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伏文军 《魅力中国》2014,(1):325-326,329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想说清楚电视新闻编辑学,不妨先简单回顾一下它产生的历史背景,以便后面的分析更加脉络清晰,有的放矢。还要弄清楚新闻的定义、报纸编辑工作,以及它们与电视新闻编缉学之间的联系与传承关系,以让本文的历史线索和论述线索更为明了。本文中报纸编缉工作的内容将会占据比较大的篇幅,之所以如此行文布篇,是因为电视新闻编缉学与报纸编缉工作之间有许多共同点和贯通之处。众所周知,报纸编缉学的历史更为悠久,将它作为重要的参照系,也就能够更加容易地论述电视新闻编缉学了。  相似文献   

2.
杜鑫 《魅力中国》2014,(21):266-266
随着时政新闻节目的不断拓展与延伸,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也相继产生。电视新闻节目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大众的口味,随着新闻媒体的高度竞争,它有利于高层次的观众对新闻深度的进一步了解。在近几年来,新闻电视评论节目经历了一个模仿、探索的过程,但在今天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却存在这很多问题,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能缓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身处的窘境,本文针对当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张喆 《魅力中国》2014,(26):280-280
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新闻拍摄的技术水平和效果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不但要给观众带来及时、准确的信息,还要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到二者兼顾的拍摄理念。本文对于高清电视新闻拍摄手法变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曹光 《魅力中国》2010,(11):156-156
电视新闻记录了新近发生的事件,也记录着有线电视发展的历史。如何创新使电视新闻节目在有线电视中占有一席之地.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节目创新是有线电视新闻提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张智锋 《魅力中国》2014,(3):339-339
电视新闻是观众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电视新闻质量的好坏取决于电视新闻采访。一个好的电视新闻采访是电视新闻质量的保障。采访是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和前提。采访既是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采访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新闻作品的质量。作为一名电视记者,除了具备一定的采访基本功外,还应该注意电视新闻特有的采访技巧。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省级电视台纷纷上星,各省的电视新闻节目都能看到了,在研究自己的新闻节目质量时,就有了一个参照系。这个参照系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当前电视新闻同行之间的竞争的焦点,或当前提高电视新闻质量的当务之急,已主要不是技术性问题,而是办新闻节目的观念更新问题。谁的观念更新的快,谁能够将宣传改革的勇气拿到新闻节目自身的改进、提高上来,谁就会在竞争中取得主动和优势地位。那么,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亟须实现哪些观念的转变呢?一、从宣传主导型向报道主导型转变实现这一转变既是提高引导艺术和新闻节目质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提高电视新闻节目质量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新 《发展》2009,(11):123-124
提高新闻节目质量是电视新闻永恒的主题。只有以强化电视新闻改革为动力,通过创新电视新闻为媒体的永恒理念、创新电视新闻工作机制、创新电视新闻工作方法,坚持党的基本原则,坚守职业道德,电视新闻才能常做常新。  相似文献   

8.
教科书的事.近来很闹。国外是由日本新历史教科书内容曝光引发的批判浪潮。“与日本旧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对比.新历史教科书更加严重地歪曲历史,试图使日本在上世纪对亚洲国家的帝国主义侵略合法化。”韩国民众在日驻韩大使馆前举行示威,焚烧仿制的日本新历史教科书。  相似文献   

9.
吉文波 《魅力中国》2013,(14):290-290
电视新闻编辑主要是把新闻素材和新闻稿件作为基础,然后通过编辑部的组稿、优选等综合性的活动,组成一个新的新闻稿件,然后把这个新的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给广大的观众。本文主要分析了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通过合理地应用这些措施大大的提高了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效率,提高了电视新闻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许多电视台加大了电视新闻改革力度,但在一个大范围传播网正在形成的情形下,电视新闻正遭受媒介群落围攻。相比其他下功夫抢夺受众“眼球”的媒体,电视新闻的改革步子还不那么令人满意。尤其是一些地方台,电视新闻的制作水准还处于低迷状态(如栏目分散、时间短、深度欠缺),在信息传播的广度、深度及形式等方面,仍有待拓展。用情境说话,是电视新闻创新需要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论文学修养与电视新闻后期编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延桃 《魅力中国》2011,(15):362-363
电视新闻的制作是一项群体、系统的工作,从准备、拍摄、编辑到最后播出,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电视新闻的质量和传播效果。一般人往往只注意到电视新闻记者和播音员的工作,却忽视了幕后后期编辑人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电视新闻后期编辑人员作为电视新闻的最后把关人,决定着一条新闻或一档新闻节目在荧屏上出现的最终形态,其文学修养和业务水平直接影晌着电视新闻节目的优劣。  相似文献   

