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4.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资本论》第1卷,第57页)20年前的中国农村,靠土地关系调整开始全盘活起来,但任何一种生产关系都不可能永远是新的,能够容纳的生产力都是有限的。近年各地土地延包工作的基本完成,也并不意味沣农村土地关系调整就此完结。未来上海郊区将承载全市大发展的重要环节,将体现上海的实力和水平,由此农村土地关系也析的发展。本文就农地流转法理基础与上海农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的有关问题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6.
魏章官 《开放潮》2002,(9):41-43
实行土地使用权流转及其适度规模经营,是新时期实现农村改革第二次飞跃的必由之路。没有土地使用权流转,或者说没有土地使用权结构性的调整,就没有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对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稳制”有方,但“活田”不足。特别是近年来福建省在调整农业结构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已出现了土地流转不适应、缺规模、引导不得力等现象。今后怎样使土地经营权(使用权)、承包权的流转有新突破呢?“瓶颈”必须突破 土地使用权流转,就需要突破土地家庭承包制的“瓶颈”,建立新的土地经营机制,也就是说要进行土地制  相似文献   

7.
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完善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既是不断丰富和发展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WTO背景下,如何在长期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土地流转,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工作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9.
农民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民承包地使用权流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的迫切需要,是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必由之路,电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继续稳定发展和农民增的广阔道路。我国农民承包地确权难、属性明确难、功能转换难、市场化运作难、激发动力难、收益分配难、中介服务组织构建难和依法流转难。积极推进农民承包土地使用权合理高效流转,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制定方针,明确原则,方式多样,推广租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10.
江建辉 《乡镇经济》2004,(3):33-33,4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一贯政策精神的进一步明确和重申。推行农村土地流转,是现阶段农民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多渠道增加收人,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个有效办法。这是农民首先创造与实践的,是对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流转信托作为一项创新性的产权制度安排,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仍面临着配套政策体系不健全、规模效益不稳健以及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配套体系,加快建设农地流转信托二级市场,谋划构建“三位一体”的政策实施框架,尽快形成“三农问题”与“信托产业”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曹正勇 《乡镇经济》2008,24(3):32-35
大力培育农地使用权市场是促进农地使用权健康、合理、有序流转和集中的关键。大城市郊区因地缘优势往往成为农地使用权市场的“温室”和“试验田”,对大城市郊区农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整个农地使用权市场的培育。文章以成都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运用分层聚类、对比等方法对大城市郊区两种农地使用权流转模式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培育农地使用权市场提出了要因地制宜、为农地使用权的流转提供制度环境以及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并规范其行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因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合理配置、减少浪费尤为急迫。现行法律对农村宅基地实行有限流转的做法已造成耕地被大量侵占、土地闲置浪费严重、集体及其成员利益受损等弊端。目前,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隐形市场"和许多地方创设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正逐步挣脱法律窠臼的束缚。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及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现实情景,扩大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主体,放宽宅基地流转方式,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有偿、有期使用制度及强化产权管理、严格宅基地取得和特殊情况下的收回制度,实现土地资源"物尽其用"等,应是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进行有效应对之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新 《改革与战略》2009,25(10):91-93
文章以现有土地流转方式为分析对象,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流转机制不健全,流转秩序混乱,流转的价格不规范等问题。文章指出,缺乏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理价格的定位和在立法方面政策不完善是造成上述问题的起因。文章最后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吴剑辉 《南方经济》2002,151(4):52-55
文章就洞庭湖平原地区在土地使用权转让中土地使用权拥有者在出让权利时还必须向权利受让方支付每亩50元的耕作补贴费这一经济现象展开经济分析,经过农户行为的理性分析--土地资源是否剩-引入分配机制进行的经济分析这三个步骤的逻辑推导,分析得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土地产权的模糊界定和行政手段分配机制,并且文章基于土地产权的明确界定和市场分配制提出了另一种机制设置。  相似文献   

16.
徐烜 《新疆财经》2010,(5):17-20
本文从农户的角度出发,在理论分析和基层调研基础上,建立了反映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各个相关因素和土地利用变化之间关系的计量回归模型,发现农户现有农用地面积、农地流转率、农产品销售率和农户家庭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这四个因素显著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晓红 《改革与战略》2011,27(1):98-100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民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加上各级政府对土地流转的重视和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现象逐年增加。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是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其流转过程中遇到的如动力不足等问题,可通过完善其经营权权能、管理制度、流转方式、市场体系等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流转的核心:赋权于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景 《乡镇经济》2009,25(4):13-15
当前,土地流转的形式及可能带来的益处成为讨论的热点,但值得一提的是,要真正实现土地流转给农民带来的益处必须慎重考虑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赋权于民,让农民真正掌握土地流转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郑晶 《科技和产业》2010,10(9):61-64
农地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最接近自然的一环,农地利用与低碳经济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在对福建晋江的吉隆农场、紫岭农场、鲁东村、运伙村等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上述地区的农地利用模式,分别对耕地和林地这两种类型农地的利用新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在现阶段切实可行的农地利用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丁关良 《改革》2004,(3):66-71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了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债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两类,本文从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概念入手,首先研究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特征,其次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与债权性质之九方面差异进行深入研究,从中明确提出《农村土地承包法》重点和核心是调整和规范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达到真正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农村土地利用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