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政企职责分开、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国有资产的行政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的经营职能分开、国有资产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分开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以产权管理为主线,以授权经营为特征的多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经营新体制。  相似文献   

2.
高兰 《新疆财会》2006,(2):32-34
从理论上讲,作为财产权利的国有资产所有权的职能是追求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资本回报,其体现的是一种产权关系;从法律上来讲,所有权具有法律赋予的强制性,即拥有对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财产的占有和使用者不一定是所有者,此时,所有权的核心就表现为对财产的处分权和收益权。对出资人而言,表现的就是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也即是享有利润分配和股权转让的权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受政府委托,行使着出资人职责。出资人进行投资就是为了获取投资回报,《公司法》很明确地规定了出资人应享有的收益权,那么国资委即享有国有资产的收益权,享有它所占有的那部份国有股权所应得的收益处置权。因此,对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和使用管理以及对国有资产收益进行统筹规划,是国资委作为出资人应该享有的权利之一和在新的监管体制下最重要的职能。本文就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尽快建立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制度予以商榷。  相似文献   

3.
构建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近几年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制改革中,不少城市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形成了不同类别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制。比较典型的是上海和深圳模式。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上海与深圳对国有产权的管理和运作都分为三个层次:即市级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市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企业。在国资委下设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作为负责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的日常机构。两种模式在两个层次上所构建的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和所履行的职能是基本相同的,在第一个层次上,即市国资委同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关系和角色定位上是一致的,前者是市政府领导下专门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决策和领导机构,后者是市国资委授权的国有资产运营机构。在第二层次上,即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同国有公司制企业产权关系上,两种模式都是以国有产权为纽带所形成的产权关系,而不是行政上下级关系。企业都拥有法人财产权。但在两种模式中所存在的共同的问题就是,它们都难以做到真正的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企业不能真正做到拥有法人财产权,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得到真正的分离。这正是下一步构建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所要克服的,也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4.
<正> 一、所有权管理机制是保障企业真正转换经营机制的内在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对企业放权让利,对增强企业自主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宏观调控体制特别是国有资产所有权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使得政府的双重职能没有很好地分离,出现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原则和具体路径。这一改革涉及对现行国资国企体制重大调整。目前,重庆国资委在这方面的改革比较谨慎,拟定在国资监管机构和持股机构之间,逐步实现监管与出资者职能的分离,在持股机构与经营性国有企业之间,实现出资者与企业的分离,通过政资分离、资企分离的两级分离,实现彻底的政企分开,在此基础上,实现完全竞争性经营性国企的市场化运营和发展混合所有制。  相似文献   

6.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变迁,从1988年开始,至今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国务院直属国资局阶段(1988年到1994年).当时,国务院将国有资产管理局(简称"国资局")的任务确定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全部国有资产行使管理职能,重点是管理国家投入各类企业的国有资产.同时,按照"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的原则,逐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这一阶段,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启动了政府代理国有资产所有权的机构与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的机构在组织制度和管理职能方面的分离进程.  相似文献   

7.
1.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是解决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一个必要的前提。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是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建立新的宏观调控体制的前提条件。而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又是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财政部、外交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和海关总署日前联合发布了《境外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办法》首次明确了政府与企业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强化了政府所有权监督职能和约束机制,同时规定实行政企分开,对企业实行放权。 《办法》规定,境外国有资产经营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分离、政府分级管理、企业自主经营的原则。境外机构的国有资产经营责任人,对境外机构占用的国有资产负有安全有效使用和保值增值的责任。 《办法》还规定,中央管理的境外企业的重大资本运营决策事项需由财政部或由财政部…  相似文献   

9.
吴俊 《财会通讯》2008,(4):81-82
一、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有效的财务监督是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助推因素之一。为维护出资者权益,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授权机关,按一定程序和标准,选派监管代表,对企业整体财务进行专业、专职监督和控制是完全必要的。(一)有利于有效监控企业内部运行伴随“两权”(出资人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和“两种职能”(国家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职能与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的分离,国有资产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建立财务总监制度可以有效地规避和控制“内部人控制”现象,可以对产权资本进行管理和控制,促进资本保值与增值,维护所有者权益,并对代理人(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监督,减少代理损失。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报告指出,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国资管理法律法规,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对研究国资管理、防止国资流失,建立对中小国企经理人有效激励机制,提高国民经济运营优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涵.  相似文献   

