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本刊讯 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日前在“第四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上表示,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在“诚信”二字,但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是无限的,责任和权益要有效统一,缺一不可。在企业和审计机关工作多年的李金华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在“诚信”,“每个企业都要打造自己的诚信,成为信得过的企业”。他认为,这种“诚信”至少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政府的诚信,即遵守国家的政策、法规以及相关的标准;二是对客户的诚信,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三是对社会的诚信,要依法真实地向社会提供必须提供的信息,关心社会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2.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诚实守信是一个健康、和谐社会所必须建立的社会规则。近些年来,“会计诚信”一词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新闻媒体以及各种学术期刊中。然而,会计诚信问题之所以引起人们广泛、高度的重视并不是因为会计的“诚信”,而恰恰是当前会计诚信的严重缺失。笔者在会计行业工作多年,根据自己多年经验,对会计诚信建设谈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呼唤诚信     
与人相处,不可没有诚信。没有了诚信,别人会对你敬而远之,这是与人相处的常理。然而,这个常理也被挑战着:凡事不来点“虚”的、“狡猾”的、“绕弯子”的,世面上的人就觉得你“太实在”了、非褒非贬的说你“没劲”、说你太傻。这样一个风气使得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的人越来越少了。与社会相处,不可没有诚信。作买卖的不讲诚信,没人买你的东西;搞管理的不讲诚信,没人去遵守秩序;执法者不讲诚信,没人把法律看的那样神圣。这些都是社会的常理。然而,这个常理被打破了。做买卖的不讲诚信挣了大钱;搞管理的说大话假话空话…  相似文献   

4.
再说诚信     
近年来,诚信是一个高频词汇,屡屡见诸报端,登众议之堂。曾几何时,诚信竟然成为中国社会的稀缺资源,高价待沽。中国自古不缺诚信的理念和守实的商业作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非诚贾不得食于贾”、“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岁月沧桑变迁,我们以诚信立邦立命的祖先若能冥知此情此景不知该作何感想?当然,诚信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还都不能离开我们所处的社会经济的大环境。一、诚信稀缺和经济发展及经济改革息息相关应该说,诚信的稀缺不仅仅是我国遇到的独有现象,外国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即便在目前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5.
王艳 《审计文汇》2007,(8):128-129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人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对于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审计人员注重礼仪,文明审计,体现的是国家公务员的内在素质,反映的是审计机关的外部形象。  相似文献   

6.
一、诚信的本质及内涵 俗话说:“黄金有价,诚信无价”,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小到一个企业或一个人,有了诚信,比拥有任何财富都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7.
邹怀芳 《活力》2010,(17):34-35
一、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一)诚信是金,是垦区的立业之本“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当前。垦区的发展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诚信作为基本准则,视诚信为垦区的核心竞争力和“金名片”。要讲求个人诚信、企业诚信、产品诚信.以诚信立垦,努力为社会奉献放心、安全、健康的粮食和食品,努力把诚信的北大荒人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8.
赵碧丽 《现代企业》2006,(12):63-64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政府要取信于民,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个人要立身处世,都不能没有诚信。一个民族或国家一旦丧失或弱化了诚信意识.必然产生各种不道德和腐败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由于体制和机制原因以及人们思想认识的偏差,整个社会和市场经济正面临着“信用危机”的严峻挑战。在一定程度上,个人信用、企业信用乃至政府信用的缺失,已经造成日益不良的后果。并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已经十分重视构建和谐社会问题,但是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从构建诚信社会这块基石做起。  相似文献   

9.
杨静 《新疆审计》2007,(4):64-65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条件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因此,营造一种良好的会计环境,首先要营造尊崇诚信的良好社会环境,使全社会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大环境的社会风气涉及到各个行业,要靠每一个人去转变,这就要求广大会计工作者,在依法办事,认真执行国家会计制度和工作规范的同时,必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强化自身约束。  相似文献   

10.
浅谈"诚信"     
诚信是古人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诚信是一种个人修养,也是一种道德行为。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集体、民族、国家生存之基。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经济发展之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和一个地区的发展,诚信尤为重要。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信用经济,离开了诚信,在互不信任、互相防范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有市场经济的真正发展。“信”的本义是“诚实不欺”。诚信的核心是信任。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信用是一种信守承诺的责任感则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后果负责的道德感。它即是个人的一种品行,表明人们的认同程度,同时…  相似文献   

