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奎泽 《中国农史》2007,26(2):48-59
军粮的分配是汉代屯戍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系统性工作,也是粮食在屯戍系统最终发挥效用的落实点,直接关系到屯戍系统的各项建设。就相关简牍资料所及的情况来看,粮食消费的主体多样、用途不一;配给与消费的具体安排尽管随类有别,但都以保证屯戍人员足食为原则,并注意分配中的公平合理,体现了边防军队的一体化要求。这是汉政府保持边疆军队战斗力和稳定人心的必要举措,也是其注重西北边疆战略的突出反映。  相似文献   

2.
汉代河西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粟、大麦、小麦、穬麦、青稞、黍、糜、、豆等。其中谷是粮食的总称;粟又称禾,即谷子,去壳后为小米;粱既可指好米,亦可代指好粟。麦有大麦、小麦之别,河西汉简中的麦主要是指小麦;穬麦是一种抗寒抗旱能力较强的作物,但并非青稞;稷就是粟而非穄;黍、糜、、穄皆同物异名,俗称糜子,其籽实去壳后为黄米;可能也是穄的另一种称谓;青黍即青稞;豆(胡豆)即今之豌豆。它们既是河西民众和边塞吏卒的日常食物,也被用作家畜家禽的饲料,有的还可酿酒。  相似文献   

3.
常平仓     
<正>常平仓是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属于官仓。除此之外,官仓还包括有太仓、正仓等。常平源于战国时李悝在魏所行的平籴,即政府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常平仓的设置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不仅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谷仓——太仓和甘泉仓都充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仓廪充盈。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  相似文献   

4.
张燕飞 《中国农史》1994,13(4):8-14
汉代的江南农业往往被认为是落后的或原始的。然而文献的进一步研究。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的考古发现,说明江南古农业的发展有它自己的特点,汉代法南农业的发展正是建立在南方各种固有的古文化基础之上的,同时也受到中原农业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文献、考古材料及两汉人口的变化上,揭示代江南农业的长足发展,并由此得出几点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5.
汉代苏北农业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磐修 《中国农史》2006,25(1):23-31
本文按照古代农业自身发展的规律,从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生产力水平、耕作技术、农作物品种和产量等方面对汉代苏北农业进行探讨。从农业与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纵向比较看,汉代是古代苏北农业发展的辉煌时期。  相似文献   

6.
地下仓设计     
  相似文献   

7.
8.
国际海洋运输保险关于平安险、水渍险和一切险的承保责任范围普遍采取“仓至仓”条款的规定办法,即规定保险责任自从被保险货物运离保险单所载明的启运地发货人仓库开始时生效,包括正常运输的海上运输和陆上运输,直至该项货物到达保险单所载明的目的地收货人仓库为止。但在实际业务中,保险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按照“仓至仓”条款得到保险赔付。  相似文献   

9.
一、仓至仓条款与可保利益原则。仓至仓条款是规定基本险责任起讫的一个条款,基本含义是:保险责任自被保险货物运离保险单所载起运地仓库或存储处时开始,在正常的运输过程中继续有效直至货物运交保险单所载目的地收货人的最后仓库或存储处所时为止。那么在这段过程中,是否只要发生承保责任范围内的损失,都会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呢?我们先看案例。  相似文献   

10.
11.
两汉黄河水患与河口龙门间土地利用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尚义  任世芳 《中国农史》2003,22(3):118-125
作者对史料重新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解读,就两汉黄河下游水患及中游河口——龙门间土地利用方式的环境后果提出了新的观点:东汉水患频率高于西汉,灾情也更为严重;东汉时期河口镇至龙门间的农耕人口减少了九成以上,该区与整个黄河中游一样,迁入了大量游牧民族,原始的游牧对天然植被破坏性极大,是造成东汉黄河下游水患频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两汉时期,江、淮地区的陂塘水利对农业进步及生态环境改善产生了良好作用。筑堤蓄水,改变了降水及山川溪水的时空分布,可防洪防涝,保障农田灌溉用水,又能发展水产养殖;陂塘工程还改善了当地的人居环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这里暑湿卑下、疾疫多发而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汉代陂塘水利及其产生的环境效益奠定了后世江淮流域农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的农业技术体系率先成熟于秦汉时期,是以北方旱作农业为基础所形成的,所以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汉唐间,伴随中央政权对江南地区的次第开发,传统农业技术的诸多元素也源源进入江南地区,催生了稻作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对江南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回顾这一历史过程我们亦不难发现,源自于北方地区的传统农业技术不是立竿见影地在江南地区产生普遍影响,而是存在一个不断本土化的过程,至唐代,这一过程大体完成,因此也最终引发了江南经济的真正的繁荣。  相似文献   

14.
安忠义 《中国农史》2005,24(2):28-36
汉代是中国养马业大获发展的时期,由于同周边民族的战争,疆域的扩展以及对外关系的不断发展,大量外来的马种被引入,利用外来马种对本地马种进行改良也提上了日程,经过几百年的选育培养,使得内地马种得到根本性的改良,从考古资料看汉代马种比前代大大进步。  相似文献   

15.
试论汉代农业领域中的商品生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恒全 《中国农史》2005,24(4):37-43
汉代农业生产是自给生产和商品生产的结合,汉代农业生产的主体包括经营专业户、地主和小农,其生产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商品生产的因素。汉代小农的生产是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的统一,在小农生产中商品生产的存在具有必然性,离开商品性生产,自给性生产也将无法维持。  相似文献   

16.
西周农官名称繁多,但由于农官称谓不固定、官称区分不清晰、农官职能不稳固、农官权限不明确,在他们的统属关系和权限划分上略显混杂。与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及生产过程的对抗性相适应,西周农官对农业生产主要采取直接指挥监督的管理方式。当时大夫以上级别的农官由特定家族世代承袭,保证其认真履职的手段主要是加强监督。下层农官则由选举产生,并通过考绩决定其升降奖惩。  相似文献   

17.
宋代苏南地区人地矛盾及其引发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两宋时期苏南人地关系演变情况进行了探究。总体而论,在北宋前期,苏南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业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地关系也较为和谐。然而自北宋中期,缘于人口续增给耕地带来的压力,人们盲目开山围水垦田,以及为便利漕粮运输筑建吴江挽路长堤等造成积水之患,苏南人地矛盾开始凸显并日趋尖锐化,以致农业生态环境日坏,水旱灾害加剧,既制约了苏南人口的发展,又使苏、常二府粮食生产遭受重大波折。  相似文献   

18.
浅谈河西走廊沙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沙产业的地位与概念出发,通过对甘肃河西走廊沙区沙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分析,提出应以沙产业为依托,把沙产业理论和开发技术运用到河西走廊沙产业中去,把生态建设与沙产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开发河西沙区资源的巨大潜力,使沙产业为沙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提高沙产业对沙区的经济贡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