差的我国商业银行,其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目的是想丢掉不良资产的所有风险。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特征入手,结合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基本判断,从不良资产供求层面考查认为不良资产证券化绝非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突破口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朱立 《上海经济》2002,(1):49-50
国有企业的大量负债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造成了银行资产的大量沉淀,潜伏着引发金融风险的因素。1999年下半年以来,国家为了完成国有企业3年基本解困的目标和化解银行不良资产过多的风险,相继成立了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AMC),实施债转股方案,以期实现提高国有企业整体效益,降低银行不良资产的“双赢”效应。所谓债转股,就是以成立的AMC作为投资主体,将国有商业银行持有的1995年底以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