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几年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由均衡到非均衡再到均衡的发展。本文系统论述区域发展模式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建国以来,党和政府根据时代背景、政策环境、经济发展战略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呈现的模式是高度集权下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模式、区域“部分先富”的非均衡发展模式、新时期“统筹区域”的均衡协调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本文在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初步总结的基础上,就“统筹区域”的均衡协调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作了初步探索,以更好地协调、统筹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塔里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入手,分别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探索适宜于塔里木盆地的土地资源利用补偿模式,构建了生态生产模式、产业链互补均衡模式、区域要素点轴流动模式、产业集聚与城乡互动模式以及后发区域制度变迁推进模式,旨在通过资源利用补偿促进塔里木盆地经济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中外区域经济开发战略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主要存在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等三种理论模式,其在不同国家的区域开发中产生了各自实践效果,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应选择“非均衡-均衡”的协调发展战略模式,并在该模式下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的调节机制,重点实施“大开发”与“大开发”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旅游非均衡发展和旅游差异研究较多,旅游均衡发展的研究较少,旅游均衡发展不是平均主义的均衡发展模式,区域旅游经济应在动态的发展中求均衡.其目标是在地区间存在旅游发展水平差距的情况下,继续发展旅游发达地区旅游经济的同时,促使旅游欠发达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较早,但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内涵的理解及评价标准却存在争议.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内涵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经济发展模式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进而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并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应包括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具有可借鉴性、发展模式具有一定边界三个标准,本研究以期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省域碳排放差异性及其转型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宏涛  王会芝  徐鹤 《经济地理》2012,32(12):21-26
通过对区域碳排放模型的讨论,提出了适合我国省域尺度的碳排放计量模型,并根据碳排放不同将我国划分为发达型低碳发展、均衡型低碳发展、资源型高碳发展和发展型高碳发展等四类模式。研究认为,省域经济发展要向低碳发展转型,促进碳排放目标实现。其中,发达型低碳发展区域要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提升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均衡型低碳发展省份则应充分重视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型高碳发展模式需强调碳排放的削减绩效和碳强度的下降幅度,而对于目前尚处于发展型高碳发展阶段的我国大部分地区,则应全面分析低碳转型的基础条件和机遇优势,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低碳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史春云  张宏磊  朱明 《经济地理》2011,31(11):1918-1922,1936
旅游线路空间模式是典型的地理现象,也是旅游学重要的研究领域.由于旅游线路的多样化与数据资料的较难获得,使得旅游线路空间模式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都非常有限.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旅行社网站公布的中远程旅游线路报价单为数据来源,比较分析我国旅行线路空间模式、格局和特征.研究发现:游客中远程线路倾向于选择知名度大的多目的地旅行模式,目的地具有全国和区域不同层次的影响力,区域性目的地的发展可以满足近程客源市场的游客需求,大大缓解我国热点旅游区域的压力;旅游线路模式的类型主要取决于目的地区域资源禀赋、地理特征与对外交通联系水平,交通可达性的改善为游客带来旅行费用与时间上节约的同时,也将有利于旅游区域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不同客源地游客出行存在偏好上的差异,旅游目的地在具体细分市场宣传与营销、旅行线路组织与设计时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发展"模式趋同"现象的深入分析可知,无论是苏南地区的内外资并举式发展还是浙江地区的内外源嫁接式发展,都是在内因驱动和外因影响下相继步入过渡与转型期的一种表现.隐藏在"模式趋同"现象背后的是区域内部由浅至深的合作需要.从市场一体化到模式一体化再到功能一体化.长三角区域的合作机制有待于从产业链分工、城市功能专业化与竞争性地域空间重构等角度实现深化与进一步的拓展.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目前,黑龙江省的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已取得了初步进展,但是仍存在产业发展模式不合理等限制。论文针对黑龙江省各区域生物质能资源量不均衡的现状,将各区域划分为三类地区,并结合三类地区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提出针对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模式,并为模式的实施提出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提高生物质能科研力度、完善服务机制建设、加强宣传、强化行业管理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整个中华民族带了巨大的灾难,但也引发了我们对当地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统计数据表明,受灾地区一般为人口小县、财政弱县,在经济脆弱和财力匮乏的巨大压力下,当地政府通常采取"一轻一重"的发展模式: "重"水电和资源开发, "轻"教育和道路等公共品供给.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震区生态和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公路和校舍强烈损毁、产业链条单一性和危险性逐渐暴露,这些都成为加剧地震灾害程度和影响救援速度的人为因素.反思过去,展望未来.灾后震区的发展模式应适时向"押重扬轻、协调均衡"转型,抑制水电产业的狂热和无序开发,弘扬道路、教育等公共物品的优先和充足供给,坚持有序开发和生态保护,重视区域协调和权利均衡,树立新型资源观念,进而实现震后灾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在区域这一空间尺度上以一定的价值理念为指导,为实现一定的发展目标,适应区域发展条件和特点,主要依靠特定生产要素,并在相关保障措施的支持下,谋求区域发展的路径和方式。区域尺度的生态文明则是区域发展中人地关系发展到特殊阶段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它要求以新的发展路径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这就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论文以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区域尺度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分析为基础,初步探索了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优化思路。论文认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发展理念的更新、全方位的创新以及通过统筹兼顾协调利益关系等乃是基于生态文明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经历了从重视公平到重视效率再到和谐发展的三个过程,其中阶段性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在当今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旋律,和谐区域的发展战略将成为下一阶段发展战略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泛珠三角经济的发展并非一个简单的雁行原理可以概括的,是地缘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有机融合.本文以CEPA为出发点,探讨以粤港澳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这个特殊经济圈的发展过程充满"试错-修正"及小样本到大样本的动态经济实验,这个模式的试错应该含常规的经济预警机制加上危机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由于旅游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以及旅游发展政策等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性,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在不同发展阶段和空间尺度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其空间结构具有等级性、层次性、多样性以及复杂性.本文运用分形理论,结合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构建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将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为点状发展模式、集聚发展模式、多中心发展模式和一体化发展模式4种类型,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是分形的,多分形特征明显,且处于多中心发展模式的初级阶段.最后提出了武汉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苏南模式",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促进经济非农化和市场化发展的方式;"温州模式"则是一种依靠民间力量、民营经济发展而成的"自下而上"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江浙模式"则是界于二者之间的中间模式.而三种模式目前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村集体经济偏弱,农村自身发展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区域经济与现代物流关系的基础上,探讨提出了四种不同类型的物流业发展模式,即简单功能型物流模式、综合型物流模式、专业物流代理模式和商贸物流模式.同时提出,物流企业向这几种发展模式转化时可供选择的转化途径,旨在为进一步研究京津廊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物流业发展,提高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中的农村城市化问题是实现西部区域均衡发展的关键,利用“城市”和“农村”两个辐射波的对接,是目前西部农业城市化的战略选择,本文对波状对接模式对及在西部在开发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当下中国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伴随区域发展由不均衡发展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统筹协调发展、制度因素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得到重视的新特点,我国法治建设发展在切实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呈现出需要扎实推进空白领域立法工作、法律越来越成为社会治理规范体系主导型规范的新特点。正是区域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上述新特点与中央政府对于法律和法治在区域发展制度上的新期待,使得区域发展制度模式由政策主导型向法律主导的法治化模式转型具有了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到了相对均衡的时期,东、西部地区经济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但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格局还是存在着东快西慢的现象,"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于促进我国区域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一带一路"给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重塑,并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出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