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王静 《中国经贸》2013,(16):4-5
现阶段,我国已经成为大宗商品的进口和消费大国。大宗商品凭借其巨大的市场价值及特有的金融属性,引得国内商业银行纷纷进行抢滩登陆。但近两年来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国内经济下行,大宗商品贸易由于处于国内外经济的接点,受到的冲击力不容小觑。由于大宗商品涉及金额巨大,银行在面对国际大宗商品进口贸易融资该如何保驾护航,同时又该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种种风险,本文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琦 《中国经贸》2014,(1):36-36
对银行而言,发展大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利于可以抓住市场机会、优化风控措施、提高创新能力,这对风险规避和银行本身的发展都有着巨大作用。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环境逐步恶化,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带来,我国大宗商品贸易受到了不小冲击。那么,银行面对大宗商品进口贸易融资该如何保驾护航?规避风险?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业务竞争领地,但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控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成因和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量也在不断扩大,业务品种不断增多,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逐渐累积并显现,这就引起我国商业银行的普遍关注,下面笔者将对我国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的成因和特点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5.
王静 《理论观察》2007,(2):175-176
依据国际金融通用的基本定义,短期贸易融资是指1年期(含)以下有抵押的贷款。贸易融资业务以其所具有的自偿性强、风险低的特点,适合信用资质较低的中小企业。由于它以实施资金流和物流的有效控制为主,更有利于商业银行控制风险,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一、当前贸易融资业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一)授信手段单一制约贸易融资业务发展。除个别银行外,现阶段多数中资银行的贸易融资授信均是简单照搬一般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查标准,主要是考察企业的财务基本状况和担保条件,而外贸的行业特性和贸易融资的专业特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和交易规模的不断提高,使得中国的商品期货市场成为全球之首。商品期货市场是一种风险管理行业,一系列的期货风险事件,表明我国期货市场中的风险控制方面还存有许多问题。面临期货市场的迅猛发展,我国对其本身风险控制的研究及实践的经验存有很大的不足。本文就对商品期货进行简单的介绍,主要探究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发展过程中风险的控制对策等。  相似文献   

7.
3月13日,华尔街见闻传来消息,中国"影子银行"融资链条崩溃迹象冲击到了全球大宗商品贸易。中国大宗商品融资套利模式的崩溃,先导致铜、铁矿石暴跌,然后全球基准航运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一天内暴跌8%,该数据创下过去6年来当日最大跌幅。  相似文献   

8.
潘薇兰 《中国经贸》2023,(11):37-39
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已经发生了革新和升级,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有众多问题需要做深层次的探索、研究和分析。本文针对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进行分析,思考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的意义及该模式下潜藏的风险,提出风险控制的实施对策和解决途径,有助于更好帮助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进入稳定运行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对大宗商品规范发展及风险防范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并结合福建省当前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主要运营模式状况,构建出一套福建自贸区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运营模式框架,以期能充分发挥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资源高效配置的功能,增强在国际贸易中对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从而培育我国大宗商品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王兆骏 《中国经贸》2023,(17):52-54
19世纪国际商业信用危机下诞生了以银行信用作为第三方附加条件的结算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买卖双方互不信任而制约国际贸易的发展。ICC国际商会发布的第82号出版物UCP82第一次将银行信用引入进出口贸易,延续发展到今天通用的UCP600。信用证在如今的大宗商品进出口交易结算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信用证也隐藏了风险与陷阱。本文从不可撤销信用证项下的限制性条款出发,融合大宗商品进出口贸易多年的从业经历,研究和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应对方法,引导出口企业在实践中有效地控制与规避信用证交易中的潜在风险,促进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银行贸易融资产品的层出不穷,银行在把主要精力致力于新产品的拓展时,往往忽视了对传统贸易融资产品的风险把控,致使在传统融资产品上因忽略各个操作环节而导致风险的事件不胜枚举。本文拟通过订单融资案例分析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防范是每个国家商业银行和金融管理当局面临的重大问题。在中国,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成因分析,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防范的现状,从组织结构、内控制度、业务操作和人员素质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银保合作推出了不少新产品,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以下简称“信保融资”)就是一项新的贸易融资产品,它是以保险公司作为介体,使出口企业更容易在银行融资。由于保险公司能够承保出口信用,大大降低了融资银行的风险。这一新型的融资产品受到了中小出口企业与各大商业银行的欢迎。由于最近我国处于经济发展不稳定期,信保融资业务也受到了大的影响,经常会受到不良风险的侵袭,一些融资企业由于资金链断开无法按期归还,信保公司又拒绝融资银行的索赔。为了能规避风险,使业务发展良好,笔者围绕短期信保融资业务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4.
蔡祥 《中国经贸》2014,(10):34-34
随着当前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宗商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增强,有些大宗商品甚至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命脉,鉴于我国已成为最大进口国和大宗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最大购买者的现实,大宗商品贸易的定价机制问题成为了我国经济安全的重大挑战,本文就大宗商品贸易的定价机制问题进行了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非经济贸易合作区开发周期长,投资金额巨大,不确定风险因素较多。为了帮助中非经济贸易合作区解决投融资问题,以尼日利亚奥贡广东经济贸易合作区为例,通过分析总结尼日利亚奥贡广东经济贸易合作区发展现状,总结其在融资规模、融资结构、融资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投资面临的内部风险、汇率风险、材料价格变动风险等,最后分别给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马宏宇 《辽宁经济》2003,(10):57-57
加工贸易是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型贸易方式,目前在我国加工贸易属于国际贸易方式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贸易方式。 加工贸易几乎涉及了银行的全部国际结算业务,包括出口结算、进口结算以及围绕结算业务而产生的其他银行各个环节。银行在贸易融资及结算业务中的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银行在贸易融资及国际结算中的风险主要来自客户方面的风险、业务经营中的风险、贸易对象国的国家风险、国外代理行变化的风险、贸易欺诈等,银行如控制风险意识不强或控制不当,加工贸易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出现进出口结算的风险,以下案例介绍的情况希望能成为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17.
聂彬 《中国经贸》2015,(6):117-117
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基础和前提。针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企业小而分散以及财务信息不健全等特点,商业银行在传统风控模式的基础上,还应该创新风控办法,多管齐下全方位控制风险,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周峻峰 《中国经贸》2015,(15):33-33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改革的深化阶段,在对外贸易领域的发展较为迅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传统融资方式对进出口商的实际需求就很难得到满足,所以探究贸易融资的创新模式以及对其风险控制的加强就比较重要.基于此,本文则主要就贸易融资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及融资创新方式进行分析,并对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及风险控制策略加以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19.
朱金祥 《宁波通讯》2013,(21):34-35
大宗商品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在经济全球化、资产证券化、贸易金融化、交易电子化的时代,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不断强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宗商品市场流通环节多、效率低,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有待完善,庞大的“中国需求”没有产生全面的“中国价格”,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如何有效降低房地产融资风险入手,通过银行体系脆弱性以及房地产企业弱小、市场信息不透明、经营模式陈旧等各方面的研究,对商业银行如何进一步控制在房地产融资中风险提出相关策略建议,并对银行今后房地产融资风险控制的主要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