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玉环 《商业时代》2012,(23):120-121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其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知,体现为公民对其权利和义务的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少数民族成员具有民族成员和国家公民的双重身份。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殊的地位和所肩负的责任,公民意识教育对于实现其对本民族认同的同时,增强其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玉环 《商业时代》2012,(26):112-113
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对于实现其民族认同和公民身份、国家认同的统一,增强其主人翁意识、树立民主和法治观念,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国家的基本信念和情感态度,涵盖该国公民对国家制度、领土、身份等的基本认同。边疆民族地区因特殊的地理特征、文化历史和人文特性,国家认同面临经济发展落后、教育质量水平较低、资源均等化程度、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阻滞因素制约,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问题日益凸显。现代国家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强大,离不开少数民族群众国家认同的建构,需要系统化、整体化地探索对策。  相似文献   

4.
陈礼松 《致富时代》2015,(3):159-160
少数民族政治认同问题一直是备受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里,探讨和研究少数民族的政治认同,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扩大政治参与、保障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促进民族政治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界定了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科学内涵,阐述了我国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现状及特点,在此基础上,从国家、民族、村社等层面提出了增强少数民族政治认同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对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和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发现扩大政治参与,严惩腐败、提高政府绩效,保障社会公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文化认同研究常常将组织作为一个研究整体,很少考虑将个人因素纳入研究的核心,甚至将文化认同等同于国家认同,加深了人们对文化的刻板印象,阻碍了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遮蔽了文化研究的视域。为补充传统研究的缺口,在跨文化商务背景下,对文化认同进行了重构,将个体文化认同作为文化认同重构的核心,重构之后的文化认同,使跨文化商务培训更有针对性、更富成效,可以提升跨文化商务沟通战略的质量,为跨文化商务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潘瑜琦 《中国报业》2022,(4):116-117
国家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国家认同作为社会意识,包括对于国家政治共同体的认同以及国家民族的认同.大众传媒作为中介,通过渗透人民群众的生活来补充国家本源性匮乏,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中的议程设置下,建构国家认同.本文聚焦"新疆棉花"事件,以人民网报道为例,从三方面探讨大众媒体建构国家认同的基本方式,并分析其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认同问题成为政治学问题以后,备受学界关注。民族学界和政治学界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问题,很多学者认为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不可能同时和平共处:有了族群认同就没有国家认同,有了国家认同就没有族群认同,二者被割裂开来看待。但是族群和和国家之间的矛盾对立并不是必然的。本文从个人对的认同入手通过辨析来考察非特定国家内部两种认同的关系问题,探讨族群认同可以和国家认同和谐共存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国家认同感对国家社会稳定机制的构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生作为国家栋梁及希望,对国家认同与否更是事关国家的未来发展进程。随着近日香港不安定事件频发,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被社会各界频繁提及,探究其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愈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调查对上海在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进行了调查,从制度认同、文化经济认同与祖国认同三个方面入手,利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对上海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现状进行了把握与总结。  相似文献   

10.
公民参与的程度和质量是衡量一个社会政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尺度.体现这种社会制度的发展水平.公民参与有利于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是推进国家走向治理和善治之路的强大动力.本文在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探讨了如何通过社区建设提高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旅游目的地的个体游客为研究对象,探讨当个体游客感知到穿着汉服出行游客的存在时,在这一参照群体信息性和规范性的社会影响下,出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普通游客是否自发的产生宣传、推荐、身着汉服出游等系列游客公民行为,以此论证参照群体对游客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2.
张雪  陈盟霞 《商》2015,(2):83
公民身份不应仅仅是形式上的法律条文的表述,更应该是公民对其公民身份的强烈归属感,这就是公民身份的认同。作为改革开放的特殊产物的农民工群体,其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也不应仅仅停留在农民或是工人,而应加强其对自身公民身份的认同。本文在阐述了公民身份与认同的结合后,透析目前农民工群体公民身份认同度低的原因,进而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增强农民工群体的公民身份认同,运用公民身份保障合法权利,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1921年为了应对"旧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所造成的农民政治认同危机而采取的"新政".它的制定和实施以农民问题为切入点,以解决农民问题、维护农民利益为核心,是重构农民政治认同、维护苏维埃政权以及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好政".  相似文献   

14.
战疫背景下,部分青年对疫情的严重性缺乏认识,对党和政府的号召持"佛系"、冷漠的态度,重要原因之一是部分青年政治觉悟不高。本文在分析实证调查数据与战疫背景下青年群体政治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前提下,从增强青年群体的政治参与感、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突显课程思政在提高政治认同教育实效中的作用、发挥协同教育的联动作用、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督与引导等方面探索青年群体政治认同的有效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5.
多元共生的文化样态、共享激变的文化传播、碎片选择的文化信息线上线下整合构成的整体文化具有深远影响力,结合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契合,分析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背景、理论内涵及重要意义,研究在网络视域下经典权威辐射力削弱、科学解读的亲和力减退、话语建设生命力弱化的现实困境,提出了突破路径:搭建网络平台,重视利用自媒体环境;再选择文化载体,艺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充分社会实践锻炼,拟态涵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真正发挥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实效性和蓬勃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蒋瑜  赵政 《商场现代化》2012,(21):248-249
<正>一、核心概念1.公民社会"公民社会"由"civil society"转译而来,是西方政治哲学和社会理论话语,其概念源远流长,伴随西方社会历史的发展几经变迁。古希罗时期,公民社会指这一时期所特有的城邦文明国家。17、18世纪自由主义思想家为反对专制王权从个人权利角度来界定,认为公民社会是外在于国家的社会组织,并以政治自由作为其主旨。19世纪西方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普遍胜利,在资本主义商业经济空前发展的条件下,公民社会理论研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黑格尔第一次将公民社会范畴从政治国家中剥离出来,开创了现代意义的公民社会观。马克思揭示了公民社会成员的  相似文献   

17.
企业公民:交换的"资源"与"第四级契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交换是以"资源"换取"报酬"的过程.本文根据对企业参与社会交换的"报酬"与"资源"的多样性的探讨,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和社会认同两个方面论证了社会责任是企业不可缺失的"资源"的观点.做一个企业公民,是企业与社会签订的"第四级契约",即企业要向全社会承诺做一个愿意自觉履行其道德责任的企业公民.企业公民是企业道德责任内化的表现与结果,因而有助于企业与社会之间化冲突为和谐.  相似文献   

18.
赵静敏 《中国市场》2014,(24):54-55
本文旨在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与重构问题,力求在本国国情的框架之下,继承与创新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在分析构建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现实挑战以及阐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认同与重构的紧迫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与重构的解决路径,期望本文的写作能为我国社会的发展贡献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边疆作为国家主权和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利益边疆、文化边疆、软边疆等概念逐渐延伸的背景下,国家对于边疆的战略定位有了新的转变,推动边疆治理的转型已成必然。因此,主要通过分析边疆治理的转型内容,探究转型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具体民族国家认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推动国家在提升边疆治理能力的同时增强国家认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直以来,文化认同是贯穿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基础,同时也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稳定的基石。但是,随着近年来全球化的到来,"三股势力"衍生出新的力量,逐渐蔓延到我国,少数民族成为了国内外分裂分子对我国进行民族分裂的最有价值的工具。因此,把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有机的统一起来,成为当前我国实现稳定和谐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