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沙是一种以气候为主因的灾害类型,大风是形成风沙的主要因素。地形、降水、气温和沙源也是促成风沙危害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的沙化土地分布特征划分治理区域,通过对其风沙危害季节的风沙扩散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正确评估,统筹设计治理方案,构建防沙治沙的安全格局,能有效地阻止风沙漫延,切断其扩散路径,降低风沙灾害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家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蕾 《辽宁经济统计》2005,(2):16-18,35
维护国家安全,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政府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这一概念仅仅由军事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三大要素构成.而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加速,使生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700年前,这里是成就元王朝帝王大业的发祥地,甚至于北京的中轴线也因这里发生了偏转;700年后,北京刮起的沙尘,竟然有人称之为十粒沙子中有八粒都来自这里。正蓝旗,这个与北京有着如此渊源的小城,一个对首都北京的生态安全如此重要的地方,究竟什么样?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但生态安全的意识却与之相差甚远。本文以四川生态安全为着眼点,提出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没有生态安全也就谈不上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5.
金磊 《国土经济》2001,(4):42-44
中国西部开发,首先要把现有的适用技术加以系统集成,大力示范推广,其中重要的是积极推动环境的资源保护政策,加强西部载我生态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落实之,必须先思考生态安全环保政策。  相似文献   

6.
以皖江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测算结果显示:皖江城市群的生态占用是生态供给的近4倍,说明其生态状况处于不安全的状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很低。尽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加强环保意识、树立环保理念是扭转生态赤字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6,(29):45-47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2014年喀纳斯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得出喀纳斯景区2014年各类型土地的生态占用情况,最後根据生态盈余看出喀纳斯景区自然资源利用的可持续状况。结果表明,2014年喀纳斯人均生态足迹为11.729514,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056231,人均生态足迹远大于人均生态承载力,而由于喀纳斯景区的生产性土地是有限的并且是不能增加的,所以提出只有相应减少生态足迹,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减少赤字状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历来有“江河源”、“中华水塔”、“东亚水塔”的美誉,境内是中国两大“母亲河”黄河和长江及长江支流大渡河、雅砻江、国际性河流澜沧江、怒江以及河西走廊重要河流黑河的发源地,尤其黄河水的43%是出自青海省境内,占黄河总水量的49.2%,  相似文献   

9.
从国际、国内研究趋势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重点四个层面,对生态安全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多源数据管理(同化、融合、共享)与数据库构建技术、生态安全评估模型与模拟技术和生态安全决策支持系统研发与应用三个层面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0.
刘国华 《中外企业家》2012,(11):143-145
历经野蛮与蒙昧、专制与封建、民主与科学,人类已步入了以和谐与科学为发展主题的生态文明时代,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与社会生态的生态安全的保障与实现,以及其生态危机的预警与防范,有赖于人类种群生态责任、政府生态责任、团体生态责任及个人生态责任的践行,和谐昌明与科学昌明是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健康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区域系统整体出发,分析了区域生态安全系统的结构及特点,探讨了区域生态安全目标与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过程和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王坤 《价值工程》2015,(14):29-31
生态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开展,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生态安全面临威胁。本文在矿区生态安全概念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采用模糊数学法,构建了矿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为促进矿区生态安全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压力指数测算的中原经济区生态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测算生态压力指数(EPI)构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模型,通过计算2009年中原经济区各地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对中原经济区范围内28个城市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内部差异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9年中原经济区各市生态足迹均超过其生态承载力,普遍呈现生态赤字的状况;(2)中原经济区生态安全指数空间上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生态安全呈现三级阶梯的状况;(3)徐州市、许昌市和邯郸市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相对较安全,开封市和襄阳市利用自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相和谐.最后提出中原经济区应在强调粮食核心区建设、调整产业结构、采用高新技术、提高生态足迹供给的同时高效  相似文献   

14.
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是协调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效办法,可以构建区域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区域的生态安全。本文使用InVEST模型计算了2020年厦门市集美区的生境质量,在此基础上识别出了该区域的生态源地。本文共识别出10个生态源地,面积为89.24km2,以林地为主,集中分布于集美区北部;提取出15条生态廊道,总长度为51.13km,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还有12个生态夹点和15个生态障碍点。这些要素是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的重点保护区,能够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结果能够为厦门市集美区的国土空间修复和城市生态网络的优化提供研究基础,同时也对地理条件相似的海岛型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高速增长引发的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严重制约着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以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的现实困扰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引导、区域协调、技术支持、环保意识等方面提出改善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的对...  相似文献   

16.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科学手段确定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是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景观连通性指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与重力模型等方法构建广东省肇庆市的生态安全格局,确定其国土空间亟待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提出修复策略。研究表明:肇庆市生态源地面积10273.02km2,占肇庆市总面积的68.96%,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地区;生态廊道总长度1358.74km,以中部分布为主;生态节点10个,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通过构建肇庆市生态安全网络,分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区域,制定修复措施,以期为进一步优化肇庆市生态安全格局,制定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生态足迹理论在长株潭城市生态安全研究中的应用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两型"社会实验区,其生态安全是指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能够维系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理论为研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量化研究的手段,对于研究全球或一个较大区域系统可持续发展是一条很好的可行性思路.但是,我们研究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进而具体到生态安全时,发现生态足迹理论在用于长株潭生态安全研究与评价时遇到了困难,如果对传统的生态足迹理论进行改进,将生态足迹区分为消费性生态足迹和生产性生态足迹,并以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这能更真实地反映长株潭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8.
生态安全作为全球化时代一种全新的安全观,同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一样已经成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传统安全概念,生态安全具有整体性与全球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综合性与根本性、滞后性与动态性等特点。我国现有的生态安全法律保护重污染防治、轻资源保护,缺乏预见性,立法的手段单一。借鉴俄罗斯等比较完备的生态安全法治化经验,以及考虑生态安全自身特点,建议从法治理念、立法体系、法律制度、配套制度等方面,对我国生态安全法治化进行设计及重构。  相似文献   

19.
毛敏 《事业财会》2007,(2):46-49
当前,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意识的日益加剧,人们开始全面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道德观,要求承认并尊重自然环境的价值与权利,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来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视为一种伦理原则米调节利制约关  相似文献   

20.
生态监测技术与我国生态监测工作现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松林 《价值工程》2010,29(23):109-109
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着重探讨了生态环境监测的概念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并对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现状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