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着许多不道德的营销行为,严重影响了消费者与社会的利益,同时也制约着企业的长期发展。本文从时我国市场中的营销道德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企业营销活动在市场调研、定价、销售等方面所存在的不道德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消费者、社会及企业自身造成的危害,指出营销中的不道德行为所产生后果的严重性,使企业认识到进行营销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阐述了市场营销道德的构成,接着论述了市场营销中的不道德行为表现,最后本文讨论了市场营销中的不道德行为的预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重视企业内部的日常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将企业道德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加强有关立法工作,规范企业营销行为;消费者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抵制不良营销行为的主观能动性;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冬梅 《当代经济》2010,(13):64-65
本文主要分析了营销道德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营销不道德的危害,对我国企业营销中存在的不道德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餐饮食品企业的营销不道德行为频频出现,给消费者和社会造成了不良后果。本文探讨了餐饮食品营销道德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式,以期规范餐饮食品企业的营销行为。  相似文献   

5.
彭艳君 《生产力研究》2007,5(2):129-131
近年来服务企业营销道德问题越来越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关注。文章从企业、员工和消费者三个方面分析了服务企业营销活动中不道德的表现,并提出服务企业营销道德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旅游企业间竞争的加剧,旅游企业纷纷推出各种各样的市场营销活动,市场营销中的诸多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在营销道德方面.本文主要探讨针对旅游企业目前存在的不道德营销现象,分析形成目前状况的企业内外部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中,企业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企业如果没有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不道德企业行为就必然产生,不但恶化了市场经济环境,而且造成了社会性失信氛围。对不道德企业行为的整治,在伦理对策方面,应大力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个人认为,为了规范企业行为,遏制不道德企业行为的产生,在市场道德建设中,应着重弘扬"诚实信用"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营销活动日益繁荣,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营销道德失范问题。营销道德的失范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而且劣化了市场资源的配置。本文以当前我国营销道德失范的现状为切入点,运用博弈论,首先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建立了完全信息下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静、动态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在静态博弈模型中,企业是否生产低质量的产品关键取决于政府对企业的处罚力度;在动态博弈模型中,从长远来看,企业将立足于长期利益,为消费者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其次,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建立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模型;最后给出了治理营销道德失范的几点建议和对策,指出造成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原因,不外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的共同作用。因此,加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规范企业的营销行为,也要从这三方面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9.
黄逸群 《经济师》2004,(3):178-178,180
伦理与企业的经济行为如何形成良性互动 ,建立良性的生态结构 ,构建一个有利于全球发展 ,有利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企业行为体系。在入世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企业的生存发展客观上更加呼唤长远、良性健康的循环模式 ,企业需要相关的理论指导 ,如何营造企业健康发展的良性生态结构 ,不仅是企业关心的问题 ,也是行业、社会、政府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文章在相关的领域做了尝试性的探讨 ,为企业的发展提出一种基于伦理生态观念的新思路 ,建立道德化的营销观念 ,为企业不道德行为的约束机制提出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 ,以形成良好的营销道德风气 ,从而净化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0.
尹祝寿 《生产力研究》2004,(12):85-86,164
跨国营销道德是用来判定跨国营销活动正确与否的道德标准。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了跨国营销的道德问题:一是违反公司及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二是跨文化价值观冲突引起的道德困境。制约跨国营销道德性决策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把企业做为一个独立的行为主体,可概括为两大类: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东道国的市场因素,文化因素及政府因素等。内部因素众多,本文主要分析了跨国公司的组织文化和跨国营销管理者的经营哲学对跨国营销道德的影响。要提高跨国营销道德水准,防止不道德的营销行为,必须从以上两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善因营销由于其积极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消费者购买作为重要的落脚点也成为善因营销研究的热点,但对善因营销带来的消极影响关注较少.基于温情理论和道德许可理论,三个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与无促销相比,企业实施善因营销对消费者放纵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温情感在善因营销与放纵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且这一中介效应受到内在道德认同的调节,即高内在道德认同会降低善因营销引发的许可效应.研究发现深化了对善因营销影响的认知,为有效降低其消极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营销活动的不断开展,现代企业在为社会及广大消费者提供大量丰富的商品和服务,为社会及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违反法律和违背伦理道德的非道德性营销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不道德经济行为主要表现为:个人的不道德经济行为,组织的不道德经济行为,社会经济决策管理的不道德经济行为,为了预防与杜绝不道德经济行为的发生,必须全方位树立和完善道德经济行为的理念,以规范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14.
赵璇  杨晓鑫 《经济师》2012,(7):268-270
在服务营销中,服务员工所具备的伦理道德,直接决定了服务质量水平,决定了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服务营销的实现。文章运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对服务营销中服务员工不道德行为发生的机会从内生和外源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了规范服务员工道德行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罗喆 《当代经济》2018,(4):64-65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社会中出现了诸多新兴服务和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使用,促使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数据种类和规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和扩大,对于人们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企业必须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制定出新的营销策略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了做好相关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对大数据对消费者行为及精确营销的影响、大数据时代下消费者行为对精确营销的影响,以及大数据时代下消费者行为的精确营销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为促进社会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做出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企业道德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产权不明、权责不清、全社会缺乏市场经济伦理精神等原因,导致我国企业道德缺失问题十分突出,如企业信用缺失、对社会和员工的责任感不强等。不道德的企业行为是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消极因素,因此,要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产权制度、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和培育市场经济伦理精神等方面入手,加强企业道德建设,重塑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7.
周月云  谢宝剑 《经济师》2004,(12):164-165
当前 ,如何提高企业的管理道德水平已成为政府、社会、企业和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文章先概述了企业管理道德的现状和问题 ,然后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社会转型期的体制原因和企业本身的不道德行为机理 ;最后阐述了从内控因素和外控因素两个角度去提高企业道德管理水平的对策 ,最后得出结论 :改善企业道德行为 ,企业———提高道德认识迫在眉睫 ,社会———完善监督机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事件营销作用机制为研究核心,旨在从消费者行为的视角探索事件营销的影响作用机理,发现事件营销如何引发消费者关注、提高企业形象进而促进销售。研究发现,消费者对事件营销活动的反应可分为心理性反应和行为性反应两方面,心理性反应包含了消费者对事件营销活动本身的认知和态度,还包含了消费者对营销企业的认知、情感或评价;行为性反应则是消费者通过事件营销活动,在对企业形成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最终行为反应,如购买可能性、口传意愿、再访问、再购买等。  相似文献   

19.
黄梦石 《经济师》2012,(7):33-34
随着新兴文化不断冲击人们的意识形态,人们的道德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企业亦是如此。有一些享誉全球的外国企业在国外尚未曝光出任何营销问题,但是却在中国内地区发生了道德失范的行为。达芬奇家具和味千拉面就是很好的例子。外企在中国所出现的营销道德问题跟我国的国情和文化所导致的消费者心理密切相关。要想解决企业缺乏营销道德这一问题,需要从三方面着手,第一是完善、加强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第二是加强行业自律;第三是从企业自身出发,解决问题。所有企业都应注重市场营销道德的建设,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企业得以长期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目前,随着广告业迅速发展,广告(仅分析商业广告,下同)日益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各种媒体广告铺天盖地,令人眼花缭乱。真实、合法的广告在传递信息、发展经济、指导消费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不道德的广告,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并有可能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广告道德问题日益凸显,它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主要从广告的道德要求以及广告中的不道德现象来分析,从而得出相关对策以解决当前问题,指明当前广告业的健康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