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罗默超越了传统剥削理论,提出了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概念,并对社会主义的剥削现象进行了分析,其理论在中外理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罗默剥削理论的简要介绍,展现其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
张丹  石岱 《金卡工程》2008,12(11):130-130
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进行展开的.马克思从商品-因素到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再到只有劳动力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而马克思的剥削理论又是基于其劳动价值理论之上的,即剥削也就是对被剥削者在剩余劳动时间里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种剥夺.剥削特指资本家从工人的劳动中榨取的价值(以产品的形式),超过了对工人劳动力的报酬(以工资的形式).资本家就是工人的剥削者,资本家只是在能够榨取公认的"剩余价值"的前提下才会属用工人,因此,这种通过剥削把剩余价值从工人转向资本家的做法存在于所有的劳资关系中,劳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剥削关系.马克思对剥削的概念采取了这种技术性的定义.并且佐证了这是一种不正义的范例.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也遭来了广泛的质疑.  相似文献   

3.
关于剥削范畴的历史比较与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剥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也是存在数干年之久的历史现象,更是当今社会关系的敏感问题。目前,理论界对剥削问题的认识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剥削应直接剥削与间接剥削,主要剥削一次要剥削,私有公有,我们应全面历史地理解剥削问题。  相似文献   

4.
“剥夺剥夺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论证的基本结论。社会主义制度与以往自原始社会以来的一切社会制度的本质差别之一,在于社会主义是一种非剥削社会制度。但是,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剥削问题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在实践上,1949-1952年间,消灭了封建的、官僚资本主义的和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剥削制度和剥削方式。但是,在新民主主义制度框架下允许资本主义剥削方式有限度的存在。1953-1956年间,伴随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善,资本主义剥削方式基本被消灭,但依然存在“定息”这一名义上的资本主义剥削方式。1956年,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一直到1979年,虽然不再存在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但是,伴随着对刘少奇“天津讲话”有关“剥削有功”观点的批判,在思想理论战线保持着对剥削行为和剥削思想的高度警惕。1979年以来,剥削开始成为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尽管“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中存在无可否认的剥削事实,但是,人们似科难以真正从理论上承认其合理性,人们讳言资本主义经济而言私营经济,讳言外国资本主义而言“外资企业”。可见,长期以来,人们只是从合法性角度对剥削事实无可奈何地予以接受,而于情、于理,人们对剥削是拒斥的。然而,自从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以后,如何合情、合理、合法地说明社会主义下的剥削现象,如何说明社会主义这一非剥削制度与剥削现象的关系,就成为理论上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对剥削的理论阐释已难以说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施行的政策和法律,难以说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及资本收入多元化的发展现实,重新阐释和定义剥削概念应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澄清四个基本认识,正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历史与现实作用及其实现方式,正视资本的作用及其获得收入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提出剥削是依托资本与权力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按资分配不等于剥削,无论是公有制、私有制还是混合所有制都可能发生剥削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贯穿于《资本论》全书,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灵魂。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阐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是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锐利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7.
剥削新论     
剥削是社会一部分人或集团凭借某种特权,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依据剥削存在的所有制基础不同,剥削可分为公有制剥削和私有制剥削两种;依据剥削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节不同,剥削可划分为生产环节剥削、交换环节剥削、分配环节剥削和消费环节剥削。人类社会的五种发展形态中均存在剥削,但程度不同,性质有别。  相似文献   

8.
2007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马克思创作于19世纪中期的《资本论》重新引起了人们极大地关注。《资本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百科全书,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的百科全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唯物辩证法,具体使用了叙述方法,抽象分析法,文学、数学的方法,还采用了“引证”的方法,特别是引用了大量的典故来分析和研究问题,创立了一整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劳动价值论”是《资本论》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和重点,马克思这一理论的研究过程中也引用了大量的典故进行概括分析。典故使用方法的运用对于当前进行理论研究具有极大的方法论价值,能够给人以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齐朝婷 《金卡工程》2010,14(5):62-63
产权是构成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元素,是市场交易有序运行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既有共同点,也存在着差异。本文分别对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释,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我们应该以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为指导,借鉴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合理部分,为中国的产权制度改革服务。  相似文献   

10.
陈锋 《时代金融》2013,(12):314-315
美国金融危机以来,从马克思主义视角探讨资本主义危机受到关注。理论界普遍认为马克思本人没有提出一个比较系统的危机理论。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危机理论展开了多方面的探讨,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比例失调危机理论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借金融危机以来展开的危机问题的讨论为契机,通过介绍比例失调危机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对其的争议,从而为马克思主义视角展开的危机问题的研究提供历史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张振朋  曹小会 《金卡工程》2008,12(11):160-160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基本内容、历史命运的和新发展的考察,可以验证他的当代解释力,推动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个人收入公平分配,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精粹,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难题。现阶段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包括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发生的。文章基于马克思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分析目前收入不平等的现状,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刘京鹏 《中国外资》2012,(12):191+193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而其中资本概念的提出真正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就是剥削。马克思通过逻辑严密的演绎推导了货币到资本的转变,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商品概念的表述。文章试图通过回顾《资本论》中劳动力商品的论述,解释劳动力价值在劳动过程中的运动。  相似文献   

14.
孙博 《云南金融》2011,(9X):154-155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用唯物辩证法系统的论述了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四环节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原创性的消费理论。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关于消费理论的论述,并发掘了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对我国的经济有何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丁永慧 《金卡工程》2010,14(7):323-323
本文从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对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科学性的证明过程进行梳理,着重分析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点的诠释,以便完整的了解恩格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丰富内涵的阐释。  相似文献   

16.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而其中资本概念的提出真正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就是剥削.马克思通过逻辑严密的演绎推导了货币到资本的转变,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商品概念的表述.文章试图通过回顾《资本论》中劳动力商品的论述,解释劳动力价值在劳动过程中的运动  相似文献   

17.
孙博 《时代金融》2011,(27):154-155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用唯物辩证法系统的论述了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四环节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原创性的消费理论。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关于消费理论的论述,并发掘了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对我国的经济有何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计划经济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虽然没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经验,但是他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剖析和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提出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实行计划经济的科学预见,并对如何实行计划经济的问题,作过许多理论上的提示。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时,重新学习马克思关于计划经济的理论,对于我们坚持计划经济,搞好计划工作,实现二十年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古典马克思主义(我们这里指的是马克思、恩格斯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理论遗产。其中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学说是这一理论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待古典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理论遗产?这一遗产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如何?这是多年来争论不休而又未能获得满意解决的问题。本文暂不考虑这一遗产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也不涉及对这一理论遗产的不同理解,而把这一遗产本身作为研究对象。鉴于人们对古典马克思主义曾经说过些什么是清楚的,本文的研究将  相似文献   

20.
郝暖 《投资与合作》2011,(10):193-193
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危机理论根本对立,但在科学的意义上也存在可通融的余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大多否认总量失衡,确认结构的市场出清:马克思证明市场在总量上不能出清,但在结构上出能够出清。大多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是外因论;马克思是内因论,但不否认危机可以是外源性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视野都限制在一般商品经济上面;马克思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揭示危机的根本原因,但也确认市场机制的作用。面对危机资产阶级经济学或者是放任或者是救治;马克思是历史性的批判?但从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可以推导出像凯恩斯主义那样的政府干预主张,而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也要求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的发展和建立自己的危机救治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