11.
诚信及诚信文化的实质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学说的核心为仁,以仁、义、礼、智为基本的道德范畴,同时把“诚”与“信”作为判断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准。诚信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孔子认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墨子认为,一个人为人处事,要“言必信,行必果。”2、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经济活动基于社会习惯和道德之上,如果离开这些习惯和道德,人们之间的交易将受重大影响,交易的基础就会动摇。”“如果追求金钱和名利超出对智慧的追求,整个社会便…  相似文献   

12.
诚实守信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诚信已经成为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立足之本,发展之源泉。所谓“企业无信不旺,政府无信不威,社会无信不稳,国家无信不强”,“诚信,天下之结也”。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保障。在中国市场经济环境中,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比较突出。社会诚信体系发育程度低和普遍的诚信缺失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突出问题之一,经济增长碰到了诚信危机,信用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13.
“没有信用就没有办法做生意”这句朴实的话出自正泰集团一位副总裁之口,正泰董事长南存辉则另样评价“诚信”、看待“诚信”。他说:“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更是一个企业的立企之本!”今年3月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召开期间,南存辉向大会提交的第一个议案就是有关诚信的《加大市场秩序整顿力度,优化企业社会生态环境》。南存辉为什么会这样看重诚信?原来,正泰诞生、发展、成功18年的经验表明:是诚信打造出了正泰,诚信包含在正泰人创立的正泰品牌之中,正泰在抒写辉煌壮观的创业史的同时,也抒写了可歌可泣的诚信立企篇章。  相似文献   

14.
诚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人们社会道德的规范。诚信经济讨论的是在经济社会中各个经济利益体的行为规范。诚信是什么?“诚”为诚实.是语言和内心的一致.真心实意.实实在在:“信”为信用.是语言和行为的一致.遵守诺言.实践成约.取信于人。”诚信”.是诚实与信用的一致.即以诚待人.取信于人。社会提倡诚信.可以让人际关系融洽.更好地沟通.减少纠纷:失去诚信.  相似文献   

15.
谈会计诚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一个民族或一国家一旦丧失或弱化了诚信意识。各种不道德和腐败现象就必然产生,一个信用缺失的国度。不可能有快速、持续发展的经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培养公民的诚信品德是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推进的重大问题。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16.
诚信无价     
众所周知,诚信是眼下很时髦的一个词。买卖东西要讲诚信、与人处事要讲诚信、商业谈判更要讲诚信。小到一个人,大到整个社会,诚信是基础,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地位和社会的稳定。一个人可以失去财富、失去职业、失去机会,但万万不可失去信誉。  相似文献   

17.
诚信之我见     
李琳 《现代企业》2005,(12):53-54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建立诚信体系,改变诚信缺失现象,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那么如何理解诚信?“诚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与“信”两个方面。“诚”主要是讲忠诚、诚实、诚恳;“信”主要讲信任、信用、放心。  相似文献   

18.
围绕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2003年4月,由南汇区文明办、南汇区经委等10多个职能部门联合发起,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南汇区“诚信企业(商店)、诚信产品、诚信职工”创建评选活动(以下简称“三诚”创建活动),这是加强我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社会诚信观念、推进经济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区积极探索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有效结合的一项积极有益地尝试。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两港一城”的建设和文明城区的创建,对南汇推进诚信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回首三年来“三诚”创建活动的实践,倡导诚信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和深入,参与诚信创建的面亦越来越广,为建设和谐海洋南汇、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创建品牌。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对“诚信”需求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各行各业都投入很大的精力搞“诚信”工程 ,抓“诚信”建设 ,“诚信”已逐渐成为人们建立各种关系的基础。而作为“诚信”的倡导者———各级政府 ,更是把“诚信”摆上十分重要的位置。政府失信 付出沉重代价信用不仅是调整人际关系的规范 ,也是调整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重要准则。人无信不立 ,业无信难兴 ,政无信必颓。个人失信 ,影响是微观的 ;企业失信 ,影响的是一个集体 ;政府失信 ,影响的是一方经济和政治。“政府诚信”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是因为各地政府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信用危…  相似文献   

20.
在今年的两会上和“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中,诚信二字成为企业界、两会代表和委员及全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中国加入WTO后,在与国际社会更广泛的交往中,“信用”是一张重要的“名片”。因此,“打造诚信中国”的呼唤,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再次响彻中华大地。失信的代价去年,曾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南京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新年刚过,就以经营不善、管理混乱、长期亏本等理由申请破产,又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南京“冠生园”垮台的根子是在于该企业失去了起码的诚信,不顾产品质量,赚取不法利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