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融危机后,银行系统性风险得到监管当局和学术界的普遍重视。目前关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文献研究众多,但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标准。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系统性风险的定义、成因和度量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评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3.
在当今经济社会中,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业抗风险能力,受到了国内外政府机构和学者的空前关注.本文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度量、监管三个角度,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分析整理.其中,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有溢出效应、金融业的过度创新、信息不对称和金融市场的高杠杆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度量办法主要有指标法和模型法;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措施则主要包括监管主体、监管手段和宏观审慎监管三个方面.最后,就系统性金融风险成因的识别、度量和监管的优化以及宏观审慎框架的建立健全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金融自由化进程迅速加快,我国金融体系与全球金融体系已发展成为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金融机构之间、经济区域之间的联动性越发增强。这一方面,给我国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难得契机。同时,也导致我国金融体系遭受系统性风险冲击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大幅度增加了金融风险和全局性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导致系统性风险持续累积。因此,如何识别、度量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对降低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南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忡金融危机使得系统性风险的溢出效应受到普遍天注,同时也暴露了对系统性风险监管的重要性及其缺陷。本文从风险源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多种传染渠道及其相关性、银行系统结构复杂性与演化三个方面.对银行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银行监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国外理论界对风险的研究由来已久,其研究经历了由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过程,就风险度量而言,目前已经形成了几种主要理论,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介绍,或有助于国内对风险度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9.
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能忽视非系统性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霞 《中国金融》2000,(5):20-21
80 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先后成立了十余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其创立和发展都仍在探索之中 ,其经营还存在许多潜在的风险。在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中 ,除利率风险、货币风险和国际收支风险等系统性风险外 ,影响更大的是非系统性风险 ,它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风险、竞争风险、资财风险、结算风险等。一、股份制商业银行非系统性风险的表现及成因(一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贷付息协议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之所以面临较大的信用风…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揭示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对于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危害,为了弥补传统金融调控框架的缺陷,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控以及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人民银行提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俨然已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核心主题。本文在梳理系统性金融风险定义的基础上,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进一步提出防控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存款保险制度是推进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研究其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对于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0—2019年我国上市银行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关系,并就银行特征对二者关系的影响进一步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有加剧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倾向,提高银行杠杆会强化存款保险制度的风险效应,实行高管债权激励机制和扩张银行规模对此风险效应有抑制效果,但这种调节效应对中小银行并不明显.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运用边际预期损失(MES)方法,通过DCC-GARCH模型和非参数估计计算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边际预期损失,并结合资产规模和杠杆率等因素度量各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资产规模、杠杆率和边际期望损失都是决定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因素,但我国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总体表现为:规模越大的银行,系统性风险也越大,即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最大,股份制商业银行次之,城市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最小。此外,三类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随时间呈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14.
王辉  梁俊豪 《金融研究》2020,485(11):58-75
本文基于2007年至2019年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股票收益率,构建偏态t-分布动态因子Copula模型,利用时变荷载因子刻画单家银行与整个系统的相关性,计算联合风险概率作为系统性风险整体水平的度量,基于关联性视角提出了新的单家机构系统脆弱性和系统重要性度量指标——系统脆弱性程度和系统重要性程度。该方法充分考虑了银行个体差异性和系统的内在关联性以及收益率的厚尾性和非对称性,从而能够捕捉到更多的信息且兼具时效性。研究表明:银行机构在风险聚集时期相关程度更大,联合风险概率能够准确识别出系统性风险事件且在我国推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以后有明显降低;整体而言,大型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水平最高,同时风险抗压能力也最强;本文使用的度量方法降低了数据获取成本且更具时效性,有助于为宏观审慎差异化监管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风险监管的角度来看,实现系统性风险的准确度量是进行宏观审慎监管的基础。系统性风险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金融体系风险与实体经济的亲周期性;二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系统性关联。伴随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的发展,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日益增强,这种关联性增加了个体金融机构危机蔓延的可能性。本文基于关联性的角度,总结系统性风险度量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王辉  梁俊豪 《金融研究》2015,485(11):58-75
本文基于2007年至2019年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股票收益率,构建偏态t-分布动态因子Copula模型,利用时变荷载因子刻画单家银行与整个系统的相关性,计算联合风险概率作为系统性风险整体水平的度量,基于关联性视角提出了新的单家机构系统脆弱性和系统重要性度量指标——系统脆弱性程度和系统重要性程度。该方法充分考虑了银行个体差异性和系统的内在关联性以及收益率的厚尾性和非对称性,从而能够捕捉到更多的信息且兼具时效性。研究表明:银行机构在风险聚集时期相关程度更大,联合风险概率能够准确识别出系统性风险事件且在我国推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以后有明显降低;整体而言,大型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水平最高,同时风险抗压能力也最强;本文使用的度量方法降低了数据获取成本且更具时效性,有助于为宏观审慎差异化监管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巴林银行倒闭到中航油、中石化衍生品交易巨亏,重新审视金融衍生工具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成为必然。金融衍生工具运用规模和比例呈急剧上升趋势,其初衷为对冲风险,契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但由于其交易规则具有复杂性和不透明性,实施效果亟待检验。本文采用金融衍生工具视角,探索了分类金融衍生工具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金融衍生工具会加剧银行系统性风险,包括外汇类和利率类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工具运用总体效果并不理想,且存在情境依赖,作用发挥呈现异质性。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以及股市处于熊市时,金融衍生工具均加剧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在危机前则降低了银行系统性风险,但当处于牛市时则无显著影响。此外,在市场化进程高、机构持股比例高时,金融衍生工具加剧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作用更为明显。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检验了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为探究其成因提供了新解释,也为未来系统性风险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整个银行体系分为央行、监管体系、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分析了新经济形势下系统性风险的成因,并结合ANP模型(网络分析法)构建了系统性风险评价模型,通过模拟真实的银行数据,得出各项指标在此问题中的权重,进而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15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就银行间的风险联动关系进行研究。研究主要包括:上市银行收益率两两间的时变相关系数测算、4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与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间的整体相关程度的测算,以及根据我国上市银行间的动态相关关系构建银行体系风险联动的预警指标。研究发现:我国上市银行间普遍存在显著的非对称的动态相关关系,4家大型国有银行间的平均动态相关系数比他们和其余11家银行间的相关系数高;我国的4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与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整体相关程度也很高;15家上市银行两两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序列构建的银行体系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能够及时检测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前影子银行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金融稳定运行的一个潜在风险。虽然我国影子银行无论是构成还是运作方式特别是风险表现形式和程度与美国影子银行都有较大差别,不像美国影子银行一样成为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成因之一。但是,当前我国影子银行的不规范和无序运作,开始对我国金融健康运行构成威胁,导致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开始出现。所以,应尽早规范我国影子银行的运行规则,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促进影子银行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