11.
为盘活国有资产存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近年来我国尝试了多种运作模式。TOT项目运作模式作为新兴的运作模式,近几年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广泛应用。该模式以转让主体利益双赢的原则为基础,分离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有效地解决我国国有资产在经营权转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平衡和协调主体双方的利益,在我国国有资产经营权转让中应积极引入该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新时代背景下,国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无疑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如何让国企保持旺盛的活力,真正做大做强做优,是国企监管部门和国企经营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国企的内部管理工作过程中,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是国企实现稳定发展的前提,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国企为研究对象,从重视建设工作和加强监督工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先分析国企的发展现状,随后说明国企改革和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之后详细分析国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方案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举措。做好国企内部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达到严格要求,规范化管理,稳定市场的经济的目的,期望为相关行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行使出资者职能是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基本职能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旨在从搞好每个国有企业转向搞好整个国有经济,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增值。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授权经营国有资产,实行所有权专业化管理,按照《公司法》的要求,通过参股、控股的形式,对使用国有资产的企业进行控制和管理,实现产权清晰、政企分开、国有资产优化配置。由于资产经营公司是专司资产运营的机构,因此出资者职能是资产经营公司的基本职能。资产经营公司在确立了法律地位和投资主体地位后,其行使出资…  相似文献   

14.
国企改制自90年代初开始试点推广以来,不可否认的是,在明确产权关系、理清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如改制企业都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初步界定了产权,国有资产建立了三级委托——代理管理层次,即国有资产属全体人民终极所有,国务院代表全体人民统一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国有资产,授权大型企业集团和控股公司经营国有资产;证券市场上,深、沪两个证券交易所经过十年的发展,现已有千家上市公司,总市值逾3万亿元,其中国企改制企业占相当大的比重;改制企业内部初步建立了以股东大会——董…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在企业中实行了现代企业制度,在会计方面进行了财务和会计制度的改革,实行出资人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两权”分离及国家社会经济管理者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的“两种职能分离”。改革的结果是建立资本金制度,而资本金制度的核心是明确产权关系,体现资本保全,实现资本保值,因此,企业的价值运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是资本运动,会计管理则是对资本运动的管理,即资本管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国有企业改革的进行,国有资产的存在形态也正在发生变化。公司制的显著特征是责权的有限性、公司治理的法人性、公司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出资人以其全部出资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即将迎接21世纪、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之际,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运营体系,我们就不得不面对国企改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规范行为。如何对待国有资产的重要地位,如何在改制中充分发挥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活力,将是国家与企业共同关心的问题。一、产权关系的不规范行为政府及主管部门行为不规范,造成政企依旧不分。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政企职责分开,企业摆脱对行政机关的依赖,有效的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作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18.
安磊  叶丹丹 《活力》2012,(18):81-81
20世纪90年代.在探讨政企分开的背景下,提出了政资分离问题,即把政府的所有者代表职能与公共管理者职能分开.由新组建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行便后一种职能.政府各部门不再直接经营管理国有资产。这被认为是政企分开的前提。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针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随着地方机构改革的完成,原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职能已合并到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由过去资产与财务相对分离转变为二有机的结合,实现了资产于财务管理的统一,从而使国有资产管理的对象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国有资产管理成为公共财政体制下一项重要的财政职能。作为国有资产管理一项重要内容的企业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的管理,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难点,同时更是我们国有资产管理,一直研究、探讨的问题。对此,我们对满洲里市企业国有资产收益情况进行调查,并引发对有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的投资和投资收益形成的资产,对这些资产国家拥有所有权。国有资产在企业中表现为国有资本金的占有形式,它在某些国有企业中与非国有资产并存。我们在审计中发现,十多年来,企业内部国有资产与企业资产的界定一直被忽视:企业对产权界定认识相当模糊,经济监督部门又监督不力,使得相当一部分固定资产、流动资金的所有权归属问题没有得到准确地界定,大量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