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我国政府主导的农地资源非农化配置,虽然大大促进了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但也造成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基于可持续增长视角,采用面板数据DEA技术,测度我国省区农地非农化效率。在充分考虑农地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后发现,我国目前农地非农化效率普遍较低,且存在东部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的区位效应。实现农地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农地非农化效率,亟需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完善资源补偿机制,减少土地价格的行政干预等政策。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耕地保护任务的艰巨性和迫切性,在借鉴国内外农地发展权研究基础上,阐述了耕地发展权内涵,把狭义上的耕地发展权权能细分为处分权和收益权以确定耕地发展权归属,并根据土地增值的自然增值、人工增值、用途转换增值、政策增值等增值来源以确定耕地发展权的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3.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收益的合理分配需要相关土地权利的配置和保障。但在征收农地用于经济建设过程中,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没有体现土地的权益和真实价值,原因在于农民没有农地发展权。通过介绍农地发展权的含义,并对农地发展权的配置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民权益保障的关键在于明确土地权益,赋予农民拥有农地发展权,保障农民有权获得农地转让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  相似文献   

4.
农地流转中的非农化与非粮化风险及其规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加快农业经营体制转变的背景下,农地流转成为必然。但是,在当前农地流转中违背"三个不得"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农地流转中的非农化,以及虽然从事农业,但流转的土地却不是用来种粮的非粮化。农地流转中的非农化与非粮化,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潜在的风险。文章力图对农地流转中的非农化和非粮化及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阐释其危害,进而从发展家庭农场、设置耕地保护金、加大对农业的扶持、提高粮食直补和设置永久性农田基本保护区等方面进行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5.
农地发展权是农地产权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权利.我国现行的农地征用制度存在着农地发展权的缺失.只有在农地征用制度中明确设立农地发展权,才能更好地保护农地持有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关注征地过程中的土地发展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地法律体系中没有设定土地发展权,土地发展权的缺失导致征地过程中不同权利主体利益分配不公、耕地日益减少。我国应该采取土地发展权归属于土地所有者的模式,并结合国情,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实现土地资源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会保障缺位导致陕北流转农地供求不足和交易费用高,不利于农地资源的有效流转,进而影响农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加快陕北农地经营权流转,提高其配置效率,首先应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增加陕北流转农地供给;其次应合理规划提高陕北农地经营收益以扩大陕北流转农地需求;除此之外,加快培育陕北农地流转市场,为陕北农地经营权流转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8.
王晔 《企业家天地》2013,(12):79-80
土地发展权是于20世纪40年代末由英国率先创设,在美、法、日等国相继设置的一项重要土地产权制度,时至今日,在发达国家土地发展权制度具有比较成熟的运行机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土地发展权是国家土地权利的一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淹没在土地所有权中,但随着我国土地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致使土地使用性质改变,土地发展权的缺位导致农地保护成效差、土地增值利益分配不公及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这些矛盾与问题的产生使得土地发展权的价值逐渐为社会各利益主体所认识与重视。即将召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对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有重大突破,必将涉及农村土地征收和增值收益的分配。在笔者看来,土地发展权理论,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的认识,进而帮助我们建构一套符合中国实践需要的利益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9.
农地发展权制度构建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地发展权(Right of agricultural land development)是指农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时而产生的土地增值利益,是土地征用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将农村集体所有的农村土地国有化,然后再进入土地市场,即改变农村土地使用性质而产生的增值利益。由于我国现有法律制度中对农地增值利益——农村土地发展权(以下简称农地发展权)规制的空缺,农民权益无法得到维护和落实,特别是大量失地农民的生存权受到严重威胁,给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修改现行《土地管理法》,确立农地发展权已迫在眉睫。农地发展权制度在国际上以已被普遍适用,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构建和完善该制度,对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地产权的残缺以及征地制度对农地所有权的强行征收,直接破坏了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核心的农地产权制度,致使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清晰且有保障的农地产权制度是运用价格机制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和关键.现阶段,应当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培育和完善土地交易市场,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规范政府征地行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滥觞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一时期重在对国外农地金融制度的介绍、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大陆改革开放以后,衣地金融制度曾有试点,理论研究上延续了以往国内外制度比较研究的路径,但更突出了制度试点的现实背景及其争议。争议的焦点是农地金融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必要性上基本上形成了建立该制度的共识;在可行性上则存在较大的分歧,分歧源于农村土地权利配置的现状。消除分歧与推动农地金融制度建构需要研究转向。  相似文献   

12.
农地价值分析是构建农地产权制度的前提,是优化农地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基础。本文通过建立农地利用动态最优模型来深入探析农地的价值构成及其属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农地产权的界定及其各子权利柬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13.
形成西北干旱区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很多,稀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则是主要原因之一,而完善的水权市场和合理的水权交易价格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化配置稀缺水资源的重要手段.研究中对水权交易机制的形成过程和原因做出了经济分析,并以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存在的问题为例,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实现农地在农户与台商之间的合理流转,是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与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需要.分析农户与台商的农地租赁行为发现,租赁价格与交易费用是影响农地租赁的主要因素.健全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稳定台商农地租赁使用权,同时积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当前闽台农业合作中的农地租赁问题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模型估算结果表明:在表征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的四个变量中,工资自主决定程度对农地转出率影响最大,回归系数达到了0.528,即该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将会使农地转出率增长52.8%。就业流动自由度对农地转出率的影响也比较大,回归系数为0.423。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完善程度对农地转出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回归系数为0.126。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地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农民直接拥有土地所有权、收回农民土地所有权、收回农民土地使用权,以及归还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历史.目前中国走到了必须尽快对农地所有权制度进行改革的阶段,政府尤其?滗 是中央政府的认知对农地制度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信息传递机制、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利益分享主体则是影响政府认知的三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论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定价机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种合理的排污权初始分配、交易制度以及排污权定价机制,是影响排污权交易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市场条件下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价格的决定机制;借助博弈图式探讨了不同价格条件下排污企业的污染治理策略;分析了排污权交易一级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中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多种原因,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今后应重点考虑采纳以下几个改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现状的政策建议: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提高投资主体积极性;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效率;整合(统筹)支农投入,形成规模效应;对重点地区实施财政倾斜,提高均等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