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1 毫秒
1.
从今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这一改革借鉴了国际上成熟的公共财政理论和市场经济国家通行有效的实践经验,其基本原则是,在划分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在中央适当集中财力的基础上,实行转移支付制度;中央和地方分设税务机构,财政预算分级管理。但是,从实际运行操作来看,分税制改革对原有利益格局基本没有触动,具有渐进的过渡性质。因此,有必要从理论和现实结合的角度,对分税制改革近期可能产生的正负面影响有所估计。其正面影响是: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从今年元月起,我国对财税体制实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分税制的出台,打破了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各级财政收入的传统作法,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支。这一税制上的重大变化,必然引起省级财政审计重点的变化。分税制改革以前,省级财政审计的重点,主要是根据当时财政体制大包干,税收征管按块块,分灶吃饭过日子的客观情况确定的。其重点地区放在收大于支,总额分成上解的地方:重点项目放在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并由地方负责征收的项目;重点问题放在地方是否越权违规挤挖中央收入  相似文献   

3.
1994年我国实行了全面性的税收划分改革,由分成制改为了分税制,在事权与财政支出责任的基础上,初步明确和规范了中央和地方间的税收划分.本文从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税收划分现状出发,进一步分析了其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为我国税收划分提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适应分税制改革加快地方财源建设卜军分税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以明确划分税种,中央集中增量为主要特征的财政体制。过去,我国对各地区实行了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体制,如收人递增包干、上解额递增包干、定额上解、总额分成、总额分成加定额补助等。...  相似文献   

5.
分税制是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确立的一种分税分级财政管理制度,是处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的一种规范的方式。分税制将国家的全部税种在上下级政府之间进行划分,以此来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收入范围。分税制的实质是根据各级政府的事权确定其相应的财权,通过税种划分形成中央和地方两个收入体系,为各级政府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实行明确划分税种,中央集中增量为主要特征的分税制管理体制。与原财政包干体制相比,分税制是一种较为规范、科学的财政管理体制,实行分税制对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促进企业平等竞争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对国家产业政策的贯彻和实施,对企业转换经  相似文献   

6.
以明确划分税种、中央集中全国60%的收入为主要特征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堇已在全国推开,分税制改革是利益分配的再调整,改革必然给地方财力带来新的变化和影响;实行分税制后收支矛盾依然是大多数地方财政头痛的问题,特别是靠吃补贴过  相似文献   

7.
举国瞩目的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于1994年1月1日正式出台。时过半年,喜忧参半。分税制的基本要求是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属权划分各级财政收入和支出范围。将中直企业税收和收入大及增长快的大税种作为中央财政收入,将税源分散适宜地方征管的税种划分为地方税,同时将有利于宏观调控的数额较大的能够稳定增长的税种划分为中央和地方的共享税。财税体制的这一改革对于强化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中央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堵塞漏洞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于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从总体上说运行是正常的,按分税制的要求将我国税收体系中的全部税种在中央与地方问进行划分,建立了中央税、地方税以及共享税收体系;尤其是在促进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收人同时增长、加强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规范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分税制改革是宏观调控体制改革整体中的重要部分。它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以分税的方式规范中央与地方的财力分配关系,保证了中央与地方利益总体长远上的根本一致性。为协调发展经济,获取最佳经济效益创造了条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大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已是分税制促进地方财政发展的原动力。因为实行分税制后,地方的主要税种(如增值税等)上划中央,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地方企业所得税和上交利润等,这样,要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就使传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0.
分税制下我市乡镇财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张启龙,郭政丽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合理划分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及相应支出范围,并按税种划分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收入范围,能够充分调动地方各级财政困地制宜、增植财源和增收节支积极性,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  相似文献   

11.
《青海财会》2002,(3):48-49
任军在《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70期指出,目前我国地方税制结构尚存在以下不足:1.目前的分税制只是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划分了税种,而对于税权,尚未根据财权与事权统一的原则,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合理划分。2.实行分税制一般应该按税种界定中央和地方各自的固定收入,而我国目前的分税制实际上仍未跳出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收入的旧圈子,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顺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更好地发挥国家财政的职能作用,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改革现行地方财政包干体制,对地方各级财政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即:中央固定收入包括: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利润、外资企业出口退税、铁路部  相似文献   

13.
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县乡财政困难在“事权重心下移、财权重心上移”过程之中逐渐凸显出来。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基层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但基层财政困境并未根本缓解。这其中有转移支付方面的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省以下财政体制在分税制方向上几乎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治方法必须从此入手,对症下药。一是加快推进政府财政层级改革;二是明确划分中央、省、市县三级支出责任;三是在明确划分事权的基础上合理划分政府间的财权;四是加快建立健全规范的中央、省两级自上而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必要的“对口支援”等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改革我国财税体制方面提出了一项重要举措,这就是“把现行地方财政包干制改为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基础上的分税制”。  相似文献   

15.
今年.国家实行了以分税制为主要内容的新的财政管理体制,这是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格局和财政运行机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分税制的实施,为我市地方财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理财思路,有效地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对分税制的学习,仅就新体制下财政支农工作和农村财源建设问题谈点个人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对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地方税征管问题的探讨张雪华,方林洲,汪自国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指出:“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并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规定,一九九四年实行分税制,对地方分税制收入基数的核定按一九九三年财政收入的实际完成数为基数,这对进一步确保地方财政利益,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有力地推动地方改革开放的发展,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局部利益,不从改革的大局出发,钻改革政策的空子,在财政收入的基数上动手脚,人为抬高财政收  相似文献   

18.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以来,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与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这有利于提高我国中央政府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能力,本无可厚非,这本也是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的目的之一,然而,遗憾的是由于这次分税制改革的不彻底性,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虽然由于这次改革基本上理顺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力分配关系,但是对各级政府所承担的事权却没有做出严格合理的划分,地方政府承担了较多的事权,却没有相应的财权做支持,导致许多地方财政举债建设,甚至出现空转现象.这对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更是雪上加霜,从而为各级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显性或隐性债务.债务规模过大,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债务危机,对于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分税制是将国家的全部税种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划分,以此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入范围。其实质是根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确定其相应的财权,通过税种的划分形成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体系。本文以公共财政理论为指导,在深入分析现行分税制运行过程中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紧密联系财政工作实际,提出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财政体制,是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要求的,这是市场经济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较为成功的做法。市场竞争要求财力相对分散,而宏观调控又要求财力相对集中。这种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反映到财政管理体制上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集权与分权关系问题。分税制较好的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问题。1994我国开始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十几年来,这一改革,对于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强税收征管,保证财政收入和增强宏观调控能力,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有待于深化改革和加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