12.
张莹 《魅力中国》2014,(22):290-290
如今,电视新闻报道中主要是关于现场的新闻报道,由于现场新闻报道有时效性强、现场感强、信息量大、参与感强以及可靠性强的特点,因此已经被大多数社会大众所接受。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给予大众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因而成就了其真实性的特征。这种特征往往会为现场新闻报道添加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和效果。现场报道也更加频繁的出现在电视新闻类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每天在央视或者是在各省台甚至是市县台播出的由记者出镜所作的各类现场报道也是层出不穷。不难看出,现场报道目前已经引领了电视新闻报道行业,也是一种传播新闻的最佳形式。毫无疑问,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生命源泉在于新闻的真实性,本文就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真实性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采访是电视新闻报道的前提和基础,新闻报道的质量与新闻采访的成功与否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既要掌握专业的采访技巧与方法,又要善于运用采访手段和技巧。由于电视新闻形式的多样化,因此需要加强对电视新闻采访技巧的分析和思考。在此,分析了电视新闻采访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探讨了电视新闻的采访技巧。  相似文献   

14.
代军 《魅力中国》2014,(12):296-296
电视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新闻采访作为电视新闻的基础,决定着新闻的质量。电视新闻离不开“文字、声音、画面”三点因素的相得益彰,所以电视新闻报道更具事实张力和社会影响力。电视新闻要“厚重”于其他媒体新闻,这对电视新闻记者的要求也更高。笔者结合十年来电视新闻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体会,谈谈个人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魏珊珊 《魅力中国》2014,(8):306-306
在新形势下,群众的。理和群众的需求成为各电视台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新闻节目,其报道内容日趋平民化,在前期报道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与此同时,对于电视节目表现形式创新的研究却相对滞后,重内容轻形式的新闻节目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因此,有必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对电视新闻节目编辑进行重新的审视,加强电视新闻编辑的自身建设与修养,研究新闻编辑创新的方式方法。本文从电视新闻编辑的基本素质八手,分析了新形势下电视新闻编辑的自身素质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刘娟 《魅力中国》2014,(13):283-283
本文简述了电视新闻的含义和电视新闻传播的内容,分析了电视新闻传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电视新闻传播起到的思想政治功能。对于研究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魏珊珊 《魅力中国》2014,(6):314-314
在新形势下,群众的心理和群众的需求成为各电视台关注的焦点。特剐是新闻节目,其报道内容日趋平民化,在前期报道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与此同时,对于电视节目表现形式创新的研究却相对滞后,重内容轻形式的新闻节目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因此,有必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对电视新闻节目鳊辑进行重新的审视,加强电视新闻编辑的自身建设与修养,研究新闻编辑创新的方式方法。本文从电视新闻编辑的基本素质入手,分析了新形势下电视新闻编辑的自身素质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富有技巧的编排是一门艺术。一个新闻节目的总体形象是由编排技巧来决定的,作为电视新闻采制过程的最终产品,电视新闻的编排代表着各级电视台的立场和态度。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的重要环节就是编排播出,同时也是新闻价值的最终体现。  相似文献   

19.
李义彪 《发展》2012,(2):89-90
电视新闻是每个县级电视台重要的自办节目之一。许多百姓认为县级电视台电视新闻没有可看性。笔者在深入调研临洮县电视台具体情况后,对提高当地电视新闻的内容质量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赤 《黑河学刊》2012,(7):28+93-28,93
采访是电视新闻的基础。只有深入采访,精心拍摄,电视新闻才有生命力,才会受到观众欢迎。要树立采访是拍摄的基础的观念。正确处理采访和拍摄的关系,把电视新闻的质量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