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2 毫秒
1.
<正>为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服务能力,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2015年,宁夏农广校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培养了一大批辅导员。以县(市、区)产业发展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农业产业链建设了一批农民田间学校,初步形成了农民田间学校基层教学工作格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上海市全面启动农民田间学校创建工作。在深入涉农各区开展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基层培训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并出台了农民田间学校建设、运行、管理等系列规范。目前,上海市认定了93家农民田间学校,逐步把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成为上海市农广校体系在乡村的办学场所和基层教学点的工作格局,推动了农民教育培训与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建设宗旨:适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新要求,推行以需求为导向、以田间为课堂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把农民田间学校建成农广校体系在乡村的办学场所,方便农民就地就近参加培训学习,深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与农业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目标任务:根据产业发展和农民素质提高需求,以农民合作社等为依托,"十三五"期间在全国建立不少于20万所农民田间学校,基本实现当地主导产业全覆盖,构建农民田间学校基层教学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陕西省农广校把加强农民田间学校建设,作为优化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强化农民教育培训基础支撑作用的重要手段和工作任务,在科学布局、打造提升、运行管理、作用发挥等方面上下联动、共同发力,形成了农民田间学校基层教学工作新格局,使农民田间学校在巩固拓展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成效、带动产业脱贫和助推农业现代化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探索出一套符合当地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的工作方法。一、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建湖县精准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技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农技推广科普宣传等工作,全县农民学科技、用科技蔚然成风,农民科学素质建设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 强化技能培育,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 完善培训体系.以种养大户、农业企业骨干、农民合作组织骨干、家庭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益民信息社信息员、青年电商经营者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培育对象,聘请省、市业务主管部门及农业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专题授课,讲解农技领域新成果应用,为农民送去致富“金钥匙”;选聘行业内行家能手,进行现身说法,介绍经验,传授技术.针对不同产业类型,建立培训示范基地,在全县范围内精心挑选农业示范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作为实训场地,设立田间课堂、农场课堂进行现场教学,形成既有课堂讲、又有观摩学、还有基地练的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1月11日,全国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研讨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会议实地考察了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等农民田间学校,总结交流了各地农广校推动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民田间学校的模式和经验,就进一步推进全国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及运行机制进行了研讨。会议提出,农民培训的对象,需求和转化应用主要在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在合作社广泛建立农民田间学校,通过"一社一校"实现对社员和产业的全覆盖,是构建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7.
正农民田间学校农民田间学校,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是在实施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项目的过程中产生的农民培训方式培训方式,如今已成为许多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开展农业推广和农民培训的主要手段。伴随我国"三农农"事业的迅猛发展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大力推进,农民田间学校已成为我国培养农村基层实用人才的典型教育培训模式才的典型教育培训模式,它以农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改变了传统课堂式教学课堂式教学,让农民在干中学、学中干,充分调动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江苏省邳州市农民培训工程的调查分析表明,农户对农业技术需求影响到政府、基层农技推广组织以及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的技术培训,并影响到农民培训工程的绩效评价和基层农广校培训方向。基层农广校作为政府的农技推广组织,建议建立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民培训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在"万企联万村共建振兴路"行动现场推进会上,江苏克胜集团农大狮农民田间学校负责人吴成伟与江苏省建湖县钟庄街道古桥村党总支书记黄桂娟签订了"村企合作协议"。江苏克胜集团农大狮农民田间学校(简称农大狮学校)于2018年成立,系克胜集团成员单位。克胜集团以农药植保为主产业,以农资、农技、农业培训、酒店为主要业务的企业集团。农民田间学校建设作为克胜集团"产品+技术+服务"的特色载体,为新型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永川农广校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坚持重庆市农民田间学校"八个一"建设标准(即:构建一个长期运行的科技协调工作站,培养一名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建成或完善一个农民科技书屋,搭建一个农民远程教育平台,带动一批科技示范户,建立一个科学试验示范田,在重庆市农民田间学校网络下建立一个窗口,建立一个农业技术宣传栏),结合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实施,2009年至今共创建18  相似文献   

