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海川 《商》2012,(11):93-93
本文从宪法中的公民私有财产权保护角度出发,对现实中面对种种侵犯公民私有财产权的行为却不能予以保护的宪法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以期对如何真正落实宪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财产权首先表现为私有财产权。私有财产权在行政法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对行政权与财产权进行科学梳理并分析其原因,寻求私有财产权在行政法上的保护已经成为行政法学者亟待解决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3.
《商》2015,(32)
强拆现象的本质无疑是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侵犯,对此,作为我国根本法的宪法在其第十三条中对私有财产权进行了明确性的保护规定,但与此同时,该条又对私人财产权进行了一定限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宪法又为强拆现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本文依据宪法学理论对当下层出不穷的强拆事件进行分析,从而梳理出强拆事件中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发展轨迹,以便为现实生活中强拆现象所带来的侵权和维权的困扰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财产权是人类社会进化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事实问题。我国的私有财产权长期以来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受到坚决的排斥。但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写入宪法,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本文试图从公权与私权关系的准确定位,借助我国财产征收征用制度来思考我国私有财产权入宪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以铭 《中国工商》2004,(11):64-67
民营企业最需要的权益就是私有财产权。如果民营企业私有财产权得不到保护.其他权益无从谈起。今年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关于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条款.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反响。作为全国人大常委,法工委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以铭为了此条款在宪法修正案中得到充分体现.多年来建言献策,不懈努力。前不久,在北京召开“2004中国民营企业权益保护高厦论坛“上。王以铭就今年宪法修正以及民营企业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作了见解独特,内容丰富的专题发言。本刊根据录音,节选部分内容进行了整理,特予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从国民经济发展、民营企业需要、建设法制国家和维护行政机关形象等方面论述了民营经济私有财产权行政保护的必要性;认为现行宪法不够完善、行政管理理念错位、行政不平等现象严重是民营经济私有财产权遭受侵害的主要原因;提出完善宪法、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消除行政不平等现象等完善私有财产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温桂胜 《光彩》2011,(1):5-5
当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在2004年的"两会"上就保护私产入宪乐观地表示:"民法、刑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在宪法的庇护下将更完整、更全面、更彻底"的时候,已经有法律专家对此表达了担忧。6年过去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侵犯私有财产权的案件仍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自1978年至2004年,中国进行了系统的法律改革,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架构。我们认为,中国1978年至2004年的法律改革是围绕着确立和保护私有财产权来进行的。私法领域的改革确立了私法财产权,公法领域的改革确立了公法财产权。私法财产权和公法财产权的结合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私有财产权制度。2004年通过的宪法第22条修正案同时规定了私法财产权和公法财产权,是对中国25年法律改革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徐赫阳 《品牌》2014,(9):40-40
私有财产的民商法保护主要指的是民商法作为部门法对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展开法律保护。对私有财产权的民商法保护加以完善有利于发展市场经济、构建法治社会以及形成完善的私有财产法律保护体系。当前我国民商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上还存在着救济和执法制度等方面的缺陷。本文将主要针对我国私有财产存在的问题,谈谈如何利用民商法对其展开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0.
王思懿 《商》2012,(11):113-113
私有财产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阐述财产归属的概念,是商品生产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社会交往的必然形式。民法中的权利本位同私有财产权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相似性,私有财产权所表现的是人性论基础,体现出人们所固有的自私心理;而民法中的权利本位所体现的是在市场经济社会的前提下,社会制度鼓励人们存在这种私心,是对个体的认可。民法的核心体现在对人的自由的保障,而自由的基础就是对私有财产的拥有。而民法的经济功能恰恰是对私有财产权的诠释,同时也孕育着效率与秩序。以此,私有财产权与民法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这也正是本文所要论述的私有财产与民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苗妙 《商》2013,(9):139-139
文章首先从分析公民私有财产权利,特别是不动产财产权的性质出发;评析当下我国城市拆迁制度中公民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等公民私有权利保护的现状;最后提出在拆迁过程中保护公民私有权利的相应对策。以期完善我国城市拆迁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2.
100多年的梦紧紧地萦绕着他 "中国已有几千万人拥有股票,这些股票就是他们财产的一部份,中国还有成千上万的私营企业,他们拥有自己的工厂、资本等,这个庞大的群体正在迅速崛起,他们渴望自己的财产权能得到法律的保护!"说到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时,刘永好的内心燃烧着火一般的激情.  相似文献   

13.
在“经营者消费维权责任”教育引导活动中,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张严方就在新消费形式下,如何依法保护企业私有财产权,企业怎样完成转型升级,以及企业应承担的消费维权责任等问题做了深入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作为转型经济体 ,必然经历改变政府职能、给私有部门放权的过程。许多国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都会使用优惠策略。包括免税期、减税和返还税收等措施。但是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更多侧重于制度开放透明度、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政府机构设置以及司法保护程度之上。制度的不透明会导致纳税人和其他国家公民难以知晓在东道国的受保护程度 ,以及不受保护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的诉讼立法中,对诉讼当事人财产权保护的制度设置并不完善。在侦查过程中,侦查机关相应采取了一系列强制措施,存在着侵犯诉讼当事人财产权的很大可能性。本文结合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现状,分析诉讼当事人财产权侦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诉讼当事人的财产权侦查监督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入户抢劫既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又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同时还侵犯了公民的住宅权,对社会的安定和谐造成了重大的影响.虽然最高人民法院专门针对抢劫案件出过几次司法解释,但是对于入户抢劫的认识,在现实办案过程中仍存在很多分歧.本文试着根据现实中的案例,从入户抢劫的要件出发一一分析,对户的界定、入户抢劫的类型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的同时,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也产生了私有信息和数据被破坏或侵犯的可能性,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变得日益重要起来.  相似文献   

18.
廖雨萱  魏溦 《华商》2008,(3):92-92
洛克在《政府论》中确立了财产权问题的核心地位,本文分别从天赋自然权利、人的生命权和自由权以及物质财产权三个方面论述洛克财产权学说。洛克在书中大力提倡生命权、自由权,关注个人权利的实现,并且充分阐明了政府的职能所在以及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戚颖璞 《现代商业》2012,(21):286-288
洛克的自由思想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由此衍生出的"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制定法律的重要依据。本文将从洛克的论财产权出发,简要分析洛克的财产权思想以及由此引申的政府理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社会私有产权,依据产权经济学分别考察了古代社会中土地私有产权、商人产权以及关于私有产权的观念,通过对土地私有产权的分析发现,古代土地私有产权处于残缺的状态,而且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土地收益权不完整,土地转让权也受到诸多限制;同时,商人的产权也屡受侵犯,表现在政府对商人财富的侵夺,以及商人的经营范围受到诸多限制。最后,回顾了自战国直至明清时期关于私有产权的观念,发现关于私有产权的观念主要是“抑私”,即对私有产权的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