11.
<正>农民田间学校是农民喜闻乐见的培训形式,也是农业部门增强服务能力的延伸平台。2016年,湖北省农业厅把创建农民田间学校作为全面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周密组织、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年共建成农民田间学校127所,其中省级示范校22所。农民田间学校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主要做法(一)制度设立2016年初,湖北省农业厅下发《关于做好农民田间学  相似文献   

12.
正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过程中,引入"农民田间课堂"培训推广模式,可以有效破解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难题,提升职业农民生产经营和实践能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一、田间课堂释义(一)"农民田间课堂"概念及产生的历史背景1.农民田间课堂概念"农民田间课堂"是指以农作物生产田间为课  相似文献   

13.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同时也是接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体。2006-2007年,我们对杭州市农民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科技需求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农民科技素质、农技推广渠道、农业政策和农技成本支出、农业科技信息、科技致富与农技服务、农民科技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的看法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阶段杭州农民的科技素质、科技需求以及其所期待的社会化农技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天津市宁河县农广校自2011年开始实施农民田间学校建设项目,现建有岳龙小闫、潘庄齐心、百利、七里海芦花香、苗庄芳草地五所设施蔬菜田间学校,通过多元化开展农民活动日教学,整合培训资源,创新运行机制,致力于把农技推广模式做大、做强,搭建了科技服务的新平台,带动了农民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本文将介绍宁河县田间学校运行情况,供大家交流。一、突出三个"联合",创建高标准农民田间学校自项目启动以来,宁河县农广校不断加强组织建设,成立了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15.
正2009年吉林省桦甸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开始承担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相继开展了玉米、水稻、林蛙、林下参和食用菌等农业推广项目,实现指导科技示范户954户,辐射带动农民1500户。作为农民教育机构如何更好地开展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他们不断尝试让作为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科技示范户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培训学习的办法,到2017年已经实  相似文献   

16.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措施,能有效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强力提升农民素质和技能,对农民教育培训进行五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1.田间地头开展培训。围绕当地农业生产发展需求,以农业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通过各种简便、易行、管用的方式,组织专家教授、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教师结合农时季节,进行田间培训。同时发挥  相似文献   

17.
正河南省农广校把建设农民田间学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规划、扎实推进,就地就近为农民和贫困户提供技术、生产、管理、信息等各项服务,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输出了一批技术人才,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脱贫致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农民田间学校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和倡导的农民培训方法。2014年,中央农广校提出在全国农广校系统建设农民田间学校。河南省农广校积极响应,把建设农民田间学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重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重庆市万州区农广校在市农委及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配合支持下,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积极探索创建了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模式,为新形势下探寻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积累了经验。一、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情况目前万州区已建农民田间学校40个,其中"大户带动型"11个,"公司推动型"6个,"专业合作社领办型"23个。万州区农广校注册农民学员1000余人,每年开展田间学校培训活动360次,入户指导1000余户,电话咨询指导500余人次,发放科技书籍、资料1000套,  相似文献   

19.
<正>安徽省肥西县在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同时,紧密围绕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积极推广高素质农民田间学校。2016年,安徽省农广校在肥西县建立农民田间学校5所,培训高素质农民学员830人,带动农户8300多人,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65人,带动农户650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50人,带动农户500人,农业新技术有效地推广示范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自2008年起,农业部大力探索与推广农民田间学校模式,成立全国农民田间学校专家指导组,先后举办了8期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规范农民田间学校开办流程,并在全国建设了一批农民田间学校示范校。目前全国已培养近8000名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开办农民田间学校2万多所次,培训农业科技示范户60多万人,涉及粮食、蔬菜、水果、生猪、家禽等多个行业。农民田间学校之所以办得好,关键在于有利于提高农民农业科技素养。过去,农民种田凭经验、靠老天,耕作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